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文化産業:當文化被商品所演繹
王丹

“文化”如今已然是個時髦的字眼,是當今點擊率最高的詞彙之一,而文化産業帶給人的驚喜更猶如阿里巴巴叫開了一座金光閃閃的寶藏,讓人激動不已。市場經濟的繁榮讓文化與商品開始了前所未有的親密接觸:各種藝術巡迴展、藝術博覽會,華麗的劇院演出,就連古老的歷史名城、恢宏的世界遺産也都可以商業味十足。

【新聞背景】近日,在深圳閉幕的第一次全國文化系統文化産業工作會議上有一則消息:我國文化産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截至2003年底,我國文化及相關産業從業人員1274萬人,佔城鎮從業人員的5.0%,實現增加值3577億元,佔GDP的3.1%。從就業總量而言,文化服務業就業人員規模已經超過批發和零售業;從經濟總量而言,文化服務業的經濟總量與房地産業大體相當。

聚焦:文化産業的“金飯碗”

今天西方發達國家出口最多的已經不是它的工業和農業産品,而是批量生産的大眾文化産品。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的西方發達國家,人才已更多地從製造業向資訊産業、服務業、媒體和娛樂業等這些聽上去不那麼“硬”的行業轉移,甚至是大規模進軍。人的發展也逐漸回到對人本身的關注,在時間和金錢的支出上,也從衣食住行流向文化娛樂。過去,娛樂是短暫的“放鬆、加油和充電”,文化藝術則是衣食無憂的知識精英們的精神活動,而現在,它成了人回歸自身的一種途徑,是人在文化層次上的一種精神生活。文化産業在新經濟的環境下得到蓬勃發展,有人稱之為“文化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産業大致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自發萌動、上世紀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紀的培育發展三個階段。近幾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明確將發展文化産業作為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我國文化産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據介紹,目前我國文化系統的文化産業已初步形成了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網路文化業、圖書報刊業、文物和藝術品業以及藝術培訓業等比較完整的行業門類。截至2003年底,據不完全統計,文化部門主管的文化娛樂業、音像分銷業、演出經紀與代理業、藝術品經營等門類的産業單位共有34.9萬個,從業人員166.97萬人,創增加值近307億元。

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參與,為文化産業發展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全國文化産業各個行業門類中非公有制經濟所佔的比重呈快速上升趨勢。從文化行政部門管理的文化産業看,全國非公有制經濟所創造的文化産業增加值佔全部文化産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業人數佔2/3,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發展文化産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專家:發展文化産業恰逢其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藝術系主任葉朗教授指出,文化産業將是全球最有前途的産業之一,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産業。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積累十分深厚,文化類型極其豐富,積累了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啟動這些文化資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産業。這些在中國獨有的文化資源基礎上開發的文化産業,在全球的市場競爭中佔有比較優勢,別人無法重復和模倣,是中國發展文化産業的一個有利條件。

北京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錢光培認為,中國文化産業,作為現代的一個新興産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它跟世界文化産業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整個中國文化産業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就國內來看,我們的文化産業的行業當中,比較引人矚目的傳媒業,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包括網上媒體。另外,從地域來看,發展極不平衡,比較集中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發展文化産業需要最有效的整合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文化産業資源包括過去所談的文化資源,如文化遺産、文化人才、文化設施。另外,除了文化資源這一塊,還有資本要素、經營要素,應當説中國目前的現狀,就是在文化資源這一塊,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要把文化資源轉為文化産業資源還需要資本的要素、技術的要素、管理的要素。就目前來看最有效的整合,是把這幾個要素很好地調動起來,把潛在文化資源開發出來。

文化部:我國文化産業發展面臨五大挑戰

文化産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就,而文化部有關負責人同時指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目前面臨五大挑戰。

一是所能提供的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的數量和品質,不能適應廣大群眾日益增強的消費需求和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消費特點。二是文化産業的發展程度,不能適應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三是文化産業的管理手段,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四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許多跨國文化企業陸續進入我國的文化市場,而我國文化産業的整體實力還不能完全應對這種激烈競爭。五是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帶來文化産品、文化服務和文化傳播領域創新的重大革命,我國的文化産業還缺乏適應性和主動性。

解決文化産業發展中遇到的這些難題,文化部門要從促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入手,培育和重塑國有文化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幹作用;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不斷擴大文化産業領域的開放水準,逐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文化産業發展新格局;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努力打造中華文化品牌;加強文化産業的法律法規建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並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努力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另外,還要推進高新技術成果在文化産業領域的應用,不斷提高文化産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

提示:別讓文化被過多的“銅臭”俘虜

《文匯報》一篇文章指出,在馬克思的經典理論中,文化與經濟發展的不一致、不平衡曾得到明確的闡述。高增長的經濟速度未必能促進文化建設的必然騰飛。如果讓文化的建設完全受控于市場規律,使追求商業利潤成為文化建設的主導目標,讓經濟因素支配了文化從創造到傳播、從政策的制定到生態和區域的規劃全過程,就必然會帶來負面影響。這種影響在目前已初露端倪,主要表現為:

——把實利作為文化生産的唯一追求。現在的文化市場現狀是,大眾文化過度膨脹,而高雅文化、民間文化日趨萎縮,文化的多樣性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公益文化無法繁榮。消遣娛樂性文化活動壓倒、代替了修養提高性文化活動的各個方面,把文化的興趣活動都以投資行為來認同,文化教育僅僅以有用的為依據,這樣,對實用性的、工具性的如電腦等級考、外語等級考相當重視,而對文化積累性的修養、知識缺乏興趣,成為愛好文化的相當一部分人的心態。

——把速度作為唯一的價值觀認同。最大限度地追求功利必然要擠縮時間成本,“時間就是生命”的口號一變而為“時間就是金錢”。高速度直接導致都市人心態的普遍浮躁,精神過於緊張,文化生活變得表面化,文化建設變得膚淺化,失去了文化發展的持續後進和深度挖掘的可能,也失去了文化享受的閒暇情趣。立竿見影式的目標追求,把文化的熏染陶冶過程中的種種樂趣一概摒棄了。恰如王安憶在《忙碌的休閒》一文裏説的,現在連休閒的日子也變得很忙碌、很繁重,失去了生活本該有的那一份安寧與愉悅。在所有的文化生活方式都在市場經濟中一起躁動時,東方式的安寧與靜穆的生活大概已經很難尋覓。

在龍應臺的一篇題為《百年大計,請從文化始》中,提到了衡量文化的另一套標準,以為“文化和這些工程邏輯正好是相反的:它不比速度;它比安靜,比深沉,比細緻,比溫柔綿密,比——慢。也許五十年是一個測量標準。”此種説法恰當與否且不去評説,卻至少給人一點啟發。

人民網 2004年11月2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