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有利與不利並存  

    展望2002年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形勢,可謂有利與不利並存。

    有利因素有:1.全黨上下高度重視農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國家將加大對農業的投入;2.農民外出就業的環境將有所改善,農民進入城鎮的門檻將有所降低;3.農村稅費改革將繼續深化,農民負擔將有所減輕;4.我國加入WTO後,勞動密集型農産品出口、畜牧、園藝等産業有望快速發展。不利因素有:1.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2.農業經濟發展面臨資源和需求的雙重約束,品質和效益問題凸顯;3.農業結構調整所産生的增收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有的短期內難以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4.在國內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形勢下,農村經濟發展受制于經濟週期和國際市場的影響。

    2002年是我國“入世”第一年。從近期看,由於國際市場農産品的成本和價格較低,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農産品生産會受到較大衝擊;而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産品市場開拓能力不強,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衝擊更大。

    當前,農民收入增長問題仍然是農村經濟發展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加入W TO後,農業持續穩定發展與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所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因此,解決“三農”問題必須要有新思路,要圍繞“多予、少取、放活”做文章,既要大力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又要在農業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領域,又要實行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抓好中西部、糧食主産區、純農戶和低收入戶增收;既要從當前出發採取能儘快見效的具體增收措施,又要著眼于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

    一、繼續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全面提高農業的素質和效益。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重點培育農民收入新增長點。國家應根據農業産業化企業生在農村、面向農村、發展在農村的實際情況,對農業産業化企業實行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積極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中的專業合作組織,儘快形成龍頭企業與農民一體的組織形式,不斷提高農民在産業化中的組織程度。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基地建設,努力降低生産成本,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自我發展能力。國家要像發展大型商品糧棉基地一樣,有選擇的重點發展大型龍頭企業原料基地建設,在資金、稅收、貸款方面給予扶持。基地建設應主要選建在糧食主産區和中西部地區,並鼓勵東部地區到糧食主産區投資興辦自己的原料生産基地。

    二、發展二、三産業,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轉移農村勞動力。必須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和小城鎮,把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流通、加工、服務等領域,向二、三産業要收入,拓寬增收的空間。

    三、堅持深化農村改革,落實農村政策,把農民積極性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一方面通過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農業運作機制和經營方式,降低成本,增強農産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按照中央精神,加快糧食流通市場化改革,拓寬糧食收購渠道,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糧食市場化改革,探索利用市場機制搞活糧食流通的新路子。

    四、根據不同經濟區域特點,制定並實施不同的增收政策,縮小地區間農民收入差距。東部地區要在大力發展優質高效創匯農業的同時,把加快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加快農村勞動力和人口的戰略性轉移;中部地區要發揮比較優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特別是加快“兩個轉化”,即發展畜牧業實現過腹轉化和促進糧食等農産品加工轉化,提高農業比較效益;調整糧食保護價範圍。政府應將糧食保護價範圍,從全國逐步縮小限定在糧食主産區和集中産區,以保護糧食主産區和集中産區農民的生産積極性,促進該區農民儘快穩定增收。西部地區要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做好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草食畜牧業,並組織好勞動力有序輸出。

    五、加大對農業的支援力度,調整農業投入的使用結構,集中資金,突出重點,建設一批有利於農民直接增收的項目。增加對農業和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的投入,同時加快農村稅費改革,加大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力度。(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 鮮祖德)

    新華社 2002-3-26

    


臨沂兩農民買飛機種田 效率是人工的數百倍
“WTO論壇”農民問題成焦點
當下農民的時尚消費序列:住房 汽車 電腦 手機
農村的發展是重中之重
調查表明:中國糧食面積趨於穩定
廣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為何加害一個無辜農民?
陜西省潼關縣農民抱怨:採了黃金走了水
農民為何怕子女上大學
確保農民增收的四個辦法
孟建柱:安排好農民就業 實現産業結構調整
2001年農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實際增長3.4%
“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
林毅夫委員: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增加農民收入
曾培炎:要積極採取措施提高農民收入
政協委員呼籲關懷農民,善待農民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