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趙懷勇

    新聞媒體是股票價格發現的載體

    股票市場是一個資訊集中的市場,在一個有效的股票市場上,股票的價格應當能反映市場中的所有資訊,股票市場中的資訊是指能對股票價格産生作用,導致股價上下波動,從而影響投資者投資回報率的各種資訊,它包括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公開發佈的資訊以及未正式發佈的資訊。

    然而,市場中的資訊能否被準確反映則取決於兩方面的條件,一是市場中的資訊能夠被廣大投資者所知曉,二是投資者對所知曉的各種資訊消化、吸收和判斷的能力。就前者而言,廣大投資者有多種獲得資訊的渠道,比如,到企業實地考察、查閱媒體、通過第三者獲取(包括他人推薦和市場中散佈的各種小道消息)等,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説,媒體是他們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而媒體報道的各種資訊則是他們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就後者而言,則取決於市場上投資的結構,如果市場是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則該市場對資訊吸收、消化和判斷的能力較高,反之,則較弱,這是因為公開發佈的資訊往往是未經加工的資訊,機構投資者對有較高的加工和判斷能力。

    我國股市對新聞媒體報道的客觀性要求更高

    在國外成熟的證券市場上,機構投資者一般佔據主導地位,機構投資者控制的股市總市值一般在50%以上,約2/3的日交易額由其完成。而我國證券市場一直呈現出典型的散戶主要型特徵,據統計,截至2001年3月底,我國投資者開戶數是6142萬戶,其中機構投資者276.39萬戶,約佔總開戶數的4.5%,而散戶佔了95.5%。另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統計,1998、1999年散戶投資者掌握的市場流通股本及市值佔到總數的70%—80%,機構投資者僅掌握流通股本和市值的20%—30%。在以散戶為主導的市場上股市的樂車隊效應更加明顯,雖然從總體上來説,所有股市都存在著樂車隊效應。

    由於單個投資者在時間、資金、專業知識、技術設備等方面處於弱勢,他們獲取資訊的能力極為有限,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依賴新聞媒體,而且單個投資者對資訊加工、消化和判斷能力也比較差,他們往往僅盯著新聞媒體發佈的各種資訊,一旦媒體公佈“利好”消息,他們就大量跟進,造成股價攀升,反之,一旦媒體出現“利空”消息,他們就盲目撤資,造成股價下降。這説明,在我國證券市場上,新聞媒體是投資者獲得資訊來源的主要渠道,媒體上公佈的資訊則成為投資者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媒體不能本著客觀公正的要求發佈資訊,將使我國股價出現異常的波動,因此新聞媒體應當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發佈各種消息,以維護我國股市,對廣大中小投資者負責。

    國家應採取措施遏制傳媒對股市的消極影響

    由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我國的新聞媒體具有面向市場的內在驅動力。市場的需求和競爭的壓力促使新聞傳媒不斷創新,不斷推出新的版面和欄目,新的報道方式和技巧。但是這種市場化趨勢也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目前廣告已成為傳媒的主要經濟來源,有些傳媒的新聞和言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廣告客戶的影響和制約,或搞有償新聞、有償版面,損害傳媒品質和受眾利益。一些利益團體通過經濟手段對新聞媒體進行事實上的控制,而廣大群眾卻只能是新聞媒體的被動接受者。這種狀況對我國股市産生極其重大的影響。一方面,政府干預股市造成所謂的“政策市”;另一方面,我國股市又被一些利益團體所操縱,這些利益團體通過經濟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新聞媒體,迫使新聞媒體發佈一些有利於他們資訊。而廣大中小投資者由於辨別、處理、加工資訊的能力比較弱,他們往往依據媒體發佈的資訊進行投資決策,結果一些利益團體從中受益,中小投資者利益最終受到損害。

    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國家對新聞媒體市場在總體上應進行宏觀調控。對新聞傳媒市場進行調控的總體方向是,有利於繁榮市場,趨利避害,即充分發揮傳媒的積極作用,有效遏制傳媒的消極影響。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02月09日第六版)

    


泡沫、信心與經濟增長
張維迎表示股市穩定有賴公司業績提升
最近七年的統計數據顯示 春節前後股市漲多跌少
回顧中國股市經歷的四次崩盤 轉折如何形成?
股市暴跌 “政策底”還靈嗎 
用領袖形象做廣告違法
新聞媒體依法監督勝訴
開放式基金是一把雙刃劍 
中國專家呼籲高度重視“新媒體革命”
國有股減持:牽動政府、國企、投資者的心 
中國電信全力支援新聞網站“國家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