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北現象到新東北現象 六位採訪者的對話實錄

    因不適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老工業基地東北三省出現工業經濟效益下滑的“東北現象”。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前後,被稱為“糧食市場穩壓器”的東北農業再次遭遇了與當年工業幾乎相同的尷尬,經濟界人士稱之為“新東北現象”。

    從1991年的《“東北現象”引起各方關注》到今年的《鐵桿莊稼積壓嚴重 “新東北現象”令人關注》,新華社記者均以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給予密切關注,並率先進行了公開報道,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

    那麼,“東北現象”與“新東北現象”是如何提出的,對實際工作都産生了哪些推動,兩者的出現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東北現象”的作者趙玉慶、劉廣軍、馬義和“新東北現象”的作者朱海黎、陳凱星、孫英威。以下是他們的對話實錄:

    昔日“巨人”步履蹣跚

    趙玉慶(新華社吉林分社高級記者,現退休)早在1990年時,我們就抓到了東北大中型國有企業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中出現效益下滑、工業生産步履維艱的事實。經在三省近60個企業進行的調研證明,我們摸到的情況是實實在在的。在石家莊召開的一次全國工業記者座談會上,我給大家介紹“東北現象”的時候,情緒十分激動,説著説著就站了起來……就在那次座談會期間,我們得到了統計部門的數字:1990年東北三省工業總産值僅比上年增長0.6%,與全國平均增長7%的水準相差甚遠。當時東北1700多家國營大中型企業,佔全國總數的七分之一強,其中黑龍江省的大慶油田、遼寧省的鞍鋼、吉林省的一汽等都是國內同行業的“龍頭老大”。這樣一個工業巨人的“沒落”,讓我們跑了多年工業的記者也備感震驚,於是我們就借用從一份政協簡報上看到的“東北現象”一詞發出了報道。

    劉廣軍(新華社《人居》雜誌總編輯):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國家改變對國有企業的資金支援方式,國有企業就面臨著“自負贏虧”上的巨大不適應。在我的記憶中,當時東北工業雖然在規模上仍是全國的“龍頭老大”,但企業市場觀念遠沒有南方活躍,常常可見到這樣的情景:在東北舉辦的一些展銷會上,唱主角的常常是外地企業,本地企業只是跑跑龍套,看看熱鬧。當時我就感到,東北的企業實在太麻木了。而且,那時前蘇聯援建的一批東北骨幹企業,已經處於設備老化的境地,雖然技術力量雄厚,但因種種原因升級換代困難。從這個角度説,東北工業出現“東北現象”也是必然。

    朱海黎(新華社國內部記者):與工業“東北現象”相比,“新東北現象”是東北農業從國內競爭向國際競爭轉向時出現的另一困惑。最初我們是從大豆進口量為何激增開始進行農業調查的,但當走出東北廣泛接觸銷區企業的時候,我們恍然發現,不僅是大豆,我們的糧食等大宗農産品在面對國際競爭時普遍競爭乏力。面對入世,東北農業在産品結構、農産品品質、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支援保護等方面明顯準備不足。目前,東北三省仍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省糧食商品量最高,吉林省商品率最高,三省生産的商品糧約佔全國總量的40%。但近年來,由於缺乏競爭力,商品糧的外銷量迅速下降,由過去的佔商品量的40%降至不足20%。農産品價格一降再降,甚至出現投入大於收益的尷尬情景。鋻於這種背景,加上受此前“東北現象”的啟發,我們歸納提出了“新東北現象”一詞。

    陳凱星(新華社黑龍江分社采編室副主任):“新東北現象”雖是最早通過記者的筆傳達的,但實事求是地説是實踐和現實提出的嚴峻課題。這個經濟名詞的提出有一個從朦朧到清晰的過程,得到了從基層農民、企業經營者、經濟學者、縣鄉幹部、市長乃至省級領導的認同。但觸動我們最深的還是“新東北現象”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東北人的生活圖景。過去,糧食是東北人的自豪和經濟支柱之一,而現在風光不再,有的地方甚至成為負擔,其重要原因是進口糧食的衝擊。一些企業家和農民的深情訴説,至今在我們的腦海中縈繞、揮之難去。油然而生的責任感,驅使我們放棄了新年假期,遠赴南方銷區和口岸調查。因為我們知道,東北農業要走出“新東北現象”,我們的目光就要超越門前那塊巴掌大的地方,知道自己面對著怎樣變化了的世界、面對怎樣的對手。市場已經到了定量分析的時代,我們東北農業必須擺脫生産的盲目性。從這點來説,我們是背負著東北人沉甸甸的責任出發的。

    “現象”壓不跨的東北人

    劉廣軍:反映“東北現象”的稿件播發後,立即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對實踐産生了指導性作用。東北三省的主流媒體紛紛在頭版頭條和重要時段刊播了消息。吉林省還召開了全省範圍內的“東北現象”研討會,東北三省的領導也認為報道中分析中肯、客觀,當時的黑龍江省省長還結合實際情況要求當地工業企業加快改革,調整結構,適應市場需求。東北理論界、經濟界人士紛紛展開對“東北現象”的討論,進一步激發了東北企業界人士的緊迫感和責任感。1992年兩會期間,“東北現象”成了熱門話題之一。黑龍江省的人大代表在全國人代會期間就“東北現象”展開了專題討論,企業界代表踴躍發言討論、獻計獻策。

