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反恐聯盟”出現裂痕   
馮玉軍

    “911”後,俄羅斯向美做出“五大讓步”,積極突破俄美關係僵局,雙方迅速結成“反恐聯盟”,矛盾和對峙趨於緩和,協調合作增強。但進入2002年以來,隨著阿富汗戰爭臨近尾聲,美對俄需求下降,雙方戰略矛盾再次凸現,俄美關係面臨新考驗。

    (一) 俄美“反恐”歧見日益明顯。

    儘管俄美都認為恐怖主義是21世紀的共同威脅,但雙方對“恐怖主義”的定義缺乏共識,對今後反恐行動的步驟也看法不一。反恐戰爭初期,美因有求於俄羅斯,不得不適當調整對俄政策,在車臣問題上也暫時保持沉默。但隨著“阿戰”臨近結束,美開始重新指責俄的車臣政策,認為俄在車臣的軍事行動中“武力過度”並“侵犯人權”。1月23日,美國務院代表在華盛頓會見車臣“外長”阿赫馬多夫,引起俄國內的強烈反響,國家杜馬議員雷日科夫説,“俄羅斯做了許多事情,但作為交換,實際上什麼也沒得到。”1月19日布希總統拋出“邪惡軸心論”,將伊拉克、伊郎和北朝鮮稱為“威脅世界和平的邪惡軸心”,俄對此持明顯異議:普京總統表示俄“反對開列黑名單”,對美將把軍事行動範圍擴大到阿富汗以外地區深表憂慮;俄總理強調“必須在國際安全領域放棄任何雙重標準”;俄外長認為“邪惡軸心論”貼的是冷戰標簽,不能通過反恐行動達到別有用心的政治目的,“否則反恐聯盟會面臨分裂危險”。但美對俄的異議不屑一顧,白宮發言人弗萊舍表示,“如與俄産生分歧,美會尋求其他夥伴”。美的“單邊主義傾向”使莫斯科各界深感憂慮和失望,甚至一貫支援俄美結盟的俄科學院美加所所長羅戈夫都表示,俄“決不能跟著美國的政策走”,該所副所長博加圖洛夫也認為俄美反恐聯盟“是暫時的”並“可能散夥”。俄美“反恐聯盟”前途未卜。

    (二) 俄美地緣政治爭奪重新激化。

    自90年代中期,布熱津斯基就提出美“歐亞地緣戰略”,強調控制歐亞大陸是美統治世界的關鍵,而其重要任務就是防止俄羅斯復興。目前,美借“反恐”加緊對俄進行“環周邊戰略圍堵”:在俄西北部,美推動北約加快第二輪東擴,波羅的海三國可能於今秋入約,這將對俄安全和地緣政治利益構成嚴重威脅。儘管北約表面提出與俄建立新型合作機制,但實質上,俄同北約發展新關係一直停滯不前,北約秘書長羅伯遜仍強調“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阻擋東擴進程”。而俄官方仍堅持“東擴是歷史性錯誤”。

    北約在波羅的海沿岸的頻繁軍事演習引起俄的“強烈憂慮”,3月1—15日北約在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挪威和波蘭境內開始舉行今年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為以示不滿,從去年開始,俄每次都針對北約此類行動舉行“對抗”演習。在俄西部,自1999年,雙方就重點加強了對烏克蘭的爭奪,借烏國內政治問題擴展各自影響。日前,美官方又指責俄盟友白俄羅斯與恐怖分子有染,可能為今後在俄西部的“反恐行動”埋下伏筆。

    美視中亞高加索為“歐亞大陸的巴爾幹”,其政策核心在於“防止俄對該地區的壟斷”,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亞國家的伊斯蘭新月地帶建立一個符合美戰略利益的國際環境,控制裏海地區油氣資源。反恐戰爭為美主導中亞高加索提供了難得機遇,美在中亞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從政治、經濟滲透提升到“軍事存在”的新階段。目前,美駐軍中亞已使該地區地緣政治天平向美傾斜,20世紀後半葉的地緣政治規則已不復存在。近日,美軍進駐喬治亞又使其在歐亞大棋局中“邁出有遠見的一步”。雖然 美國務院發言人理查德鮑徹稱,“美是在為高加索地區的穩定和安全出力。”美駐俄大使弗什鮑也一再聲稱,美只是協助格訓練軍隊,提高格打擊恐怖主義的能力。與此同時,美與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也加強了軍事合作,幫助其培養軍官,提供技術援助。顯而易見,美正試圖謀求在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的長期軍事存在,搶奪俄傳統勢力範圍,擠壓俄的戰略空間。俄外長伊萬諾夫認為,美軍進入喬治亞使本已複雜的地區局勢“節外生枝“。俄總參發言人驚呼“俄幾乎失去了在格的陣地”。俄輿論甚至稱,“在俄統治外高加索200年後,美國時代即將到來”,“俄的南方已被美國封鎖”。

