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有一種東西永不泯滅

     我大學畢業時,一位伯伯送我一件禮物作為紀念,那是一塊粗布床單,深藍色的,有花格,硬硬的。我的長輩希望我記住家鄉。當時,我以為這床單很值錢的。在我的觀念裏,禮物,總是不簡單的。

    後來知道這是我們那裏農村織布機手工織的,在現代都市裏已經不容易見到了。那床單我從未用過,十幾年來它一直藏在箱底,就像故鄉的情誼一直藏在我心底一樣。

    但是現在我知道自己對於手工藝品的理解還是很膚淺的。這是在看了杭間的《手藝的思想》後。身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講授工藝美術史的教授,杭間對傳統手工藝術命運的憂思發人深省,因為他從手工藝品在現代社會的衰落的現實,憂心於人類接觸自然、身心合一的某種快樂的喪失;尤其令人動容的是,作為一個嚴肅的學者,杭間清晰地意識到手工藝術的日漸衰微是一種必然的不可逆轉的趨勢,因為這一行業賴以生存的根基已經傾覆。手工藝術曾有的輝煌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它本身就是我們的生活。如今更多的具有博物價值的民間手工藝術,當年曾是我們生活中須臾不離的日用品。現代工業已經幾乎把手工藝品的實用性降到了零。代表新的生産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文明的進步,徹底改變了手工藝術浸潤其中、生生不息的土壤。這決定了手工藝術的命運。

    由此,如杭間一樣的智者竭其心智為民藝尋找一條生存發展出路的努力或許是徒勞的,它只是使這曲輓歌更令人回腸。但我一直在想,既然已經明白這些道理,便應有古人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胸懷。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曾經絢爛之極的事物正在走向孤寂,成為我們精神視野中的“國粹”。但是總有一些東西是永無改變的,那就是人類的靈性世界。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每一位遊人在鄉村中看到這些離我們的生活已經很遙遠的藝術與藝人都會如杭間一樣心旌搖曳的根源。人活世間,一方面不停地了解、探尋周圍的世界,這帶來科技的不斷進步;另一方面不停地探尋生活的意義,想要明白人類究竟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這種對於人類命運和生活理想的選擇我們無法從外部世界獲取,它取決於我們的心靈。正是這種永不泯滅的靈性,使人類保有著自己的尊嚴。

    所以我們或許不必過於為手工藝術的命運提心吊膽。即便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它也會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從中,我們可以體會人類曾走過的足跡、曾有過的滄桑,因為“民藝的內在價值和本質意義,可以成為解決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將要出現的問題的重要補充手段”。儘管它可能只具博物學的價值,只在旅遊中閃現迷人的生機。在浩浩蕩蕩的文明發展的潮流中,它只是一條沉靜的小溪而不再有當年的波瀾壯闊。

    重要的是我們靈性未泯。千百年來,我們生活的內容日日更新,幾個月前的電腦知識也許已變得毫無意義,但是幾千年前的智慧依然能給今人啟迪。這就像現代人幾乎每一個都知道月球上有些什麼東西,然而,嫦娥奔月的故事依然在流傳、依然優美。因為,那是我們的靈性所在,她並不因科技的進步而失去自己的光彩。

    所以,我想,應該把那塊粗布床單找出來,挂在屋中,就像現在很值錢的壁挂一樣。

    《光明日報》 2001年8月0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