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假日經濟透視——“假日經濟”別擠啦


     “假日經濟”是伴隨著長假而來的,其實它就是“長假經濟”,一種暫時的但非常直接地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但幾個長假過後,其不足也充分暴露了出來,最明顯的就是擠。以至於人們節後問的第一句話是:“上哪兒玩了?”第二句話就是“擠得夠嗆吧?擠成什麼樣子?”

    “十一”期間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擠”的新聞就會洶湧而來,有的“盛況”根本無法想像。為解決這些問題,人們想了很多辦法:譬如增加旅遊設施和景點接待能力;開拓多元化的旅遊休閒方式;調動社會力量,開闢諸如軍事、工業、科技、體育、探險之類的旅遊新領域;加大城市的服務功能,讓所有的商店、影劇院都延長服務時間;組織各種適合百姓家庭參與的競賽;推出家庭旅館等等。這些辦法無疑將在長假來到時發揮一定作用,在一程式上緩解矛盾。但由於客源相差過於懸殊,一旦滿足了長假期間客源的要求,在平時就會造成大量設施的閒置和浪費。如果每次都是通過一些臨時性的措施和設施來應急,又無法滿足廣大旅遊者的需求。如果因此而對長假旅遊加以限制,自然不符合設立長假的初衷。因“擠”而使旅遊者筋疲力盡、心情不快,必定影響長假後的正常工作。這就是假日太擠、人們對“假日經濟”有怨言的根本原因。然而,我國的假日並不少。一九九四年開始,我國公民的休息日由每週一天增加到一天半,一九九六年又增加到兩天,法定節假日也于一九九九年由原來的四天增加到十一天。另外,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公民享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工作五年以上的職工按照工齡可以每年享受十—十五天的帶薪年休假。

     而現行的這種全國整齊劃一的休假制度,使我國的旅遊業、商業、娛樂業呈現出一種“平時吃不飽,假日吃不了”的狀態,其中旅遊業尤為突出。這不僅使旅遊者得不到應有的休閒和享受,而且造成了旅遊資源的巨大浪費,不少意欲出遊者因為對“擠”的擔心而不得不取消了旅遊計劃。

     如何讓“假日經濟”不再擠,避免“五一”、“十一”、春節三大假日出行、購物等擁擠現象。可將“星期”改為大休與小休,即單周上班六天,休息一天;雙週上班四天,休息三天。有三天休息時間,乘飛機可到一千公里內,乘火車可到五百公里內旅遊。也可將每兩周的休息日合併一起休息,即上十天班休息四天。如果每週有四個休息日,乘飛機可能到國內任何一地旅遊,乘火車可到一千公里內的任何地方旅遊。

    這其實也是權宜之計。因為“假日經濟”畢竟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一種過渡,它將最終走向消閒經濟。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消閒經濟已經擺到了我們面前,它所要解決的是,如何充實閒暇時間,豐富生活內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素質。提倡消閒經濟可以進一步淡化假日經濟,豐富平時生活,消閒經濟包含的內容應該比假日經濟更加豐富,不僅包括國慶、“五一”的節假日,更應注重平時的閒暇時間,主要研究怎樣在這段時間進行智力的開發,更好地娛樂、消遣和健身。

     淡化假日經濟,免除人們“擠”的疲勞,有利於對各項資源的合理使用,如鐵路部門不可能按假日的狀況來安排運力,否則會形成很大的浪費。如果做足消閒經濟文草,做到淡季不淡,資源均衡供應,合理利用。那時,人們出遊時對“擠”的擔心,將永遠成為過去。

    

    《法制日報》 2000.10.14

    

相關新聞

假日經濟透視——假日經濟臉色難辨

假日經濟透視——假日消費市場潛力有多大

假日經濟透視——假日心情

假日經濟透視——回眸黃金周

假日經濟透視——旅遊行業誰是上帝

假日經濟透視——三大課題待破解

假日經濟透視——假日經濟不只是旅遊經濟

假日經濟透視——國慶旅遊市場

假日經濟透視——“看天識地”覓假日商機

假日經濟透視——真實的國慶旅遊市場

假日經濟透視——旅遊被市場撞了一下腰

假日經濟透視——“十一”沒有“五一”火 旅遊走向冷靜

假日經濟透視——浙江旅遊冷線緣何受寵

假日經濟透視——“十一”狼居然沒來

假日經濟透視——國慶旅遊不“火”並非壞事

假日經濟透視——去難,不去亦難

假日經濟透視——“十一”旅遊旺季 京城四大遺憾

假日經濟透視——十一度長假 十個沒想到

假日經濟透視—從“井噴”到“溫冷”

假日經濟透視—冷靜看待“十一”旅遊市場

假日經濟透視——“黃金遊”不是擁擠遊

假日經濟透視——假日服務打折扣

假日經濟透視——挖出“黃金周”待掘之金

假日經濟透視——冷靜對待“十一”沒有“五一”火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