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遊牧民族——蒙古族重新“逐水草而居”

    66歲的蒙古族牧民達布罕,生活在我國西部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尾閭湖泊居延海附近的胡楊林中,不久他就要告別胡楊林,遷至當地政府營建的移民綠洲。

    黑河下游的額濟納綠洲是200多年前最早東歸的土爾扈特蒙古人找到的駐牧之地。額濟納旗旗長喬金加布説,為了恢復生態保住胡楊林,國家一方面實施黑河分水工程,對中上游地區的用水進行調控;另一方面,在水草良好的地區興建新的移民綠洲,集中安置沿額濟納河流域胡楊林區內的500多戶牧民。

    和達布罕一樣,生活在內蒙古沙化和退化草原的牧民將在政府組織下有步驟地移民,移到水土條件較好的地方從事其他産業,不少牧民是蒙古族。據自治區政府主席烏雲其木格介紹,計劃用6年時間實施生態移民65萬人,從根本上解決人、畜活動對生態脆弱地區的破壞,2001年下半年以來,已著手對全區1/5的草場實施圍封轉移,涉及近20萬牧民,佔到全區牧民總數的近十分之一。

    “逐水草而居”是我國最大遊牧民族——蒙古族人民傳統生産方式的寫照,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內蒙古95%的牧民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涯,實現定居。著名蒙古學專家色音説:“定居既方便了牧民就醫和教育,同時也使現代化的生産生活方式逐步進入牧區,但是定居帶來的畜草不平衡也成為當前草原生態破壞的原因之一。”

    如今,蒙古族的再度“逐水草而居”,絕非傳統遊牧生産方式的簡單回歸。他們依舊過著住磚瓦房的定居生活,並主要從事科技含量高,對自然生態破壞小的舍飼畜牧業。

    阿拉善盟是聞名的沙塵源頭,從去年開始這裡實施名為“收縮轉移”的生態移民工程,全盟有近1萬戶農牧民遷出原先居住的沙化、退化山區,移往阿拉善盟過去集中連片開發的總面積30萬畝的10個大中型人工生態綠洲。阿拉善左旗嘉爾嘎勒賽漢鎮是一個大型人工移民綠洲,現已安置移民7000多人。這些在原住地每人平均收入都不足1500元的牧民家庭,通過引黃河水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和舍飼養殖業,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2600元,實現了整體脫貧。

    從2001年7月開始,美麗的錫林郭勒草原也實施大規模生態移民工程,牧民遷走後對草場圍封禁牧。在蘇尼特右旗的移民點上,憨厚敦實的蒙古族移民布赫對記者説:“過去在沙化的草場上放牧感覺沒出路,而現在,我看到了過好日子的希望。”(殷耀 柴海亮)

    新華社 2002年11月26日


蒙古族代表樂器--馬頭琴
蒙古族的那達慕和祭敖包
草原之家——蒙古包
草原上悄然“復歸”蒙古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