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燕委員:加快企業信用建設 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張焱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超過80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在我國工業總産值和實現利稅中的比重分別達到60%和40%。他們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經營主體,因此,促進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中小企業發展始終面臨一個難以克服的困難——融資難、信貸難。如何克服這個問題,促進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應解決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們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工商聯合會會長、商會會長任文燕女士。

    任委員指出,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主要原因在於企業信用度不足。她認為,我國市場經濟已經由過去的有産品就有市場和有廣告就有銷路兩個階段過度到有信用才有市場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良好的信用關係是企業正常經營、國民經濟健康運作和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的保證。

    她説,當前有悖企業信用行為的表現主要集中五個方面:一是簽約積極履約消極債務逃廢;二是假冒偽劣穿行市場屢禁不止;三是企業披露虛假業績時有發生;四是不實資訊廣告充斥各類媒體;五是智慧財産權隨意侵害缺乏保護。為了制止這些行為發生,確保企業信譽得到提高,加快企業信用建設,確保中小企業持續發展,任委員認為應當由企業、國家、擔保機構三個方面共同努力。

    就企業而言,任委員認為,良好的社會信用意識是建立在信用的群體基礎之上的,要使每家企業,每個企業家都有三個信用意識,一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信用的意識,二是參與競爭的“前提”是信用的意識,三是企業長盛的“動力”是信用的意識。另外,在企業建立信用意識過程中,要強調全員參與精神。讓全體員工加入到企業信用建設行列,有利於他們加快把信用觀念轉化為各自行為準則,成為既是企業信用實踐的執行者,又是企業信用行為的監督者,從而有效提高員工參與信用的責任感。

    就政府而言,任委員提出,政府應高度重視信用監督和徵信體系建設工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加強法律、金融和經濟部門的監督力度。同時要建立嚴厲的失信懲戒制度和社會公示制度,改變失信企業不受懲戒的狀況,並使其失信成本遠高於“守信成本”,還可以利用媒體對失信企業進行曝光。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電腦網路等先進技術和現代化工具,創建國家企業信用徵信體系,建立包括信用記錄、信用徵信、信用評價和信用擔保在內的聯合信用體系。使信用好的企業可以獲得比現在更快捷、更優惠的貸款方式,失信企業則在資信公司、銀行、工商、稅務、法院、質檢、海關、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有關部門和有關企業編制的聯防網路面前舉步維艱,促其推出市場。為了解決信用問題,上海市自2000年起建立個人聯合徵信體系,該體系為企業信用體系建立做了有益嘗試。個人聯合徵信體系覆蓋了120余萬人、180萬個賬戶和1000萬條記錄。當初,日均查詢量為50至200筆,查得率平均只有30%;如今日均查詢量在1200筆,查得率躍到85%。由於加入了個人行動電話付費資訊等新內容,個人信用聯合徵信體系正從同業徵信向聯合徵信過渡。今年,在吸取個人聯合徵信體系經驗的基礎上,上海將推出企業聯合增信體系,為解決企業信用問題開一條新路。

    就擔保機構而言,任委員説,要以加快企業信用建設為突破口,從解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問題入手,把政府政策引導與信用擔保市場化運做結合起來。首先,要推動擔保機構轉變工作作風。讓他們經常深入企業,全面、真實地掌握企業經營、資金、信用管理的狀況;還要發揮擔保機構協助和維護地區信用市場的作用。支援擔保機構作為第三方資訊發佈者,蒐集、整理、分析、發佈信用資訊;最後要努力完善擔保制度和運作方式,積極開拓多元化擔保業務。按照國際通行的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做相結合的信用擔保機制,進一步擴大擔保資金來源。在協助中小企業貸款方面,考慮到中小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貸款比較難的問題,上海市財政局和中投保合作,為上海是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小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企業資信不能滿足銀行的要求時,向銀行提出“申請由中投保公司擔保”。一般情況下,300萬元以下的項目以區縣意見為主,無特殊情況,擔保公司同意擔保;300至500萬元的項目,以分公司的審查意見為主,區縣會邀請銀行和分公司共同到企業一起審查,對同一個企業共同辦公,共同決定。超過500萬元的項目,必須報總公司審查。目前該項目為中小企業貸款已達50億,為上海市中小企業,特別是其中私營企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網 2002年3月7日


安啟元委員:農民負擔的原因和解決對策
張聖坤委員: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袁國林等九位委員:關於發展核電的意見和建議
林毅夫委員: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議
王大明委員:加大城市反貧困工作力度
朱訓委員:要像重視“三農”問題那樣重視“四礦”問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