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陳凱歌:中國急需商業電影

     日前,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所屬的中信文化體育産業有限公司攜手中國電影集團,共同組建“世紀英雄電影投資公司”。這家新公司被業界人士稱為中國電影業的“英雄航母”。在中國行將入世之際,“電影航母”意義非凡。

    日前,記者專訪了陳凱歌。作為公司的藝術總監,他的話題始終離不開“中國的商業電影”。電影正被技術牽著走問:現在的電影觀眾普遍有兩種傾向———對藝術虔誠的觀眾普遍對商業片的“惟技術”感到失望,但多數70年代末、80年代出生的觀眾則恰恰相反,認為電影的娛樂性高於一切。你怎麼看?答:我希望繼續能有前一種觀眾。我們國門打開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各行各業變化速度非常快。一批老的觀眾出現你説的這種“不適應”,不知道是電影形式被淘汰了還是觀眾被淘汰了。應該説這兩種情形都有。

    從欣賞作品的角度看,因為製作和産品出現的整個過程還不完備,目前中國的電影、電視包括戲劇市場,還沒有出現不同趣味、欣賞能力的觀眾群。這就有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是先出現這樣的作品呢,還是先出現這樣的觀眾?

    國外社會商業電影的傳統比較悠久,觀眾群分佈比較均勻。這在中國大概還沒有完全形成,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可能是需要雞和蛋同時往前走。中國缺少電影工業問:以後電影、電視的主要觀眾群畢竟是這些70年代末、80年代出生的人,作為導演,你將如何面對?答:我一直覺得中國電影缺因素。做不大是因為中國電影其實不是一個工業,中國的電影市場不是一個商業市場。這裡面有個矛盾。

    從做導演的角度來看,希望堅持自己的想法,去拍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同時,你從一個社會的、工業的角度看,中國電影急需商業電影,這就是那個矛盾:一方面我們説應該讓這些年輕的夢想搞藝術的人去表達他們自己,但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中國那麼多年以來的一個文人傳統,似乎做電影就是要搞藝術,如果每一個導演都這樣看,中國電影永遠做不成工業。都做藝術電影是獨裁思想問:怎樣才是成熟的商業電影所應具備的條件?答:成熟的條件是説要對電影有一個理解,這是需要過程的。

    國外電影一開始就是個雜耍,大家站在那兒看個10分鐘、5分鐘一樂就走了。它的所謂電影的本性、天然的特徵就是這樣的。雖然後來出現了那麼多的流派去努力尋找在電影中存在的新的意義和新的形式,但是,它的那個商業電影的傳統從來沒有被質疑過。

    但是我們中國的商業電影是多次地被質疑過。其實我認為“都要做藝術電影”也是一種獨裁思想。

    所以説中國的商業電影從根本上來講發育不全,處在胳臂腿都受到質疑的情況下,有很多的束縛,這個束縛也包括創作者自身思想裏面的束縛。我們説“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電影裏其實也是一樣的,就是説做藝術這才是好的,是上品,別的就不行。

    中國電影的勢力不夠大的原因就是它不是工業,不是一個成熟的商業市場。只有做成了成熟的商業市場,它的勢力才會大。那個時候你才有條件去講“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我一定要吃“精品”。各種風格都應有生存之地問:你覺得應該任由這種“技術”和“娛樂”的態勢發展下去?答:就好像土地退耕一樣,人不能夠永遠勇往直前,最好的狀態還是要能“進兩步退一步”,包括我們對自然的重新認識、對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的重新認識、保護動物等等這些想法都是退一步的想法。慢慢可能會出現我們通常説的良性迴圈。可能那時我們這個社會的文化會非常多元化,選擇會更加多樣化,這時候也可能就會出現我們所説的沉思型的作品。

    《江南時報》 2001年09月1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