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分析

李風華

     2002-2006年,中國經濟形勢整體向好,預計年平均增長速度將超過7.5%,並且呈前低後高態勢。

    未來五年,深化體制改革、推動制度創新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推動力。加入WTO對未來五年的中國經濟運作影響深遠,它將使中國發展成為世界重要的製造業中心,並顯著提升其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深化改革: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推動力

    (一)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直接依賴於改革的深化

    1. 拉動投資需求有賴於改革的深化

    我國的高儲蓄率與高儲蓄額隨時都可釋放出強大的投資力量。為了刺激投資需求,未來五年中,不能僅僅著眼于擴大政府投資支出,更應當致力於通過改革釋放民間的投資需求。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將是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放寬甚至取消在金融、保險、電訊等領域對非國有經濟市場準入的限制,打通民間投融資渠道。

    2.化解需求的結構性矛盾有賴於改革的深化

    我國已經出現了較嚴重的商品過剩趨勢。但是,在需求的結構方面,不同産品的過剩與短缺並存:一方面,一般加工産品和物資供過於求;另一方面,許多高技術産品和金融、住房、教育、醫療等服務性産品仍然供不應求。繼續推動收入分配、醫療、住房等方面的改革將有助於創造市場需求,擴展我國經濟增長的空間,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3.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也要依賴於改革的深化

    我國經濟結構、産業結構不合理有生産力發展方面的因素,但更為重要的是體制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第三産業尤其是高層次服務部門,基本上是國有,非國有經濟較難進入;科技與經濟分離的體制阻礙産業技術進步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

    (二)未來五年中關鍵性的改革舉措

    1.國有部門改革的整體攻堅

    國有經濟重組和國有部門改革的快慢,將對我國未來五年經濟增長産生關鍵性的影響。不僅國有企業改革處在攻堅的關鍵時期,而且國有銀行、國有基礎領域的改革也處在攻堅階段。

    2.擴展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

    民營經濟加快發展,首先需要實行對內開放,取消對民營經濟的歧視與限制,實現完全的國民待遇。

    3.改革收入分配製度

    未來五年,收入分配製度和杜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將會成為經濟改革的重要內容,其關鍵是使廣大勞動者成為改革的受益者和市場經濟的利益主體,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4.金融改革將實現突破

    未來五年,中國金融市場的繼續開放將會對中國金融企業改革和管理將繼續提出新的要求。未來五年金融領域的主要趨勢包括:大力發展證券市場,為改善經濟體系資源配置效率提供服務;加快金融創新,尤其是制度創新,完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在金融業務的發展方向上,適應世界潮流,逐步實現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信託業、金融資訊服務業一體化、全能化。

    5.政治體制與政府機構的改革

    未來五年中,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已成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條件。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充分發揮政府的有效作用非常重要。

    預測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呈現前低後高態勢,其中,2002年年均GDP增長速度大約在7.2%-7.5%,而2003-2006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望穩步走高,預計這四年的年均GDP增長率將達到甚至超過8%。

    2002-2006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

    展望2002-2006年的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將會與前20年有很大不同。在經濟發展邁上一個臺階之後,增長中的深層次問題就會變得突出,經濟增長的品質可能會有所提高,而經濟增長速度將會適度放慢。預期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出現以下特徵:(1)增長速度相對放慢同時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內涵型發展轉變,結構調整壓力增大。(2)供給能力的迅速增長使市場供求的主要矛盾向有效需求相對不足轉化。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化以及市場機制在更深層次和更廣範圍發揮作用,使物價增幅減低。(3)增長方式的轉變、收入水準的提高和資金積累的增加使貨幣供給量增長更為穩定。(4)勞動力供給過剩問題非常嚴重,有可能成為這一時期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面臨的頭號問題。

    (一)2002-2006年的經濟增長率

    由於面臨諸多可變因素,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率的預測面臨困難。但是,綜合中國經濟增長所處的階段、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以及前面對世界經濟增長趨勢的判斷,我們有條件對中國經濟在2002-2006年間的經濟增長趨勢進行一個大致的預測。

    根據中央政府的十年規劃,2010年我國GDP將在2000年基礎上翻一番,按此增長目標推算,2001-2010年我國GDP年增長率將為7%。而根據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的分析,中國必須將整體經濟增長率維持在7%,才能創造足夠的新職位,以吸納因國企重組而下崗的工人。此外,由於中國的經濟改革與開放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未來五年內政府將繼續推動改革的深化,國有部門的效率將會提高,而民營部門的活力也將繼續得到釋放,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將有利於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回升。因此,未來十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能夠達到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年均增長7%的目標。同時,在經濟總量基數較小時,經濟增長速度應相對更快,這要求2002-2006年中國GDP的年均增長率應當達到8%左右。

