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評美俄達成新的《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   
鄒雲華

    2002年5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來訪的美國總統布希在克里姆林宮簽署了俄美關於《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和俄美兩國關於建立新型戰略關係的聯合宣言。

    一、條約內容

    美俄《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只有短短的五款。按照條約規定,2012年12月31日前,各方的戰略核彈頭的總數不得超過1700~2200枚,各方在規定的數量內自主決定本國戰略進攻性武器的構成;美俄雙方1991年簽署的《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仍然有效;美俄雙方成立執行委員會,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該條約將按照各締約國的憲法程式予以批准;條約將於交換批准書之日起生效;條約有效期至2012年12月31日,在雙方達成協定的情況下條約可以延長,也可以根據隨後的協議提前替換;各方在行使國家主權時可以退約,需提前3個月通知對方;退約將按照《聯合國憲章》第102條在聯合國註冊。

    在美俄的共同宣言中涉及了與此條約有關的問題:

    “美俄宣稱它們打算將它們的戰略進攻性武器削減到與它們各自的安全需求以及它們對盟國所承擔的義務相一致的盡可能低的水準。雙方將以1991年7月31日簽署的《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繼續有效作為基礎進一步削減戰略核武器。START I條約繼續有效,該條約將同其他雙方同意的補充措施,包括透明措施一道,在戰略進攻性武器的進一步削減中,作為提供信心、透明、進一步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可預測性的基礎。”

    然而,這份不足500字的條約缺乏詳細的條款規定,比如怎樣實施該條約等。據美國的一位官員稱,這些問題將在今後數月內進行談判解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稱:“(條約)核查條款將寫入實施協議中,條約的細節內容部分主要是核查問題,實質性內容正在制定之中,但未完成,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的簽訂標誌著兩國的戰略關係及核力量大體戰略平衡的狀況以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

    美俄的這一舉措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很快作出了積極反應,他對美俄兩國領導人簽署《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表示歡迎,認為這一條約的簽署是“朝著核裁軍方向邁出了積極的一步”,並“有利於這兩個核國家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履行各自的義務”。

    二、美俄達成條約各有所圖

    1.美俄達成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是雙方調整戰略力量結構的需要

    90年代以來,隨著形勢的發展和變化,美俄兩國的核武器一直朝著縮小規模、減少數量、調整結構、改善武器性能的方向發展,旨在建立一支攻防兼備的戰略核力量。此次美俄達成《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是這一趨勢的延續和發展。

    就美國來説,2002年1月美國國防部向國會遞交了新的《核態勢審議報告》,提出建立“新三位一體”的戰略力量的構架,美國的“新三位一體”就是由核力量和常規力量構成的進攻性打擊力量,加上彈道導彈防禦能力以及能迅速應對各種威脅的後備反應基礎設施,即建立核與非核相結合、攻防兼備並能快速反應的軍事戰略力量。《核態勢審議報告》還聲稱“新三位一體”將減少對核武器的依賴。不難看出,削減核武器完全是為了滿足其新的軍事戰略的需要,以實現美國所稱的“針對不確定的各種威脅的需要”。也就是説,由於美國高技術先進常規武器(如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實際上已部分地替代了核武器的作用,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發展由於加強了“防”的能力而在較大程度上將補償核力量的削減。因此,核武器的削減不會損害美國的安全利益,不會構成對美國總體實力的影響。這種削減是為了迎合美國新的軍事戰略的需要。

    俄羅斯方面也將隨著削減核武器調整其核力量的結構。2002年2月6日,俄羅斯武裝力量第一副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稱,儘管俄羅斯將削減核彈頭,但仍將保留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武器構架,並表示今後在發展戰略核武器時將優先考慮海基戰略核武器。2002年5月21日,俄外交部長伊萬諾夫表示,俄羅斯和美國即將簽署的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將使俄羅斯有機會更加靈活地確定本國核力量的結構。他還説,簽署新的削減戰略進攻性條約後,俄羅斯就有機會為本國的洲際彈道導彈裝備多彈頭。

    2. 美國希望通過削減削弱俄羅斯的核力量,維護自己的核絕對核優勢

    冷戰結束以後逐漸形成了美國一極獨霸世界的局面,美國願意看到俄羅斯核武器大幅度削減。在美國人眼中,俄羅斯仍然是今後世界上惟一能在軍事上同美國抗衡的國家,並有著巨大潛力,美國不希望俄羅斯東山再起,在未來重新構成對美國的重大威脅。

    此外,從政治上來看,核武器削減是政治和外交上的需要,這樣美國就可以在政治上“得分”,獲得國際上的好評。

    3.俄羅斯想通過與美國達成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達到在降低核對抗水準的情況下,與美國保持核力量基本平衡。

    俄羅斯國力和地位削弱,無法在核軍備上與美國全面抗衡。特別是,俄羅斯經濟上比較困難,軍費開支受限較大,繼續發展和維護龐大的核武庫確實困難。此外,俄羅斯核武器過時老化,即使不與美國達成“協議”削減,核武器也得退役而自然削減。從政治上來説,普京更是希望與美國搞好關係,在經濟利益上獲得好處。

    三、美俄達成的“削減”是部署水準的削減,是可逆的。

    其實,美俄迄今為止所進行的核武器削減均是戰略核武器部署水準的削減和限制,START I和START II條約主要是削減和限制部署的戰略武器的發射架、運載工具(導彈)和核彈頭的數量,目的是在降低核對抗水準的情況下達到平衡和穩定。

