調查報告:建湖農民致富有幾手  

    陽春三月,江蘇省建湖縣100多位農民紛紛到縣中江公司報名,準備赴國外學習果樹栽培、蔬菜種植等農業生産技術。這是該縣農民求新致富的一個縮影。

    跟“洋專家”學技術

    為將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出口優勢和經濟優勢,該縣瞄準國際市場,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和出口創匯農業,在開發本地特色農副産品的同時,積極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國外新品種,先後引進美國三色甜椒、櫻桃番茄、荷蘭豆、非洲芹等20多個優質品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使農産品符合國際標準,該縣農民聘請“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沿河鎮藺草公司每年聘請日本農業專家馬鹽先生前來指導農民科學種植藺草。目前,該鎮藺草面積擴大到4000畝,去年出口創匯518萬美元。

    “土專家”辦研究所

    建湖縣每年都要聘請中科院、南農大、省水産研究所、上海水産大學等30多名專家教授,對農民進行常年培訓,使許多農民成了“魚專家”、“蟹狀元”、“蝦博士”。然而,他們卻不滿足於此,大膽投資辦起了科研所。據了解,眼下建湖農村已涌現各類農民科研所50多家。鐘莊鎮農民喬元華等人在市、縣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在蘇北率先創辦了水生作物研究所,探索出一整套茨菰早熟栽培新技術,創造了最高畝産1950公斤,平均畝産近1600公斤的奇跡。為把科研成果推廣和應用,他們與附近農民簽訂合同,包産品銷售,同時建立起科研發展基金。目前,該鎮已有5個村的200多戶農民種植以茨菰為主的水生作物,面積達2000畝,每戶年平均收入1.5萬元。一些農民掌握農業生産技術後,還懷揣技術闖天下。恒濟鎮農民徐進才,被寶應縣天平鎮聘為“養殖教育頭”。這個鎮除每月發給他800元工資外,還按河蟹收成的10%給他提成。

    變跑田頭為辦市場

    建湖農民正由過去的花農、菜農、果農轉變為花商、菜商、果商。據統計,該縣活躍在流通領域的農民達1萬多人。建湖縣顏單鎮樓夏村農民秦友軍通過市場調研,發現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甲魚、螃蟹、青蝦等特色水産品價格比本地高出近1倍,便把承包3年的300畝魚塘轉讓給他人,自己購買了一輛增氧車和兩艘增氧船,幫助販運附近6個村的特色水産品,凈賺15萬元。近湖鎮陳堡村農民秦愛超除自己跑市場外,還投資470多萬元創辦了城北糧油交易市場,每年銷售本地糧油1億多公斤,銷售額近7000萬元。該縣不少農民利用因特網發佈農副産品資訊,在網上做生意。岡東鎮運河村農民徐守軍在中國土畜産品網站上設立了自己的蔬菜出口網頁。他通過電子郵件與南韓漢城一客商達成了200噸乳黃瓜供貨協議。去年他通過因特網已出口蔬菜300噸,創匯50多萬美元,並拿到了近3000噸産品出口訂單。

    《人民日報》 2002年05月13日

    


文宮鎮種植枇杷致富遠近聞名
金融創新“小小貸”打開農民致富門
“老災窩”的致富帶頭人
——記安徽省霍丘縣農民企業家、臺屬關德運
西藏日喀則涌現一批致富能人
陽城縣農家處處念起致富經
幫農民脫貧致富 廣西推廣沼氣池"地頭水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