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工業經濟運作特點和問題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近發佈的情況通報,第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開局良好。

    一、一季度工業經濟運作特點

    一季度,工業生産增速在去年逐季提高的基礎上繼續加快。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8343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7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出6.3個百分點,達到1995年以來同期最高水準,呈現出速度、品質和效益全面提高的良好發展態勢。

    各种經濟類型企業均呈快速增長。一季度,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451億元,同比增長16.4%;集體企業增加值558億元,增長11.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3429億元,增長18.8%;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2209億元,增長20%。

    重工業的作用明顯增強。一季度,受投資拉動,重工業生産增速進一步加快,累計完成增加值5322億元,同比增長19.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8.6個百分點,快於輕工業5.1個百分點,而去年同期輕工業增速高於重工業0.7個百分點。機械、電子行業生産增長明顯快於其他行業,兩個行業不變價産值分別增長37.6%和31.6%,增速同比分別加快21和10.6個百分點,對全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拉動工業增長8.1個百分點。

    能源生産穩定增長,基礎原材料行業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國原煤産量同比增長15.3%,發電量增長16%,原油産量和加工量分別增長1.3%和13.1%,煤、電、油生産基本滿足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冶金、有色和建材行業不變價産值增長24.9%、22.2%和19.6%,增速同比分別加快5.9、13.3和2.2個百分點。重點産品中,鋼和成品鋼材産量分別增長18.1%和16.6%,十種有色金屬産量增長20.3%,水泥産量增長11.8%,平板玻璃産量增長6.1%。

    出口增幅大幅提高,重點行業出口增勢不減。一季度,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5146億元,同比增長30.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5個百分點。出口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7%,拉動工業增長約3.5個百分點,明顯高於去年同期。電子、輕工、紡織、機械四個行業出口交貨值增幅分別達到42.1%、22.9%、20.8%和26.9%,電子行業出口交貨值佔行業銷售産值的比重達到52.7%;輕工、紡織、機械出口對行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26.3%、29%和10.4%。

    經濟運作品質效益繼續提高。前兩個月,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30.15,同比提高21.8,是近幾年最好水準;累計實現利潤980億元,同比增加525億元,增長約1.2倍;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550億元,增長近2倍。工業各行業利潤水準均有較大幅度提高。石化行業在油價大幅上升的帶動下,利潤總額達到298億元,同比增加240億元,增長4.1倍;其他行業合計利潤額達到682億元,同比增加285億元,增長71.8%,其中冶金、機械、有色和建材行業利潤額分別增長2.5、2.2、1.7和1.1倍。

    工業品出廠價格有所回升。2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9%,比1月份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生産資料出廠價格上漲5.9%,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下降1.3%。1-2月累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2%。

    二、經濟運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當前,國民經濟運作總體良好,工業經濟加速增長,煤、電、油、運在總量上可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局部地區、時段性供需緊張的情況有所加劇。長期積累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繼續影響著經濟的正常運作,需要密切關注和協調解決。

    (一)局部地區生産要素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較為突出。今年以來,由於經濟增長加快,特別是高耗能産業發展過快,加上部分地區輸配電網不配套,以及主要江河來水偏枯和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電力供需矛盾加劇。據了解,全國部分地區出現了程度不同的電力緊張,預計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期後,緊張狀況將更突出。現階段,鐵路運力尚不能完全滿足貨物運輸的需要,特別是在客貨運輸高峰時段,以及邊遠地區和內陸口岸省區,運輸矛盾有時還比較突出。

    (二)生産資料價格上漲對加工行業生産經營形成壓力。今年以來,石油、化工産品、鋼材、焦炭、棉花、羊毛等部分重要生産資料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據中國物資流通資訊中心統計,一季度生産資料市場平均價格同比上漲6.6%,其中石油及製品價格上漲29.5%,化工産品價格上漲8.4%,鋼材價格上漲10.8%。部分鋼材品種價格漲幅過高,對下游企業生産經營産生影響。由於棉花産量下降,國際國內棉花供求趨緊,棉花價格上漲,給紡織企業生産經營帶來一定困難。

     (三)進一步擴大産品出口的難度增加。去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一年,出口成效超過預期。今年,我國外貿出口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出口形勢“喜中有憂”。一是伊拉克戰爭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和我國經濟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二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可能會影響我國擴大出口。三是非典型肺炎疫情對我國今後出口可能産生不利影響。

