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反戰”背後的不同“苦衷” 
陳雙慶

    3月1日,阿拉伯聯盟22國的首腦和代表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召開第15次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會議閉幕後發表最後聲明,呼籲阿拉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尋求伊拉克危機的和平解決。會議同時指出,阿拉伯國家將不會參與任何危及伊拉克或者其他阿拉伯國家領土完整和安全的軍事行動。然而,在這一聲明的背後,隱藏著阿拉伯國家各自不同的“苦衷”。

    一

    埃及、約旦和沙特等阿拉伯“溫和”國家,作為美國的“盟友”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這些國家政府需要美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大力支援,親美立場難以改變。加上對薩達姆政權早已心存芥蒂,難免對美“倒薩”之舉暗中附和;但另一方面,這些國家普遍忌憚國內民眾的反美情緒,不敢公然表示支援美國軍事“打伊”。

    埃及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第二大受援國,每年接受約20億美元。埃及擔心一旦美國“倒薩”成功,在伊拉克扶植一個親美的世俗政權,將降低埃及在中東地區的大國作用。與此同時,面對國內民眾高漲的反戰聲浪,埃及政府也不得不“有所表示”。因此,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在首腦會議期間一方面發出反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呼聲,另一方面強烈呼籲伊拉克與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進行全面合作,以“不給美國發動戰爭留下任何藉口”。

    約旦于1994年在美國的斡旋下同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並成為“和平紅利”的受益者,每年從美國獲得數以億計美元的經濟援助。但約旦在地理位置上與伊拉克是“近鄰”,可謂“唇齒相依”。美國一旦對伊拉克動武,難免因“城門失火”而“殃及池魚”。一方面可能導致大批伊拉克難民涌入約旦境內,同時刺激約旦國內大批巴勒斯坦人的反美情緒,有引發國內動蕩之虞。因此,約旦國王阿卜杜拉積極呼籲拉伯國家團結一致,應對面臨的嚴峻形勢。他指出,目前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國家形成統一立場,團結一致應對面臨的緊張局勢。他同時強調,伊拉克必須與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全面合作,盡可能避免戰爭的發生。

    沙特與美國的關係自“911”後出現波折,但因美國在軍事上是沙特的“保護國”,在經濟上是沙特的最大貿易夥伴。因此,沙特還不至於冒著與美國關係破裂的危險來阻撓美國“倒薩”。加上沙特一直對薩達姆政權心存疑慮,恐怕內心裏也希望借美國之手迫使薩達姆下臺,使伊拉克“改朝換代”。但另一方面,自1991年海灣戰爭後,美國在沙特駐軍一直使沙特民眾心懷不滿,認為是對伊斯蘭教“聖地”的褻瀆,對沙特國內穩定構成隱患。此外,沙特也擔心薩達姆政權被搞掉後,由美國扶持的“石油大國”伊拉克崛起,將對沙特在海灣地區的領導作用形成衝擊。因此,沙明確表示拒絕美國使用其在沙特的軍事基地對伊發動進攻,但同時也積極“出謀劃策”,提出通過促使伊拉克內部發動政變等和平方式實現“倒薩”。沙特甚至還向美國建議,在薩達姆倒臺後,由沙特政府出面領導一個由伊斯蘭國家聯合組成軍隊佔領伊拉克,直到一個伊拉克“過渡政府”建立。

    二

    海灣小國出現向美“一邊倒”傾向。1991年海灣戰爭後,被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嚇成“驚弓之鳥”的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六國紛紛“投靠”美國,一些國家甚至與美簽署安全防務協定,以尋求超級大國的“保護”。自那時起,這些國家就形成了對美國的軍事依賴。

