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大獎連年空缺
科技界無法沉默

    掌聲、鮮花、祝福……當人們沉浸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喜悅之中的同時,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更顯尷尬的現象: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一等獎仍然空缺,並且這已是連續第四年空缺。

    像20世紀80年代受到獎勵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研究、秈型雜交水稻這樣重量級的科技成果哪去了?國家科技大獎為何會連續多年出現空缺?如何遏制這種尷尬的延續?

    專家指出,對這種現象應予以重視和研究,它反映出我國缺乏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和重大技術發明創造。

    據介紹,國家科技大獎的評選標準基本與國際接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項目必須在國際上居領先水準。依此標準,我國近年來的科技成果還難以達到,又由於評獎工作嚴格按照評選標準進行,寧缺勿濫,因此一等獎的空缺也可以説是客觀和公正評獎的必然結果,並且這兩項獎的一等獎空缺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不鮮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只在1993年和1997年各有一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亦不高産。

    嚴格的評選標準固然是一等獎空缺的直接原因,但關鍵還在於我國科研成果中原始性創新的不多,大的原始性創新更是鳳毛麟角,這樣最終會造成技術的依賴,更談不上國際領先了。

    急於求成,成為我國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的一大攔路虎。基礎研究的突破和重大技術發明創造的出現,有一個積累過程,如果過於強調“産出”,則只能出現階段性成果,很難國際領先。我們現有科技項目評審的某些觀念和做法,特別是回避風險的做法,雖然減少了選題失敗的危險,但容易導致抑制創新,特別是一些小人物的創新,同時,也容易導致單純跟蹤、模倣,形不成原始性創新。

    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的科研成果的産生不僅是一個創新過程,更是一個組織過程,使各種單項和分散的相關技術成果得到整合,其意義遠遠超過單項技術的突破。美國著名的“阿波羅”登月飛船,就是已有先進技術整合的典型受益者。我國科技系統相互封閉、重復立項的問題長期存在,特別是以單項技術研究為主的項目管理模式,使得每年所取得的數萬項科技成果,很多由於缺乏優化組合與整合,最終不得不束之高閣。這些體制和政策性障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原始性創新的基礎,科研成果難以達到國際領先。

    經費投入的不足,則會直接影響科研的順利進行。最新資料顯示,我國2000年國內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總支佔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約為1%,這比以前已有較大增長,但與發達國家2-3%的水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傳統的以單位為中心的科研計劃管理模式,各種科研資源難以打破單位、所有制界限,人才難以流動;同時,人才特別是尖子人才的缺乏、企業沒有走向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的前臺……這些都會影響我國科技的發展。

    面對國家科技大獎連年空缺的尷尬,科技界無法沉默。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國科技主管部門制定了對策,我國科技發展戰略將加快實現由跟蹤、模倣為主向以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為主的轉變。為此,我國“十五”期間將投入50多億元實施12個重大專項,搶佔一批科技制高點,同時抓緊實施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戰略;在強調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激勵企業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科研院所轉制將進一步激活蘊藏在科技人才中的“核能”,評價體系的轉變和創新氛圍的營造也將為跨越提供“溫床”。

    為避免孤軍奮戰,我國將通過強化國家戰略部署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重組與合理配置,國家863計劃、科技攻關計劃等科研計劃都已明確強調學科間融合和部門間協作的必要性,強調從以發展單項技術為主轉向以發展單項技術和多項技術整合的産品和産業為主,同時鼓勵長期戰略性研究。

    科技界人士評價:我國科技發展戰略的調整,將會為我國科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會促進高水準、高品質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從而使大獎空缺的尷尬在今後不再出現。

     新華社2002年02月02日


王選、黃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國科技國際競爭力有所增強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2月1日舉行
566位院士評出2001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路甬祥點評2001年世界和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從“十大科技進展”看科技走向和差距
中科院繼續實施科技創新戰略計劃
黃昆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