    三、努力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當前經濟運作的重點工作是,加強經濟運作的監控和預測,認真解決突出問題,支援和引導各個行業規範、有序、健康發展。同時,從宏觀調控和經濟調節的角度,積極向社會發佈重點行業運作動態及重點産品的市場供求資訊,為生産、流通、投資、金融等單位和企業及時把握情況、作出理性選擇提供資訊導向。

    (一)積極解決局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問題。目前的缺電現象,更多地表現為區域性時段性緊張。通過積極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減少缺電造成的不利影響。一是加強對電力運作的監測分析和調度安排,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電力供應中的突出問題。在用電緊張地區,優先保證重點用戶和居民生活用電,安排好高峰負荷向低谷轉移。二是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和優化用電方式,同時充分挖掘現有設施潛力。三是密切關注違反産業政策、污染嚴重的高耗能産業的重復建設問題,通過採取有效措施制約其盲目擴張。四是加快在建電廠建設進度,抓緊現有骨幹電廠的技術改造。輸配電系統薄弱地區,要加快配套建設。五是制定修改高耗能産品的技術標準,積極推廣節能、節電技術。

    (二)關注鋼鐵工業無序過快發展。2002年,全國鋼和鋼材的産量高達1.82億噸和1.92億噸,比上年分別增長19.7%和19.6%;同時,凈進口鋼材1904萬噸,國內鋼材表觀消費量高達2.11億噸,比上年凈增3800萬噸。部分省區鋼鐵低水準産能擴張迅速、産量增長過猛。我國的鋼材消費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一,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總和,生産、消費、進口的總量均居世界第一。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投資又增長153.7%,部分地區鋼材過快增長的勢頭不減。與此同時,鋼鐵行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冷軋薄板、冷軋硅鋼片等品種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需要大量進口解決。另一方面,以生産螺紋鋼、線材等一般長線品種為主的企業仍在擴能增産。一批新上的百萬噸級項目,違反項目建設審批程式,既不考慮外部生産條件,也不採取必要的環保和節能措施,單純追求産量擴張,影響了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鋼鐵産量過快增長不僅直接帶動焦炭、廢鋼等原燃料大幅漲價,同時,也造成一些地區電力緊張、資源短缺、運輸困難。更嚴重的是影響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和産業佈局。從目前市場情況看,部分鋼材品種的社會庫存量增長,對市場形成壓力。華東等地價格已經出現明顯回落。因此冶金企業一定要緊盯市場,根據需求調整産品結構。在當前産能已經很大的情況下,再盲目投資有較大風險。

    (三)防止高耗能行業盲目投資過熱。中西部地區借助能源、資源方面的優勢,加快發展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顧資源、環境、市場的約束,盲目發展高耗能行業和産品,將會給企業、社會經濟長遠發展帶來損失。目前已有河南、山西、貴州等9個中西部省區把電解鋁作為其重點發展的支柱産業,山東、內蒙、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區也在加大建設力度。2002年,我國電解鋁生産量435萬噸,比上年增長26.3%,而銷售量為414萬噸,供大於求。同時,國內氧化鋁資源短缺, 2002年氧化鋁進口量約457萬噸,同比增加36.4%。由於電解鋁産能增長過快,今年以來氧化鋁進口量繼續劇增,導致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上揚,電解鋁企業經濟效益下降。但仍有一些地方和企業在準備大規模擴大産能,盲目擴張勢頭不減。這種趨勢必將加劇原料供應和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企業效益大幅下降的趨勢將難以避免,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四)引導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目前,不少地區都把汽車工業作為産業發展重點,打造各自的“汽車城”,現有生産能力持續擴張,新的汽車項目紛紛開工,全國已有23個省市建成轎車(含微型車)生産線,産業結構趨同、規模小、佈局散、秩序亂和自主開發能力弱的矛盾突出。作為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産業鏈長的汽車行業,企業的發展必須經過詳細論證,通盤考慮,科學決策,不可倉促開工,盲目建設。為此,國家將加快推進汽車産業政策的制定、發佈和實施,深化車輛産品管理制度改革,加大整頓、規範、重組的力度,鼓勵自主開發,促進汽車工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以上出現的苗頭性問題,我們將繼續跟蹤和認真分析,及時發出資訊,請有關地區和企業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解決,以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中國網2003年4月18日


一季度山東省工業經濟運作分析
今年頭兩個月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江西工業經濟發展提速 2002年創近五年來最高增速
全球工業發展呈多樣化 中國工業成就最為顯著
國家統計局評點工業經濟
1至4月工業經濟效益有所好轉  
一季度工業經濟效益水準略有下降 
首季經濟形勢:工業經濟運作為何比預期要好
前10月我國工業經濟效益提高
1-7月份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明顯提高
湖北省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