    現如今,儘管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敦促各國不“參與”美國軍事“打伊”行動,但事實上,卡達、巴林等海灣國家已經向美國提供了支援。2002年12月11日,卡達外交大臣哈馬德與到訪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多哈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根據該條約,卡達正式允許美國使用其阿迪德空軍基地。目前,美中央司令部移動總部設在卡達境內,美軍各類戰鬥機已進入多哈機場,將來打擊伊拉克的所有軍事行動都將聽從由這裡發出的指令。在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本屆阿盟輪值主席國巴林國王阿勒哈利法呼籲成員國尋求和平的“戰略選擇”,把發展擺在首位,避免海灣地區發生第二次戰爭。在美國大兵壓境,戰爭一觸即發之際,巴林領導人的言辭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作為1991年海灣危機的直接受害者,科威特更擔心的是其自身安全。今年2月17日,科威特駐阿拉伯聯盟代表向阿盟遞交了一封抗議信,就在開羅召開的阿拉伯外長會議通過的、要求“各阿拉伯國家不參與威脅到伊拉克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軍事行動,也不向其他國家提供發動對伊進攻的便利”的決議提出抗議。信中説,這一決議沒有考慮到伊拉克在遭到美國軍事打擊後對科威特發動進攻的可能性及由此對科安全構成的威脅。

    這次阿拉伯首腦會議的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亮點”,就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然提出敦促薩達姆下臺,以避免戰爭的建議。阿聯酋在建議中敦促薩達姆及其他伊拉克高級官員主動下臺,以滿足美國的要求,從而達到避免戰爭的目的。這明顯有違阿拉伯聯盟成員國長期以來奉行的互不干涉各國內政的原則,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阿拉伯國家對薩達姆政權的真正心態。

    三

    敘利亞、利比亞反對美國發動“倒薩”戰爭的態度最為堅決。一直被美國列為“無賴國家”的敘利亞和利比亞因擔心成為美國的下一個打擊目標,均強烈反對美國對伊拉克動武。利比亞指責美國捏造了所謂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認為如果爆發戰爭,該地區將承受危險的後果。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則在首腦會議上公開指責沙特支援美國對伊動武,引發雙方的激烈爭吵。

    此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此次阿拉伯首腦會議還將巴勒斯坦問題列入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表面上看,與美國軍事打擊伊拉克山雨欲來的形勢似乎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實際上,此舉一方面是再次表達阿拉伯國家對美國在伊拉克與巴勒斯坦問題上一貫採取“雙重標準”的不滿,同時也是為了“安撫”廣大阿拉伯國家民眾。長期以來,阿拉伯國家內部一直存有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即政府層面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曖昧”態度,與普通民眾中強烈的反美、反以情緒形成的巨大反差。

    其實,于2月17日舉行的阿拉伯聯盟外長會議就已呼籲阿拉伯國家“抵制”美國對伊拉克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並表示將拒絕向美國針對伊拉克的任何戰爭行為提供軍事援助。然而事實卻是,隨著數十萬美軍在海灣地區展開大規模軍事集結,阿拉伯國家最後發表的聲明不可能會對美國打擊伊拉克産生任何牽製作用。況且,聲明內容含混,而且也沒有對“違約者”制定任何懲罰措施,顯然缺乏約束力。

    因此,為了抑制阿拉伯普通民眾的“怨氣”,此次首腦會議再度抓住人們普遍關注的巴勒斯坦問題作文章,採取了抨擊以色列,聲援巴勒斯坦的“老生常談”的做法。正如一位權威分析人士所説:“這是平息阿拉伯國家普通民眾憤怒情緒的努力和嘗試。”

    (陳雙慶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網 2003年3月3日


分歧凸顯的阿拉伯首腦會議
伊問題最新動態:阿拉伯國家會議聲明反戰
阿拉伯首腦會議聲明堅決反對發動對伊戰爭
阿拉伯首腦會議可能影響阿拉伯世界命運
阿拉伯國家外長就阿盟首腦會議決議草案達成一致
阿盟22個成員國的外長一致反對發動對伊戰爭
阿盟首腦會議本週六如期舉行 伊拉克同意出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