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12.5億美元收購IBM電腦業務 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腦廠商

備受關注的聯想—IBM收購案今天終於有了結果。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企業聯想集團今天上午宣佈,以17.5億美元的交易總額成功收購了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也就是著名的IBM公司的全球個人電腦業務。至此,聯想集團將成為年收入超過百億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廠商。

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廠商聯想集團今天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也就是IBM公司的全球個人電腦業務。收購完以後,聯想集團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腦製造企業。

本次收購的範圍包括IBM的全球所有的臺式機和筆電産品及相關業務,但不包括IBMx系列伺服器的産品及業務。收購價格包括12.5億美元的現金和聯想普通股票,如果加上IBM轉給聯想的5億美元債務,收購總交易額為17.5億美元。交易完成後,IBM將持有聯想約18.9%的股份,預計在2005年第二季度前完成交易。IBM成為聯想的第二大股東。

雙方的協議還規定,聯想將擁有IBM在個人電腦上的“think”子品牌,同時擁有IBM品牌5年的使用權。此外,聯想還可以使用IBM在全球的銷售網路。並購完成後的新聯想全球總部將設在美國紐約,下設中國北京和美國羅利兩個運營中心及設在中國、美國、日本的3個全球研發中心。

據了解,2003年聯想和IBM的個人電腦出貨量合計為1190萬台,該業務年收入合計超過120億美元。今天的收購將使聯想成為排在戴爾和惠普公司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個人電腦製造商,全球市場份額預計將達到8%左右。

聯想 收購 IBM 情況

交易總額 17.5 億美元

其中現金 6.5 億美元

聯想普通股票 6億美元

債務轉讓 5億美元

IBM持有聯想股票份額 18.9%

收購範圍 IBM在全球的個人電腦業務 (央視國際)

 

聯想收購IBM電腦業務 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腦廠商

就“收購IBM公司電腦業務”一事,中國最大電腦集團聯想今天上午將打破沉默,正式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收購細節,該事件將載入中國資訊産業發展史冊。

昨晚的聯想仍在堅守保密防線,到深夜才開始邀請記者,甚至連發佈會主題都偽裝成“20週年慶典系列活動”,以追求今天的最大新聞轟動效應。但一切其實已昭然若揭,甚至連IBM內部知情人士昨天也吞吞吐吐地承認“此次發佈活動確實和IBM有關係”。數月來中國IT産業的最大懸念,今天會全部破解。聯想目前以近30%的市場份額穩居中國老大的位置,而在收購IBM電腦業務後,聯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腦廠商,僅次於戴爾與惠普。

IBM正全力向利潤更高的科技服務業務轉型,並一直視電腦業務為“雞肋”,而專家預測,現在的全球十大電腦廠商今後至少會有三家徹底退出。聯想這回接盤,意味著資訊産業正在全球範圍內重新洗牌。(張旭光/北京晨報)

聯想購得IBM個人電腦業務 外報評此交易為雙贏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透露﹐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和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創建一家新的個人電腦公司﹐IBM的個人電腦業務將被併入這家新的公司。而聯想集團將持有新公司的大部分股權。

報道稱,據參與談判的人透露﹐雖然此交易尚未最終敲定﹐但聯想集團預計將為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多數股權而支付大約20億美元。IBM這家子公司年收入估計為100億美元﹐相比之下﹐此收購價格只是滄海一粟。

某知情人士稱﹐聯想集團將把新公司的總部轉移到北卡羅來納州羅列(Raleigh)﹐那裏是IBM個人電腦子公司的設計開發基地。

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聯想集團股票週一被停牌﹐週二一度恢復交易﹐但之後再次停牌。

報道評論稱,新公司成功與否對兩家公司都是休戚相關。IBM的銷售人員在全球向企業客戶銷售了數百萬台個人電腦﹐IBM希望繼續能夠從這些電腦的售後服務和融資業務中獲利。而聯想集團希望通過收購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製造商來獲得規模效應﹐同時IBM的品牌及其客戶群對聯想集團也是一筆財富。 (中新網)

揭秘聯想收購IBM PC最後48小時 未透露交易金額

兩度在港申請停牌聯想昨稱已將與收購交易有關的聲明副本提交香港聯交所

分析人士認為聯想收購後面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利潤率日漸萎縮的PC市場獲得較高的盈利

根據Gartner公佈的最新數據,聯想在全球PC市場佔據了2%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九位,位於Gateway和蘋果電腦之間。IBM則排在戴爾和惠普之後位列第三,但其市場份額也僅有5.6%,距離前兩名有很大的差距。數據顯示,戴爾今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為16.8%,惠普則為15%。

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案終於走到了最後一刻!聯想集團將在今日上午舉行的一次慶祝成立20週年的活動上,正式公佈收購IBM全球PC(個人電腦)業務。

截至昨日下午,聯想方面仍未透露這一重大交易的準確金額,只是證實聯想此次收購的範圍為IBM全球範圍內的全部PC業務,包括筆記型電腦和臺式PC。

外界有評論認為,不管收購金額多少,完成這一交易的聯想將成為首個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民營企業,因為目前聯想全年收入約為30億美元左右,IBM全球PC業務收入約為90億美元左右。與此同時,收購完成後,聯想還將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

