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扶貧開發係“小康中國”關鍵所在

    中國國務院扶貧辦公室主任呂飛傑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儘快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並使他們逐步過上小康生活,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

    呂飛傑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方方面面。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都有繁重的發展任務,但難點和重點是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現在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居住相對分散,全國確定十四萬多個貧困村,各省區都有,這部分地區的發展任務尤為艱巨。

    目前,貧困地區抓小康建設,必須從解決和鞏固溫飽問題抓起。去年頒布實施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明確提出,到二0一0年,要解決剩餘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鞏固溫飽成果,為實現小康創造條件。雖然實現這個目標任務十分艱巨,但必須完成。

    談到過去五年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進展時,呂飛傑説,過去五年,中國的扶貧開發進展順利,成效顯著。一九九八年到二00一年底,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從四千九百六十二萬人降低到兩千九百二十六萬人,減少了兩千萬人。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五點四下降到百分之三點二,下降了二點二個百分點。貧困線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一千兩百四十元人民幣增長到一千三百三十八元,年均遞增百分之八;每人平均財政收入年均遞增了百分之九點二,高於非貧困縣百分之八點五的增長速度。糧食每人平均佔有水準穩步提高,即使在嚴重旱災的二000年,每人平均佔有糧食仍達到三百六十七公斤,貧困縣已初步具備了糧食自給自足的能力。此外,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生産生活條件也已得到了明顯改善。

    指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較快發展,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社會穩定。扶貧開發是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結合點。今後的扶貧工作,將主要著眼於以下八點。

    一,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貧困問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溫飽和鞏固溫飽成果的必然要求。貧困地區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當地資源為依託,建立有競爭力的特色産業,優化産業結構,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二,著眼于穩定脫貧,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抵禦各種不同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貧困鄉村生産、生活、生態的良性迴圈和持續發展。

    三,突出重點,分佈推進。要以重點縣為主戰場,以貧困村為基本工作單元,紮實推進實施扶貧規劃,逐村逐戶地扶貧,分期分批地解決問題。

    四,在引導農民進入市場上下大功夫。要積極支援龍頭企業的發展,實現農工貿一體化,産供銷一條龍。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到貧困地區發展,為貧困農戶提供服務,實現産業化。

    五,加強扶貧工作管理。扶貧工作要加強對重點縣、貧困村的管理,要體現決策的民主化、決策的科學化,並逐步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要加強扶貧資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六,整合、協調各種社會資源,形成合力,支援貧困地區發展。

    七,加大科技扶貧工作力度。要創新機制,鼓勵科技部門、科技人員參與扶貧開發,提高扶貧工作的科技含量。

    八,提高貧困農民素質。繼續提高貧困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特別是提高他們駕馭市場和應對風險的能力。(趙建華)

    

    中新社 2002年11月27日


孫鋼:通過旅遊業中國脫貧致富已達600萬人
光彩事業--中國扶貧事業一支生力軍
中國代表説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已取得顯著成績
10年扶貧開發共解決1000多萬貧困殘疾人溫飽
20多年有2.2億中國人脫貧
江主席談扶貧開發工作(全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