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與中國農牧民合作治理內蒙古生態環境  

    又到沙塵頻起的季節,記者在有“沙塵源”之稱的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意外地見到了10多位金髮碧眼的“老外”——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參與“中澳技術合作內蒙古阿拉善環境整治與管理項目”的專家及工作人員。

    項目管理辦公室中方副主任周鼎介紹説,這是澳大利亞政府援助中國進行生態建設的一個較大項目,總投資上億元人民幣,計劃實施5年時間;自去年6月份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已有十幾位多學科的澳方專家來到阿拉善,與中方人員一道為改善阿拉善的環境狀況而奔忙。

    “我對這裡沒有陌生感,這裡和澳大利亞的許多農村小鎮差不多,感覺挺好。”提起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澳方專家組成員、社區博士白愛蓮女士用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告訴記者。

    引人注意的不只是這些外國人能夠在地處偏僻的阿拉善愉快地工作、生活,更在於他們致力於生態建設的思路和方法——自下而上、以社區為項目實施的主體。

    澳方項目隊長菲爾沃倫斯先生説,目前多數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生態建設方面主要採取政府自上而下部署的辦法,這種行政命令式的辦法,實際效果往往難盡如人意。他認為,任何控制或減慢生態退化的措施必須有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的自願參與。在阿拉善,使用盟內大部分可利用土地的5.8萬農牧民是生態環境的最大利益相關者,只有他們自願成為項目實施和管理的主體,生態建設才能取得可持續的效果。

    因此,項目辦和有關政府機構、科研機構的工作都是圍繞社區來進行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村民們找到環境問題的答案,找到有效的生存辦法和創收活動,從而改變社區內人口的生存方式,減輕人對生態的壓力。

    自下而上的思路使這個項目的設計和實施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特色。項目十分注重對相關人員的宣傳和培訓,在“老外”的概念中,具體的工程建設只是項目的四個組成部分之一,社區能力建設、機構能力建設、項目管理建設佔去了整個預算投資的一半多,而這其中有不少是宣傳和培訓的內容。這三部分共同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改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框架,以便澳援結束以後,項目本身還可以爭取到來自其他方面的資金投入。 同時,環境治理項目十分注重挖掘當地鄉土文化、傳統文化中有關保護環境的觀念,將之與現代科學相結合。他們向農牧民宣傳肉蓯蓉、梭梭林等植物種不能當作有材林做飯取暖,倡導使用煤或太陽能。他們還組織當地學生實地去看草場,學習草場保護的方法等。

    在實施具體的工程子項目時,同樣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思想。這個子項目當中包含著恢復阿拉善3道天然屏障、減少黃河的沙負荷、實施節水措施、發展牧區太陽能,發展旅遊業等不少具體的工程內容,但所有的項目都沒有定死,而是留有進一步調整實施方案的靈活性,都需要由社區來提出申請。

    白愛蓮説:“這就如把吃魚和教釣魚技術相結合,我們通過開會、訪問、收集資料、培訓等辦法,幫助社區居民們對當地的自然資源進行快速評估,在此基礎上做計劃,申請立項。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取得社區居民對環境治理辦法的認可。應該由老百姓自己想好要怎麼做,我們只是做項目的審定,做輔導工作,這才是真正的合作。”

    記者還注意到,這個澳援項目沒有採取生態移民的措施。菲爾和白愛蓮都強調説,項目辦原則上沒有移民的打算,因為給另一地增加壓力並不是最好的辦法。並且,阿拉善適合接受移民的灌溉耕地數量有限,由牧民轉為農民也常常不成功。

    結束採訪前,記者與白愛蓮一起到阿拉善左旗的牧民巴圖家參觀使用太陽能灶的情況。一個價值500元的鍋形太陽灶安置在院子一側,巴圖現場操作,不到10分鐘,一壺水就燒開了。

    女主人奧仁托婭説:“太陽灶燒水、燉肉都挺好的,我們家使用柴禾明顯少多了,真是省時又省事。”據介紹,目前受澳援項目資助,阿拉善境內已有100多戶牧民用上了太陽灶。(惠小勇)

    

    新華網 2002-03-1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2001年工作總結和2002年工作要點
關注中國的生態安全
黃河內蒙古600多公里冰封河段全線開通
今年環保主目標:控制新的人為生態破壞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擴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