各種傳聞炒翻天

傳聞已有月余的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案在本週一進入倒計時。12月6日一早聯想(0992.HK)就在香港聯交所宣佈停牌,至於停牌原因只稱涉及到股權交易等敏感資訊。此後聯想于昨日再度申請停牌,聯想未公佈二度申請停牌的原因。但首度表態説,現正與一傢具有國際領導地位的資訊科技公司,就集團可能進行的收購進行機密的磋商。

聯想的謹慎並未減弱外界對於收購一事的關心,各種消息和傳聞在網上炒翻天。其中有消息稱IBM可能會最終以15億美元賣掉其PC業務部門,其中包括IBM在華與長城的合資工廠,也即長城國際IIPC,還有消息説聯想集團將以15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IBM的PC部門,收購完成後,聯想將有權繼續使用IBM著名的“Think”品牌;IBM和聯想計劃在美國成立一家新的電腦公司等等。

就在傳言不斷升溫的最後48個小時裏,聯想與IBM的談判在加速進行,昨日聯想集團曾表示﹐他們已將與收購交易有關的聲明副本提交給了香港聯交所﹐以確保在達成收購協議時能迅速發佈聲明。此間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這一交易收購金額的龐大,雙方極可能以“現金+股權”方式完成此次交易。

還有消息人士表示,完成交易後,未來IBM和聯想計劃在美國成立一家新的電腦公司,新成立的公司將擁有IBM的PC部門。新成立的公司將由聯想控股,而IBM則持有少量股份。由於IBM持有股份過少,新公司的利潤或虧損都將不會計入到IBM的運營結果之中。

IBM的PC部門在全球約有1萬名僱員,其中IBM與長城電腦集團在中國深圳建立的合資公司———長城國際雇有超過4000名工人。據Gartner的統計數據,目前聯想在全球PC市場的份額為2%,戴爾、IBM則分別為17%和5.6%。憑藉收購IBM的PC部門成功,聯想將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

聯想轉型須尋海外市場

放棄多元化,專注PC———這是聯想在今年作出的最大調整,但在策動了“圓夢”等一系列行動之後,聯想的整體態勢未得到全面改觀,早前公佈的中期業績也表現平平。

在成本控制上比不上直銷起家的戴爾,在技術創新上又難以與以標新立異著稱的蘋果電腦競爭,一個庫存週期之爭早已成為其創始人柳傳志難言之痛。

來自市場的消息説,聯想最新一個季度的庫存週期為22.7天,而戴爾中國部門的庫存週期僅為4天。由於PC組件的價格下調速度很快,因此對於PC廠商而言縮短庫存週期至關重要,毫無疑問,在成本結構方面,聯想距離戴爾等國際巨頭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國內市場面臨激烈競爭,與此同時聯想在國外市場也進展緩慢。據説目前聯想只有3%的營收來自於中國以外的地區,其中主要是東南亞地區。

分析人士指出,聯想之所以作出這樣大的收購舉動,是因為其在中國電腦市場佔據的市場份額正逐漸被國際廠商所蠶食,目前聯想正處於一個轉型的階段,而赴海外市場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無疑是聯想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但從另一方面看,聯想進行大規模的收購也可能使公司陷入困境,從而在國內的競爭中更加力不從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在利潤率日漸萎縮的PC市場獲得較高的盈利。

科技製造業向亞洲轉移

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幾乎是早前TCL並購歐洲湯姆遜和阿爾卡特資産案的再版。不同的地方是,聯想採取的是耗資巨大的收購方式,收購股權規模較大,而且收購的是多少象徵著美國個人電腦産業光環的IBM個人電腦業務。

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引發全球財經業界的關注。華爾街的觀察家指出,此舉極具代表性,它象徵著科技製造業再次向亞洲轉移。由於勞動價格較低,大量在全球市場上銷售的科技産品都出自於亞洲國家。這些産品包括了電腦、手機及數位相機等産品。

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另一重大意義在於,此舉很可能意味著繼家電産業在全球吹響“中國製造”號角後,一個令國人驚喜的“IT中國造”時代也很可能相伴而至。來自Gartner的統計顯示,儘管同世界頂級PC廠商還有一定差距,但聯想近些年來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在中國市場,2004年聯想的PC銷量將達到370萬台,比2003年增長30%,這一增長速度超過了世界第一大PC廠商戴爾。

外界評論認為,市場佔有率極高的聯想如果能借助此次行動取得海外成功,可能會使越來越多中國製造商收購外國品牌。(張念慶/北京青年報)

中國網綜合消息 2004年12月8日


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聯想大步邁向國際化
IBM將告別個人PC領域 20億美元出售相關部門
IBM個人電腦分支將出售中國聯想
聯想收購IBMPC業務將有進展 可能涉及長城電腦
聯想+IBM:傳言背後的真實
雙方均三緘其口 聯想收購IBM各打精妙算盤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