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全球輸出通縮是言過其實的結論 
秦海菁

    2002年10月中旬,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發表最新分析報告指出,現時全球經濟通縮風險之高,為過去70年來所未見,而其源頭來自亞洲,當中又以佔去亞洲(不計日本)出口比例近1/3的中國影響最大,甚至斷言中國是為世界帶來通縮的最重要成分。

    這一結論僅看到了事情的表像,即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極強,但它忽視了重要的內在因素,一方面,中國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壓力並不足以左右國際市場價格和進口國的整體物價水準。另一方面,中國之所以成為全球製造業轉移的受益地,完全是因為全球低通脹、通縮的現實使然。中國對全球價格水準的影響只是局部的,僅限于部分商品,中國向全球輸出通縮的理論顯然言過其實。

     事實是:

    一、中國尚不能對全球市場價格産生重大影響。

    其一,從中國的國際市場份額看,中國製成品在世界出口所佔比重都有明顯上升,在一些産品上更是全球的重要生産者,但是從整體看,中國仍未成為全球的工廠。從工業生産看,中國仍位於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後,而且距離仍較大;中國本身是一個大的市場,很多製成品都在本土市場銷售。中國的進口占GDP的比重為20%左右,扣除加工貿易後,這一比例為10%。換一個説法,中國人每花1塊錢,只有1毛錢是買國外的産品,其他9毛錢的商品都是國內生産的,也就是説,中國的製造業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需求的,特別是一些産量較大的製成品;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01年中國製造品出口總值僅佔全球製造品出口總額的5.3%。

    其二,從出口商品結構上看,始於90年代中期的這一輪全球性的通貨緊縮主要是IT産品價格下跌造成的。觀察中國的凈出口結構發現,儘管近年來,中國的高技術産品出口是中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商品類別,但中國仍是勞動密集型産品的凈出口國。在中國對美、日、歐的出口中,勞動密集型産品佔出口總額的70.3%,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仍是由傳統製造業商品價格決定的。此外,中國出口的製造品,有相當部分是零配件和資本物,對消費物價不産生直接影響。

     二、中國因素對進口地物價水準的影響十分有限。

    中國只能影響到其出口産品的出廠價和離岸價,並不能對進口國的價格轉移以及在零售市場的最終定價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即便是存在輸出通縮的影響,也只能到達商品流通渠道的中間環節。例如西方發達國家的進口商品分銷渠道複雜,中間人層層加價,令消費者為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最終付出的代價可能是中國出廠價的數倍,即使從中國出口的商品價格具有競爭力,能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仍然有限,因為其中很大部分已轉化成為分銷商的利潤。因此中國因素對進口地物價水準的影響十分有限。

    三、中國並非刻意壓低勞工成本。

    中國的勞工成本低廉並不是現在才有的事,如果以美元計,亞洲金融風暴前,中國的勞工成本可能更低。中國勞動力工資水準相對較低是由於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的。即便人民幣匯率完全放開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計算一下中國的貿易彈性,人民幣匯率提高10-15%,中國的經常項目平衡將變為零,表明如果人民幣立即變成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將升值10-15%,也就是從當前的1美元兌8.3元人民幣,變為1美元兌7.3元人民幣。但即便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提高15%,仍明顯低於美、日、歐,也低於中國在亞洲的絕大多數競爭對手。

    四、中國因素對商品價格形成壓力是全球低通脹、通縮的結果而非原因。

    近年來由於全球經濟飽受衝擊,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敏感度漸增,議價能力漸強,全球開始形成低通脹、通縮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製造業要維持盈利,求得生存,只有尋求降低成本,這便凸顯了中國的成本優勢,導致全球製造業較多向中國轉移的情況。就是説,中國因素對商品價格形成壓力是全球低通脹、通縮的結果,而非直接原因。但在製造業向中國的替代轉移過程中,成本的降低可能達到20%至30%,它反過來也進一步加大了對商品價格的壓力,形成一個迴圈而已。

    由以上分析可見,把世界通縮的肇因歸咎於中國,顯然是言過其實的。

    (作者單位:國家資訊中心)

    中國網 2002年12月27日


質疑中國威脅論:威脅還是機遇? 
“中國輸出通縮論”言不符實
朱夢魁:“中國輸出通縮論”言不符實
一石千層浪 專家學者批駁“中國輸出通縮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