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士展望節後國內股市  

    對今年的經濟形勢應有正確的判斷,不容盲目樂觀。國家資訊中心預測今年GDP的增長幅度為7.1%,前半年增長不會超過7%,應屬於“前低後高”。主要的不利因素有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降,出現了一定衰退跡象;宏觀調控“該出手時未出手”,缺乏扭轉頹勢的動力;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出口下降,通貨緊縮重新抬頭;失業率上升;農民收入缺乏實質性增長等。這種情況下預計在4、5月份應該有一些更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出臺,對促進下半年的經濟增長會起到決定作用。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穩定市場增強信心

    中國股市目前正處在關鍵時刻,這個關鍵不是指大盤跌到了多少多少點、是不是底,而是指必須明確中國股市的發展方向。應該正確認識股市,應該看到證券市場成績是主要的,多數的上市公司是好的,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把現在的股市推倒重來,應該看到我國的股市正在逐步走向規範。

    國有股減持可能是今年證券市場最大的政策變數,我比較傾向於以凈資産為基礎定價進行國有股減持。國有股減持處理得好,實現多贏,將使中國股市蘊藏更大的機會;處理不好,就會産生問題。當前主要的任務是穩定市場,恢復投資者信心,中國的證券市場一定會在規範中不斷地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對中國證券市場是有信心的,希望投資者能夠理智和冷靜地看待當前的股市。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國剛股市發展是第一位的

    對於中國經濟來講,穩定是第一位的,只有經濟穩定了,持續發展了,才能夠解決經濟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問題。經濟發展了,才能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解決股市中的各種問題,因此我們強調股市發展是第一位的。股市中確實有很多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這是中國漸進式改革的一個必然選擇,也是我們強調股市有問題但要軟著陸的一個基本出發點。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劉紀鵬:做好結構調整這篇文章

    中國資本市場已走過十年的發展歷程,並將迎來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發展。如果説前十年是以追求速度和規模為主的話,那麼,在未來十年,我國資本市場應做好結構調整這篇文章。

    一是做好股本結構調整。其核心是做好由非流通到可流通的調整,讓股份具有流通屬性。這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走向國際化的標誌,是中國經濟轉軌的真正標誌,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推進所有制改革、推動産權革命大幕拉開的標誌。

    二是做好資本市場本身結構的調整。必須把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當作主要任務,不僅要發展主機板市場,還要發展自動報價系統的二板市場,以及場外櫃檯交易市場,讓不同公司在不同的櫃檯上市,扭轉目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

    北京證券董事長盧克群:穩定為主穩中有漲

    今年的股市以穩定為主,會穩中有漲,但漲幅不大。這是今年通貨緊縮的經濟形勢所要求的。今年的資金面會比較寬鬆。

    做到市場穩定發展,首先要從政策上、制度建設上促進穩定。股指期貨要儘快出臺,以改變目前的單邊市,市場的多空雙方互相制衡,達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同時,還要注意處理好規範和發展的問題,不要在某一階段強調某一方面。另外,監管力度要均衡、持續、公正,以監管促穩定。

    所羅門美邦:人民幣堅挺市場走穩

    人民幣將持續堅挺,中國仍有降息空間,因此中國證券市場有可能將在春節之後走穩。而且從政策面看,管理層有可能在節後出臺有利於股市走好的政策。

    瑞銀華寶:A股股價已趨於理性

    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的調整,A股股價已經趨於理性,市盈率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高得離譜,而B股的價格已經比較便宜了。預計中國A股市場在春節後企穩。

    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復蘇,瑞銀華寶認為,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南韓、新加坡、台灣等地,經濟增長將逐步加快,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投融資環境、公司治理,以及政府管制等內外部環境都較好,國家或地區的主導行業(如IT、通訊業等産業)對經濟復蘇的反映也更為敏感。因此,預計這些國家和地區將能夠較有力地吸收境外直接投資,這對於原本打算投資中國的國際資本有分流作用。

    匯豐證券:市場調整已基本到位

    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半年時間的調整,泡沫的成分已經擠掉很多,股市回歸理性,調整也基本到位。中國股市前一階段的下調,可為未來中國經濟更加向好時股市隨之上揚留下發展空間。

    匯豐證券認為,中國加入WTO將推動中國進行第二次經濟轉型,即中國的經濟增長由外貿拉動轉為內需推動形態。內向型市場將會使中國的資本市場迅速茁壯成長。

     《證券日報》2002年2月9日


證券市場成就斐然 募資達7727億元
范勇宏:堅定信心 穩步發展證券市場
泡沫、信心與經濟增長
張維迎表示股市穩定有賴公司業績提升
最近七年的統計數據顯示 春節前後股市漲多跌少
增強對證券市場穩定發展的信心
劉鴻儒;真實 創新 夯實證券市場基石
史美倫:加強監管並非打擊股市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