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爭與21世紀的美國

趙可金

    911事件發生後,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一躍成為美國對外政策日程的首位,國際社會也緊隨其後,展開了對恐怖主義的“國際大圍剿”。

    隨著阿富汗局勢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的確是一場非對稱性的戰爭。如果能夠確定目標,反對“恐怖主義”的任務就像警察局辦案一樣乾淨利落。然而,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確定目標?美國曾開出一個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朝鮮等,這種確定方法是令人擔憂的。如果這種確定方法成立的話,反對恐怖主義就會變成美國一個一個地“收拾”這些國家,它所引發的惡性迴圈對國際社會來説是一種災難。

    簡單地説,恐怖主義具有兩大本質特徵:一是使用不同於戰爭的暴力手段,二是具有某種政治目的。不具備這兩大特徵,就不構成國際恐怖主義。因此,實行恐怖主義的組織是不確定的,只要它為了追求某種政治目的,使用暴力手段,造成恐怖效果,就會導致恐怖主義。冷靜思索,既然恐怖主義要實現某種政治目的,那麼我們必須要問的是,911事件對美國的恐怖襲擊要促成什麼政治目的?或者説為什麼受到恐怖襲擊的偏偏是美國?

    事實上,我們知道,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並不只911事件。18年來,美國先後遭受了10多次恐怖襲擊,包括駐外使館、各種水面艦隻、美軍駐外基地等等。尤其是90年代以來,美國受到的恐怖襲擊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

    美國屢屢受到恐怖打擊,不能不引起人們尤其是美國人的反思。911之後,布希總統稱這是“對美國自由和民主的攻擊,是對全人類的攻擊”。在客觀效果上來説的確如此。但就恐怖主義分子所要達到的政治目的而言,恐怕就未必。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的某些行為刺激了某些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但是這些民族的國家卻沒有能力同美國這樣的龐然大物相抗衡,長期情鬱于中,不得發之於外。這些矛盾積累久了,就必然會以某種非正常的、極端的方式得到集中的爆發。

    我們反對恐怖主義,對於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十分同情,對恐怖主義行徑齊聲譴責,但是我們分析問題卻不能不把恐怖主義産生的根源納入視野。因為只有認清恐怖主義的根源,才能有效地制止恐怖主義。因此,如果要正視恐怖主義,就不能回避美國國際行為上存在的問題。

    反思冷戰結束以來的國際行為,是美國政府面臨的挑戰。美國政府不僅要追究恐怖主義發動者的罪過,而且要反思本身存在的問題,這是應該具有的大國肚量。

    記得《時代》週刊的一篇評論開首便是:“美國真偉大,它不僅戰勝了自己的政治對手,而且製造出一批又一批的富人。而這批富人正感到生活有些乏味的時候,美國的公司又製造出了能讓他們身心快樂的‘偉哥’。年輕的總統不時製造一些讓人們街談巷議的風流韻事,生活還有什麼其他企求呢?多好的太平盛世啊!”一時間,美國成了“孤獨的超級大國”。在這種人間天堂的國家裏生活,又遇到這樣“偉大的時代”,催生各種“新理想主義”的理論和聲音在所難免。各種“歷史終結論”、“輸出民主論”、“霸權穩定論”、“文明衝突論”一浪高過一浪,仿佛世界已經是美國的世界,是“民主和自由價值觀”全面統治人類社會的世界。

    在這種歡呼聲中,不僅官方的政策傾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外交政策上更主動、更積極、更有領導者的姿態,而且民間社會的心態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轉變,一種普遍的對其他民族的傲慢和不屑溢於言表,那種天定命運的狂熱和傳播美國精神的熱情,讓其他民族一時間有點適應不了。尤其是布希上臺之後,單邊主義的傾向越來越嚴重。

    美國也為這種單邊主義付出了代價,今年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選舉中的落選,就是一個教訓。但是,冷戰後的世界並沒有像美國人想像的那樣美好。冷戰結束後,美國那種“沒有敵手的霸權”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一度為冷戰所掩蓋和壓抑的種族衝突、宗教爭端、邊界糾紛等問題如同打開了的潘多拉魔盒,紛紛涌出,美國視野中的世界似乎正在“失控”。這種失控感,被一些學者描述為“新悲觀主義”。

    失控感使得美國憂心忡忡。為此美國內部確定了要採取不同的手段來保護它的國家利益。

    回首過去的20世紀,可以得出結論,這是一個美國崛起為世界大國的世紀。美國在20世紀的崛起,是憑著自己的實力和能力而獲得的。展望未來的21世紀,美國能否繼續保持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超級大國地位,是應該引起美國進一步深思的問題。

    縱觀歷代大國興衰史,從古羅馬帝國到大英帝國,發展強盛比較快,衰落也在旦夕之間。尤其是當達到勢力頂峰的時候,面臨的挑戰幾乎是一致的,即能否實現由“武功”向“文治”的轉變,21世紀的美國也是一樣。 (趙可金,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

    

    

    《青年參考》 2001年12月14日

    


新戰略 新戰術 新武器——三個月來美軍是這樣打擊塔利班的
FBI自曝家底 美軍首次承認製造炭疽菌
對“9.11”後美國和國際形勢的一些看法
美國為何如此急於退出ABM條約?
西歐國家對美宣佈退出《反導條約》反應謹慎
利用反恐戰爭之名 美以密謀解除巴核武器
北方聯盟逼近坎大哈
布希:支援恐怖主義終將遭到懲罰
美軍轟炸未消滅塔利班有生力量
阿富汗:又一個越南?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