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構建和諧社會當務之急是消除城鄉國民待遇差異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7 月11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同心同德共建和諧社會·成都論壇”之“城鄉一體化與和諧社會”專題論壇研討會7月10日在成都舉行。來自研究機構、高等院校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的專家學者們暢所欲言,特別是對我國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現實表示出特別關注。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關銳捷呼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務之急是消除城鄉國民待遇差異。”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關銳捷説,如果以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為1,則城鄉居民收入之比1978年為2.56:1,2004年則達到了3.23:1,實際上,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於賬面上的3:1,甚至達到了6:1。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差距也進一步擴大,1978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相當於農村居民的2.29倍,2003年這一比例上升到3.35倍。

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研究員路明指出,城鄉之間差距日漸拉大的趨勢同時表現在城鄉基本建設、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比如城鄉義務教育。2002年我國農村在校小學生人數是城市的7.5倍,但是專任教師僅為城市的43.11%。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在醫療衛生方面,廣大農民缺乏基本醫療保障,基本上處於自費醫療的狀態。2000年城市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佔總醫療費用的60%,而農民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則達到90%。由於農村衛生資源嚴重缺乏,孕産婦死亡率是城市的2.6倍,新生兒死亡率是城市的2.4倍,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城市的2.7倍。

城鄉差距拉大 原因何在

為什麼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差距越拉越大?路明認為根本原因有3個:

一是城鄉分割的管理制度。路明説,我國的戶籍政策以及附加在戶籍政策上的其他政策,造成了資金、土地、勞動力等生産要素從農業流向工業,從農村流向城市,而把農村人口用戶籍身份留在農村,形成了農村人口和農村GDP嚴重失衡的局面。

二是決策的城市化傾嚮導致缺乏健全的農業支援和保護體系。特別是農村土地大量地被低價徵用等,造成農村資金被大量抽取流向城市。

三是農民缺乏有效的合作組織。分散的、小規模經營的生産方式使農民在資金、人才、土地、資訊、市場、科技等生産要素方面都處於落後地位,再加之組織化程度低,農業生産要素不能有效地配置與整合,農産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關銳捷認為造成城鄉差距持續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長期以來政府運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過工農業産品價格的“剪刀差”,將資本從農業轉向工業。間接的原因是城鄉居民在稅負、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沒有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

破解城鄉差距拉大難題

與會專家認為,城鄉經濟社會差距拉大的趨勢,城鄉居民國民待遇的不平等,已經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障礙,因而破解城鄉差距拉大難題,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陸學藝認為,治標更要治本,國家應重點研究破除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就業制度、國民收入分配製度和財政體制等五方面存在的體制性障礙。

路明為解決城鄉差異開出的藥方包括:

一、選擇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在産業佈局上實行工業地方化和農業産業化,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型城鎮和新型農村。

二、以縣域作為城鄉統籌的著力點,圍繞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産業化和農業經營規模化方向發展。

三、有序高效地轉移農村勞動力, 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就業制度。

四、積極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屬於物權,使農村土地産權制度法制化。

五、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搞好村莊佈局和建設規劃。以中心村為重點建設農村新社區。

六、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農民工養老、工傷、醫療等保險制度。

七、積極穩妥的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通過統一立法,消除戶口對農民流動的束縛,建立使農民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同等國民待遇的戶籍制度。(蘇向東)

相 關 新 聞
· 專家學者聚焦成都 同心同德共論和諧社會 
· 構建和諧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認識
· 解讀和諧社會的“二十八個字”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共的重大理論創新
· 構建和諧社會:中國城市重建融洽互助鄰里關係
· 高尚全:構建和諧社會:三大挑戰與四大問題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