    在中東,美積極準備對伊拉克動武,而俄仍反對將“反恐戰爭”擴展到伊,普京認為“伊拉克問題的解決必須受聯合國的監督,任何一國都不能單獨解決它”;俄外長伊萬諾夫表示,對伊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不僅會導致伊問題的更加複雜化,而且也將加劇整個中東局勢的動蕩。

    在南亞,美加強對印巴的雙重影響,力圖將南亞作為佔據“歐亞心臟”的前沿、強化對俄的戰略包圍,美俄近期對印度的積極外交行動凸現出對南亞爭奪的激烈程度。

    (三) 俄美能源爭奪再起波瀾。

    裏海被稱為“21世紀第二個波斯灣”,控制裏海地區可為美國未來經濟發展提供新的能源保障基地,美國前能源部長曾指出,“世界的能源線在哪兒,美國的外交政策線就在哪兒”。在美“歐亞地緣戰略”中,裏海地區是其戰略利益所在地區,攫取裏海油氣資源、維護美21世紀“能源安全”是其重要目標,而俄則力爭通過控制裏海石油外運線路掌握西方能源供給的“生命線”,同時將開發裏海能源視為其實現經濟復興的重要途徑,因而雙方圍繞裏海能源開發與外運的爭奪早已展開。1999年,美資助建成連接亞塞拜然巴庫和喬治亞蘇普薩港的石油管道,改變了俄對裏海石油出口一統天下的局面。同年11月,美又鼓動亞塞拜然、土耳其和喬治亞簽署協議,決定修建從巴庫經第比利斯到土黑海港口傑伊漢進入地中海的石油管線,2001年3月上述4國又與哈薩克簽署協議,將石油管道延至哈薩克裏海港口阿克套。此項工程計劃今年開工,2004年建成。另外,美國加州聯合石油公司已進入喀布爾,計劃從土庫曼經阿富汗、巴基斯坦修建通往印度洋的石油管道工程。俄積極採取應對措施:2000年,俄對巴庫至俄黑海港口新羅西斯克的石油管道進行改造,繞過車臣,提高了管道的安全系數,同時將管道將延伸至俄里海港口馬哈奇卡拉;去年10月,從哈薩克田吉茲油田到新羅西斯克的石油管道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裏海石油的過境能力;今年2月6日,俄與保加利亞和希臘簽署協議,決定修建從黑海經保、希至地中海沿岸的輸油管道,每年可輸送3500萬噸裏海石油,以此突破美盟國土耳其對俄油輪通過黑海海峽的限制;近日,俄力促沿岸五國對裏海法律地位的談判取得進展,同時又與哈、土、烏(茲)簽署能源合作協議,欲打造“歐亞歐佩克”。在此背景下,美軍進駐喬治亞、強化對外高加索的影響無疑具有爭奪裏海能源的目的,與加速巴庫-傑伊漢輸油管線的開工密切相關。

    (四) 俄美戰略穩定問題談判出現“回潮”。

    儘管俄美兩國首腦就進一步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取得共識,但雙方至今仍未能就簽署有關法律協議取得積極進展。與此同時,1月9日美國防部部長助理克勞奇在介紹提交給國會的《核戰略評估報告》時稱,美不會銷毀其削減下來的部分核彈頭,而是將它們轉入儲備狀態,以便在今後需要時重新部署。美的這一方案立即遭到俄方的強烈反對,俄外交部官員指出,對戰略核武器的任何削減都應該是永久性的。1月16日,為期兩天的俄美有關削減核武器以及其他安全問題磋商也因雙方在銷毀還是儲存核彈頭問題上分歧依舊無果而終。可見,美在此問題上缺乏同俄進行合作的誠意,因為美清楚,俄目前無力維護現有戰略核力量,即使不簽署協議,俄也會自行削減其戰略核力量。俄美雙方圍繞該問題的重重矛盾短期將難以消除,齟齬在所難免。

    (馮玉軍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網 2002年3月16日


美國首批20名軍事教官將於近日抵達喬治亞
“911”半年盤點:華府與盟友打恐出現分歧
俄美在喬治亞劃分勢力範圍?俄外長髮表聲明否認
普京力排眾議 全力支援美國陳兵喬治亞
喬治亞給美國反恐出難題
俄對美開闢反恐第三戰場表示關注
美將開闢反恐第三戰場
俄美就削減戰略武器問題在莫斯科展開談判
俄美戰略“新框架”初露端倪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