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國際恐怖活動與反恐鬥爭回顧 
馮玉軍

    2002年是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繼續蔓延、國際反恐鬥爭深入推進的一年。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與反恐怖鬥爭總的態勢是相互角力、未分勝負。一方面,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成為國際社會的主要打擊目標,國際社會也加強了在打擊恐怖主義活動方面的合作,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地組織和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受到了沉重打擊,一些基地組織的骨幹成員紛紛落網。戰亂多年的阿富汗開始了步履艱難的和平建設;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受到沉重的打擊之後,國際恐怖主義並沒有銷聲匿跡,印尼巴厘島爆炸案、菲律賓三寶顏爆炸案、法國油輪遇襲、莫斯科人質危機以及肯亞恐怖事件都集中説明,“基地”組織的神經網路並沒有被完全切斷,國際恐怖主義正在以新的形式衝擊著國際社會的安全。

    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的新特點

    今年,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有五個突出特點。

    一是範圍廣。如果説,2001年以“9•11恐怖襲擊”為代表的國際恐怖活動主要針對的是美國的話,那麼今年的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則呈現出全球蔓延的趨勢,從巴厘島到三寶顏,從克什米爾到中東,從俄羅斯到肯亞,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已經在美洲、亞洲、歐洲和非洲瀰漫開來。

    二是烈度大。儘管今年以來的主要國際活動沒有“9•11”事件的規模大,但如果考慮到國際社會對恐怖主義活動的打擊力度,就可以發現今年的恐怖活動無論是從策劃的週密程度,到襲擊對象的選擇,再到造成的恐怖效果,它的烈度都沒有減弱,反而有上升的趨勢。

    三是對象多。“9•11”恐怖襲擊的對像是當今世界的唯一霸主美國,但今年恐怖襲擊的對象已經擴大到了俄羅斯、法國、印尼、菲律賓、包括肯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未能倖免于難。可以看到恐怖襲擊的對象不僅是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國家;不僅是西方國家,也包括東方國家。可以説,國際恐怖主義已經對全球安全構成了現實的威脅與衝擊。

    四是影響深。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國際恐怖活動已經對一些國家的社會穩定與政權體系構成嚴重的衝擊。恐怖主義考驗著每一個國家的執政能力,特別是對一些社會問題複雜的國家來説,恐怖主義所帶來的政治風險往往威脅到一個國家政權的穩定。在莫斯科人質危機中,普京表現得沉著果斷,才算化險為夷。但如果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普京表現得優柔寡斷,那麼人質事件對俄羅斯造成的威脅是難以想像的。

    其次,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導致世界經濟的發展成本加大,甚至影響到一些國家的經濟命脈。今年以來,恐怖主義對世界範圍內的航空業、旅遊業都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國際社會為應對恐怖威脅,也大大強化了防範恐怖事件的準備,但這無疑加大了經濟發展的成本,使本已處於蕭條時期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在印尼,恐怖事件不僅使其經濟支柱旅遊業受到重創,還導致外資紛紛撤出,更加惡化了印尼的經濟環境。在莫斯科人質事件之後,俄羅斯的外資撤出情況也有所加劇。

    五是形式新。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訊恐怖主義成為已經現實威脅。今年,掌管全球網際網路的13個根名伺服器曾遭受恐怖襲擊,導致許多地區的網際網路一度癱瘓。而在中國,資訊恐怖主義也已經構成了現實挑戰。今年法輪功分子對鑫諾衛星的攻擊以及在長春等地製造的多起有線電視插播事件都對我國的資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二是恐怖分子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可能性增大。從基地組織的老巢中,曾經發現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技術資料。在俄羅斯,恐怖分子也曾經竊取武器級的核材料;三是關鍵性基礎設施正在成為恐怖襲擊的重要目標。製造莫斯科人質危機的恐怖分子曾想襲擊核電站。就在人質事件平息後,車臣恐怖分子頭上還威脅要對俄羅斯的核電站、油氣管線等重要基礎設施發生襲擊。而這種襲擊如果得手,其造成的危害是難以想像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國際恐怖活動對中國已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可以看到,在中國的周邊地區正在形成一條恐怖主義高危動蕩帶。從中亞、阿富汗到克什米爾再到東南亞,國際恐怖主義正在氾濫,對中國已經構成潛在的威脅。如何應對這種形勢,應是我們今後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蔓延的原因