    結合我們對於世界經濟在未來五年內增長週期的預測以及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各種內在因素。預測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呈現前低後高態勢,其中,2002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略偏低,年均GDP增長速度大約在7.2%-7.5%,而2003-2006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望在國內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回升和世界經濟復蘇帶來出口回暖等因素的刺激下而穩步走高,預計這四年的年均GDP增長率將達到甚至超過8%。

     2002-2006與中國經濟增長的十五時期基本重合,這一時期政府的宏觀調控將以“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努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保持經濟穩步增長和社會進步與穩定"為基本取向。

    在未來兩年左右的時間即2002-2003年期間,我們預期積極財政政策仍然將繼續得到貫徹,實施力度有可能進一步加大。

    (二)2002-2006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1.未來五年的財政政策取向

    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所實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實質上也是一種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在這種制度背景下,不難理解在近年來的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實踐中,財政政策較之貨幣政策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展望未來五年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取向,我們判斷財政政策仍然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中國政府在未來五年年內的財政政策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

    2002-2006與中國經濟增長的十五時期基本重合,這一時期政府的宏觀調控將以“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努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保持經濟穩步增長和社會進步與穩定"為基本取向。

    目前,中央政府所定的十五期間國債發行總規模高達23000億元,發債規模繼續有所擴大。根據政府的既定目標和當前的經濟形勢,可以預期到中國政府在未來兩年左右時間內,仍將實施力度較大的積極財政政策。2001年,中國經濟仍然沒有擺脫通貨緊縮的困擾,擴大內需仍然是政府所面對的一項艱巨任務。而從近年來的政策實踐中可以看到,財政政策在中央政府的擴張性宏觀政策體系中發揮著主導性的作用。在未來兩年左右的時間即2002-2003年期間,我們預期積極財政政策仍然將繼續得到貫徹,實施力度有可能進一步加大,並繼續對擴大內需、刺激投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未來五年的後期階段,即2004-2006年間,政策走向將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這期間的經濟增長水準、中國的政府債務水準、中國匯率制度的變化以及世界經濟復蘇的狀況都將影響到這一時期中國財政政策的走向。基於我們對世界經濟復蘇狀況和中國經濟增長趨勢的預測,我們認為在這一時期,國內需求不足的狀況得到較為明顯地改善,國際市場形勢走好特別是中國的出口貿易形勢明顯好轉,而中國政府的債務水準也需要進行一定的控制,中央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可能在2004年前後轉向更為穩健的、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

    2.未來五年金融貨幣政策取向

    從當前一些有關的金融統計數字來看,我國各種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基本上是與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和物價的變動率相吻合的。但是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的變化表現為宏觀經濟運作的結果,而沒有體現出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運作的拉動作用。此外,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的增長速度和貸款佔金融機構資産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些情況告訴我們,在繼續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的同時,為了應對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可能出現的邊際效益逐步下降的局面,需要加速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注意採取必要措施加強金融貨幣政策對保持國民經濟適度快速增長的調控作用。

    從需求狀況方面來看,近幾年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直在100附近徘徊,表明總需求仍然不旺盛,經濟回升缺乏穩固基礎,因此,預期2002-2006年我國的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目前的穩健趨勢,貨幣供應量穩定增長,利率水準也將低位運作。

    未來五年,人民幣利率將保持穩定。就目前而言,促使人民幣利率下調的最主要原因來自國內經濟增長減緩的壓力。2001年中國經濟形勢並不如預想的那麼樂觀,GDP增長率將在7.3%左右,比2000年有所回落。同時,由於世界經濟衰退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以及國內經濟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解決,商業銀行的一萬多億不良資産尚沒有消化,以及國內就業壓力依然很大等等因素,預計至少今後兩年我國經濟增長形勢依然嚴峻。而要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客觀上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援,適時調低人民幣利率是重要的手段。因此,預期2002-2003年,名義利率將保持低位運作並可能適度調低,而2004-2006年間,人民幣利率水準大幅度調高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作者單位:廣發證券研發中心

    《證券時報》2002年1月24日


中國經濟面臨12年來最嚴峻挑戰
曾培炎:中國經濟有信心持續快速增長
三大資本框定中國經濟未來
2002年中國經濟有三大變數
2002年中國經濟前瞻
戴相龍:中國經濟數據將更透明
何曉明:加入WTO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節選)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