    這種部署水準的降低是一種可逆的核裁軍,這次美俄達成的條約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美俄新條約沒有規定對核武器發射架、運載工具和核彈頭的銷毀;大量的運載工具和核彈頭只是拆開而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一旦需要可以再次裝備在一起投入使用。如果削減下來的核彈頭進行銷毀處理,就要求將核炸藥部件變成核材料,轉化成核能源材料等,這次的核彈頭削減不要求進行這種處理。因而是可逆的。不對削減下來的核彈頭進行銷毀處理是美國人提出的。從這一點看,條約是按照美國的想法,在簽署條約的名義下進行的核武器削減。

    四、美俄簽署《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標誌著俄羅斯徹底放棄削減戰略武器必須與《反導條約》掛鉤的立場

    《反導條約》是維繫美俄戰略平衡的基礎,在1972年美蘇兩國簽訂《反導條約》時,雙方認識到,戰略進攻和戰略防禦密切相關。防禦武器的部署只會促進進攻性武器數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提高,以壓倒防禦武器。由於防禦系統與戰略進攻性武器之間具有內在聯繫,因此,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必然與《反導條約》掛鉤。

    2000年4月14日俄在批准《俄美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Ⅱ)時附加了條件,即,如果美國破壞《反導條約》,俄將退出START Ⅱ,目的在於向美國強加政治壓力,俄羅斯在此之前和之後曾多次利用國際論壇表明它的這一立場,態度十分強硬。

    為此,美國曾採用一些誘餌,如拋出大幅度核裁軍與俄羅斯分享導彈防禦計劃等以期換取俄羅斯在美國退約問題上的讓步。“911”事件為俄美關係的改善提供了契機,俄羅斯在反恐鬥爭中給予美國大力支援,雙方關係迅速拉近。經過數月的雙邊磋商和幾次高峰會議,兩國就大規模削減戰略核武器達成共識。在這種情況下,2001年12月15日美總統布希正式宣佈美國決定退出《反導條約》。對此,俄羅斯的反應不強烈。普京在就此事發表電視講話時表示,美國退出反導條約的錯誤決定並不會給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也不會破壞兩國業已建立的新型合作關係,這實際上表明,美俄就大規模削減戰略核武器和反導條約問題在政治上已達成默契和共識。

    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給予俄羅斯一些實惠,以回報俄羅斯的妥協,就在這次美俄簽署該條約時,雙方發表了一項兩國關於建立新型戰略關係的聯合宣言,其中談到:

    “美俄已同意在導彈防禦領域採取一些旨在增強信心和增加透明度的步驟,包括在此領域交換導彈防禦計劃和試驗的資訊,觀看導彈防禦試驗而進行的互訪,為了熟悉導彈系統而進行的觀察。雙方還準備採取必要的步驟使兩國交換雙方預警系統數據的中心投入運轉。”

    由此看來,此次美俄達成“削減”條約表明俄羅斯徹底放棄了其原來堅持的“削減”與《反導條約》必須掛鉤的立場和主張。這樣,美國就可以放手發展和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了。

     五、條約達成對國際軍控形勢的影響

     1. 從軍控角度來看條約的達成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近幾年來,世界軍控與裁軍形勢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可以説是處於

    “低谷”。在多邊裁軍領域,自1996年談判達成《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CTBT)以來,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同樣,在美俄雙邊方面,美俄核裁軍磋商也未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特別是,布希政府上臺後,採取了一系列的否定或退出裁軍條約的做法,阻礙了國際軍備控制進程,比如擱置批准CTBT條約,否定《京都議定書》,否定《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草案,退出1972年的《反導條約》等,這為本來就陰沉沉的軍控形勢“雪上加霜”。在這種情況下,美俄就核裁軍達成條約,無疑給國際軍控形勢增加了一些亮度。儘管如上所述該條約的作用和意義十分有限,但有條約總比沒有條約好,它畢竟對美俄構成一些約束。特別是,核裁軍一直是國際社會的強烈呼聲,美俄達成條約將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因為它將被看成是加快核裁軍進程的具體體現,而且這一次的裁減幅度比以往的核削減要大得多(大約為各自實戰部署的戰略核武器的2/3)。

    2. 條約的達成體現了美俄關係的改善,並將對國際軍控形勢産生積極的影響,也將為今後美俄進一步的核裁軍開闢道路

     條約的達成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美俄關係進入了新時代,這種新型關係不但體現在達成條約本身,還更多地體現在條約規定的透明和合作措施方面。“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美俄雙方在反恐鬥爭中不斷合作,雙方互相示好,這對改善國際政治大環境有利,這反過來有可能將在某種程度上推動國際軍控形勢向前發展。

    美俄通過簽訂新的條約維持一種雙邊核軍控談判和磋商機制,為美俄今後在軍控問題上繼續打交道搭好橋梁。

    (鄒雲華 中國國防科技資訊中心軍控專家)

     中國網 2002年5月29日


布希和普京將怎樣“埋葬冷戰遺物” 
美俄關係不斷改善 是普京對布希處處讓步?
2001年以來的俄美總統五次會晤
“伊朗核問題”為布希訪問俄羅斯蒙上陰影
布希抵達莫斯科 美俄首腦會晤令人關注
美俄新戰略關係究竟是什麼?
布希開始第二次歐洲之行 將與俄簽署系列協議
俄學者認為俄美關係前景不容樂觀
初評美俄就削減核武器達成新的協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