    今年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之所以繼續蔓延,除了南北貧富差距加大、民族宗教因素複雜等深層次原因沒有消除之外,還有兩個現實的原因:

    一個是誘發恐怖主義的地區熱點問題繼續升溫。今年以來,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發生多次衝突,幾乎接近戰爭邊緣。而巴以衝突更是愈演愈烈。這為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的盛行提供了土壤。

    二是美國的“倒薩”行動在很大程度上衝擊了國際反恐合作,使國際關注的焦點從“反恐”轉向了“倒薩”。今年12月2月在波恩舉行的第二屆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門庭冷落,與去年的第一屆會議相比形成強烈反差。而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阿富汗的形勢依然動蕩,和平進程依然非常艱難。儘管塔利班被打散了,但阿富汗前總理希克馬蒂亞爾正在與塔利班殘部合流,對阿富汗的穩定構成嚴重威脅。

    國際反恐鬥爭深入推進

    面對國際恐怖主義造成的現實威脅,國際社會採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加以應對。

    首先,世界大國及主要安全組織的安全戰略進行重要調整。美國出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恐怖主義視為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首要威脅;俄羅斯在莫斯科人質危機後也開始調整國家安全戰略,同樣將恐怖主義視為國家安全面臨的首要威脅,並將解決車臣問題作為今後一個時期保障國家安全的首要任務。北約在布拉格峰會也提出戰略轉型,把反恐作為北約的重要任務。

    其次,強化國家安全機制建設。一年多來的國際反恐怖鬥爭實踐表明,傳統的國家安全保障機制已經很難適應反恐鬥爭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主要國家都開始進行國家安全保障機制的重組與轉型,美國突出強調國土安全概念,並成立了國土安全部;俄羅斯在莫斯科人質危機後也開始進行國家安全機制的調整,突出強調各強力部門在反恐鬥爭的配合與協調。

    第三,國際社會加強了反恐合作,反恐合作已經成為當今國際合作的一個重點。今年以來,雙邊和多邊層次上的反恐國際合作都深入進行。以中國為例,中國與美國和俄羅斯建設了反恐合作小組,並分別舉行了兩輪具有實質意義的磋商;中國和印度建立了反恐小組;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舉行了首次聯合反恐演習。在多邊層次上,反恐也已經成為重要的合作議題,上海合作組織的反恐合作深入進行,今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得以批准,比什凱克反恐中心正在加緊建立;在APEC首腦非正式會晤、亞歐會議以及ARF的多邊合作中,反恐也正在成為重要的議題。

    “反恐”對世界政治格局所帶來的變化

    反恐鬥爭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是深遠的,目前只是顯現出一些苗頭,今後還將進一步得以展現,這也將是我們今後應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今年而言,“反恐”對世界政治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反恐正在成為大國合作的平臺,傳統意義上的大國角逐與競爭有所淡化。

    其次,恐怖組織正在成為新的國際政治行為主體。有的學者認為已經成為第一世界國家、第二世界國家、第三世界國家、第四世界(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之後的第五世界。第五世界的出現對傳統意義上的國際體系帶來深刻衝擊。如何應對這個“第五世界”不僅是每個國家必須回答的問題,也是國際社會所有成員應共同關注的問題。

    第三,“反恐”與所謂的“文明衝突”之間的互動正在增強。一些人將伊斯蘭極端勢力等同於整個伊斯蘭世界,竭力渲染伊斯蘭威脅,誇大“伊斯蘭文明”的威脅。而更多的有識之士則強調“反恐”不意味著反對整個伊斯蘭世界。今後“反恐”與“文明衝突”之間的關係也需要更加地加以解決。

    (馮玉軍博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網 2002年12月26日


中俄達成協定 共同打擊“東突”和車臣恐怖勢力
反恐部隊連遭暗算 美兵耶誕節提心吊膽(圖)
消除恐怖活動産生的根源
肯亞一夜總會遭燃燒彈襲擊
恐怖組織管理現代化 反恐戰可能持續百年?
加美加強反恐軍事合作 雙方軍隊可進入對方領土
基地發言人宣稱將發動更多更致命的襲美活動
肯亞將與美國一起積極反恐
布希稱美國反恐戰爭取得“顯著進展”
綜述:反恐警報在歐洲拉響
歐盟和俄發表反恐聯合聲明 支援最廣泛反恐聯盟
恐怖組織聚南美密謀對美發動新襲擊
巴厘島爆炸事件重創印尼經濟
印度神廟遭受恐怖襲擊 總理提前回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