    馬義(新華社遼寧分社副社長):當年的“東北現象”喚起東北人的警醒,也引起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高度重視,幾乎所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到東北考察、調研,幫助東北解決一個個難題。國家制定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戰略,先後實施了解決企業三角債、減輕企業包袱、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三年搞好國企攻堅、構築社會保障體系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可以説,“東北現象”每一個重要難題的破解,都是在中央直接關心下完成的。如今,破解“東北現象”已經取得重要成果。遼寧國有企業在1999年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國企數量減少了,固定資産卻增加了2800億元,銷售收入和上繳稅大幅增長,全省GDP保持8%以上的增長。以鞍鋼、東藥為代表的一批大企業重振雄風。鞍鋼通過高新技術對傳統設備的改造,全部的主導鋼産品最近獲得了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拿到了參與國際競爭的綠色通行證,去年鞍鋼實現銷售收入凈額201.6億元,利潤總額同比增加3.4億元,並與一汽集團、中遠集團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加速向國際化企業邁進,率先走出了“東北現象”的陰影。

    孫英威(新華社黑龍江分社記者):東北農業的“新東北現象”提出後,專家學者和地方幹部群眾紛紛表達對稿件所反映內容的認同和肯定,東北三省各級幹部紛紛獻計獻策,表示要採取措施從“新東北現象”中突圍。黑龍江省主管農業的副省長申立國為此提出,要以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提高農産品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為目標,依託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大力推進優勢産業快速成長,努力使弱勢産業減少衝擊或有序退出。從黑龍江省的實際看,應在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農産品品質的同時,大力發展最具優勢的畜牧業和綠色食品這兩大支柱産業。

    朱海黎:在被稱為“黃金玉米帶”的吉林省和農業比重相對較小的遼寧省,“新東北現象”同樣引起強烈反響。長春市有關領導贊成新華社提出的“新東北現象”概念,認為這個新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國農産品供求形勢變化和面臨入世挑戰背景下,東北農業集中暴發的問題與癥結。遼寧省委書記聞世震在全省農村幹部座談會上指出,現在,東北生産的糧食等大宗農産品賣難問題進一步加劇,新華社就此提出並論證的“新東北現象”切中要害,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深思。隨著農産品轉入買方市場,遼寧農業依靠價格和數量的老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不行了,要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建立特色經濟區域,加速小農經濟向現代化、社會化大生産邁進,增強農業的競爭力。

    “先鋒隊”更應與時俱進

    趙玉慶:“東北現象”與“新東北現象”的確有其相似之處,仔細研究,我們就會發現兩種現象其實具有許多共同的特性:東北都有豐厚的工業資源和農業資源;東北工業和東北農業都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東北工業和農業在計劃經濟年代都形成了“一頭重”的單一結構;在面向真正的市場時都遇到了嚴峻挑戰。我們欣喜地看到,東北工業並沒有被“東北現象”壓跨,相信東北農業也會在調整與提高中找到發展的曙光。兩種現象接踵而至,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索:為什麼每當市場對一産業或行業造成衝擊時,受傷最重的總是東北?可以説,計劃經濟時代的經營模式給東北經濟打下了深刻的鉻印,也在東北人的思想裏留下了封閉、自滿等守舊的東西。東北工業的落伍、農業的落後,都跟東北習慣於“日挪影移”的被動式的思維方式有關。東北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和進一步解放思想的魄力,這樣才能走到市場與時代的前沿,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馬義:新舊兩個“東北現象”,都反映了東北經濟對市場競爭的不適應、市場觀念的落後。當時的東北工業就像是“被鏈子鎖上的巨人”,企業歷史包袱沉重,産品結構偏重於重工業一頭沉,與新興的朝陽産業競爭本來就處於劣勢,再加上市場觀念遠沒有南方活躍,這種狀況導致企業不景氣、大批工人下崗、失業,同時也促使東北工業沉重地拉開了産業結構調整的歷史序幕。遼寧大宗農産品總量相對較少,農業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與黑吉“重災區”相比是“輕災區”,面對入世挑戰,遼寧最近已制定戰略,背靠吉遼兩大糧倉,揚長避短,大力發展畜牧業、果菜業、農産品出口加工企業、海洋漁業等高效産業,搶佔國內外市場。東北農民有能力成為國際農産品市場競爭中的弄潮兒。

    孫英威: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年的“東北現象”和如今的“新東北現象”,確實暴露出了東北工業、農業産業中存在的生産水準不高、産品不適應市場需要等一系列“頑疾”。歸根結底,這與我們長期以來相對封閉的思想觀唸有直接關係。當我們的眼光只局限在國內市場時,無論東北的工業還是農業,都是同行業中的“先鋒”,自然就會擺出舍我其誰的架勢,於是隨遇而安的思想也就悄然而至。一旦國門打開,讓市場去選擇資源時,我們馬上就顯得不適應。説到底,缺少勇追時代潮頭的精神是造成出現兩個“東北現象”的直接誘因。

    陳凱星:當年我還在大學讀書時,讀到了老一代新華社記者對東北工業問題的解剖。可以説那既是一部經濟實例的教課書,又是新聞寫作的教科書。今天,當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國內市場開始依靠世界市場配置資源,國內企業開始在全球採購原料時,東北作為傳統的糧食供應基地,又出現了種種不適應的“新東北現象”。作為生於斯、長于斯的東北人,我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東北曾多年扮演共和國工業的長子和商品農業的支柱,但面對變化了的外部環境,我們退出計劃經濟的腳步太慢了,這有點像大家齊步走,突然來了向後轉,我們一下從排頭落在了隊尾。但東北在過去為共和國貢獻了大量物質財富的同時,也貢獻了“工業憲法”、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寶貴的精神財富。實踐證明,就是靠著這些精神東北工業走出了“東北現象”。實踐也必將證明,不屈的東北人、自強不息的中國農業也必將讓“新東北現象”成為新征程的起點。

    新華社 2002年2月05日

    

    


中國追求市場經濟化和産業結構合理化
東北首家信用評估企業成立
"新東北現象"令人關注
“東北大米”暢銷江南
瀋陽和大連:東北地區的財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