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文化産業的宏觀形勢存"戰略性短缺"

中國文化産業的宏觀形勢存在著“戰略性短缺”。去年以來一些新披露的數字和研究使人們認識到,這是一種非常規的短缺狀況,應該引起嚴重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今天在此間説,中國文化産業的戰略性短缺是在中國服務業總體發展滯後這一背景下形成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這幾年,中國第二産業增長迅猛,第三産業增長速度卻在下降,文化服務業的增長總體上也比較緩慢。這種情況是與中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發展態勢相矛盾的。因此,如何以文化産業的發展參與國民經濟戰略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均衡發展,仍然是一個需要強調的重大主題。

張曉明今天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二○○五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形勢發佈會”上做報告時説,二○○三年至二○○四年的一個突出現象是,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衝動很大,公共財政對文化設施的撥款規模幾乎超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總和,一個前所未有的文化投資高潮正在興起。但與此恰成對照的是,中國文化體制改革還在醞釀之中,文化産業領域資源配置機制和政府職能轉變還未完成。這就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領域多次出現過的、以行政性推動為特點的“投資饑渴”和“經濟過熱”景象。體制機制改革滯後使得發展衝動無序化,文化産業發展出現“泡沫化”現象。

張曉明説,明年將進入“十五”計劃最後一年,“十一五”規劃已經提上日程,中國文化産業正在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如果不能很好地總結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教訓,將發展納入改革的軌道,以資源配置機制的重大轉換推動健康的增長或發展,而是任憑個別領域的“泡沫化”趨勢蔓延,就可能為今後的發展製造新的障礙。(記者王進昌)

中新社 2005年01月20日


文化産業被推向前臺 誰能成為中國的時代華納?
靜觀文化産業:當文化被商品所演繹
文化産業成國民經濟支柱 經濟總量與房地産業相當
文化部:我國文化産業發展面臨五大挑戰
非公有制企業進入文化産業準入條件將放寬
文化産業發展期待有關部門正確行政
放寬市場準入 文化産業領域向非公經濟敞開大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