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食品份額小 檢測技術不成熟

無公害食品份額還很小

隨著人們對農藥殘留認識的加深,許多消費者開始選擇無公害食品。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超市都有無公害食品,但所佔的位置都很小,銷售的品牌很少,價格也偏高,一般比普通同類商品高出10倍,這讓普通工薪階層望而卻步。 北京東小口一家新開的世紀聯華超市的蔬菜區“北京朝來農藝園”專櫃,一位店員告訴記者,這裡只有一家無公害蔬菜點,目前銷售量不大,平時每天銷售額在600元左右,雙休日也只有1000來元。而據了解,這裡每天的租金也要400元,所以幾乎就是保本,不過這些無公害食品在一些生活水準較高地區的超市銷售不錯。記者還隨機採訪了一些顧客,在接受採訪的10名顧客裏只有1人表示願意買無公害食品。不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價格太高,二是對“無公害”不了解。一位顧客對記者説,“我們怎麼知道這些東西裏確實沒有化肥和農藥呢?”

而與蔬菜相比,無公害蛋類要好得多,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挑選無公害雞蛋,他們告訴記者,他們是從去年年底開始買無公害的雞蛋,主要是買給孩子吃的。目前無公害蛋類的品牌也很少,北京市場主要被“咯咯嗒”和“德清源”所佔有。“德清源”一位銷售負責人對記者説,他們並不希望“孤軍奮戰”,因為現在無公害産品在整個農産品市場所佔的份額太小,只有整個蛋糕做大了,他們才真正受益。

近年來,綠色食品日漸受到消費者歡迎,但當前市場極為混亂:一些企業擅自使用“綠色食品”標識,欺騙消費者。有的將“綠色食品”標識直接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包裝使用;有的超過許可使用年限,仍繼續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産品品質縮水;有的地方政府違規批准企業使用“綠色食品”標識,誤導消費。據報道,遼寧有關部門前不久檢查發現,市場上假冒綠色食品比例竟達80%。這些現象嚴重損害綠色食品産業的信譽,坑害了消費者利益,致使一些地區綠色食品滯銷。

方便快速檢測技術急缺

對於各種食品安全的監管,一方面需要監管部門主觀上積極主動,另一方面在客觀上要求檢測技術及時準確。

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主任李聰説,我國食品檢測技術存在許多問題,第一,檢測方法不夠,多殘留檢測方法還較少。根據我國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農獸藥的殘留檢測都是單檢測的方法,目前建立的38項農獸藥殘留的檢測方法中,有一個SMS33495可以同時檢測22種的農藥殘留量,這是檢測農藥最多的實際應用的方法。第二,快速篩選的檢測技術還不成熟。近十年來我國也開展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研究,但在靈敏度、特異性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第三,缺乏超痕量分析等高技術檢測手段。第四,樣品前處理技術過於傳統,提取凈化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第五,系統分析和品質控制落後,通行的做法是,按一定的規範對受檢食品進行檢測,如果是陽性就不允許上市。由於一些客觀原因,這樣系統分析方法在我國還不能大規模使用。

李聰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強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發,要兼顧“便於攜帶,容易掌握,成本低廉,靈敏度達標”等要求。(傅旭明)

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北京17種蘑菇全市下架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11月24日


專家指出:我國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已到極限
工商總局:農藥商品市場品質監督抽查通報
超市菜市食品亂戴"綠帽"騙人 專家提醒市民
農藥殘留超標 菜農:銷毀我的菜有法律依據嗎?
專家提醒:避免農藥中毒 夏季蔬菜必須蒸熟煮透
中國出口新加坡蔬菜農藥檢出率為零
國家規範綠色食品收費項目 新標準降低約50-63% 
關於進一步規範無公害農産品産地認定和産品認證有關工作的通知
人民時評:靠一個農業部就能“無公害”?
綠色食品自有標準商家豈可隨意標示
福建省綠色食品211個産品獲使用權
上海啟動"綠色通道"計劃
方便購買綠色食品
北京無公害蔬菜生産水、氮調控技術有新突破
農業部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
60萬畝無公害蔬菜進入北京市場
吉林"綠色"農田成就健康餐桌
莫把消費綠色當作綠色消費
湖南斥資500萬保産品從田間到餐桌安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