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佈長江流域水資源狀況

     長江流域水資源狀況公開發佈 總水量基本保持穩定

    長江水利委員會18日發佈《長江流域及西南諸河水資源公報》,向社會全面公佈了長江流域及西南諸河的水資源狀況。

    長江流域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貴州、甘肅、湖北、湖南、江西、陜西、河南、廣西、廣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分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上游幹流、烏江、漢江、中游幹流、洞庭湖、鄱陽湖、下游幹流、三角洲平原11個流域二級區。

    《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資源較北方地區豐沛,總水量基本保持穩定。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的增加,水量豐沛的長江流域每人平均水資源量呈減少之勢。《公報》顯示,去年長江流域每人平均水資源量已降至2100多立方米,只有世界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的1/4。

    由於流域內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供水水質受到嚴重污染的威脅,使得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出現水資源緊缺,影響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長江水利委員會的調查表明,長江流域有59座城市存在水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其中26座城市缺水較為嚴重。

    《公報》説,長江流域水污染的趨勢有所好轉但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年長江流域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年排放總量已達220多億噸,較20年前的排放總量翻了兩番。

    長江流域河流水質狀況與上年變化不大。長江流域2001年全年期評價河長34146公里,按《地面水環境品質標準》評價,一類水河長2013公里,佔5.9%;二類水河長11289公里,佔33.1%;三類水河長11855公里,佔34.7%。劣于三類水的河長達8989公里,佔總評價河長的26.3%,較上年增加0.3%。

     長江流域每人平均水資源量呈下降之勢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的增加,水量豐沛的長江流域每人平均水資源量呈減少之勢。今日公佈的《長江水資源公報》顯示,去年長江流域每人平均水資源量已降至2100多立方米,只有世界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的1/4。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約9600億立方米。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沈泰介紹説,長江流域水資源較北方地區豐沛,總水量基本保持穩定,儘管去年長江流域發生較大範圍的乾旱,水資源總量仍達到8892立方米。

    沈泰分析説,長江流域每人平均水資源量減少較快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據介紹,1980年長江流域人口為3.4億多人,2001年已增至4.2億多人。因此,在總量保持穩定時,每人平均水資源量隨人口增加而自然下降,由1980年的2700多立方米減少去年的2100多立方米,20年來減少了500多立方米。

    加上流域內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供水水質受到嚴重污染的嚴重威脅,使得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出現水資源緊缺,影響著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長江水利委員會的調查表明,長江流域有59座城市存在水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其中26座城市缺水較為嚴重。

    這位資深水利專家認為,當前一定要加強對長江水資源的科學規劃利用、加緊進行水資源的保護,並在全流域實行節約用水,以支撐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併為水資源極為缺乏的中國北方地區提供可調水源。

    專家談建設小康社會對水資源的五大要求

    著名水利專家、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沈泰認為,對水資源要實行有效保護、節約與配置,實現可持續利用,以便為實現小康社會起著到支撐與保障作用。

    首先要滿足防洪安全需求。第二,要滿足飲水安全需求。飲水安全問題主要受到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水資源短缺及時空分佈不均,造成部分地區飲水困難;因水環境遭到破壞,造成水源枯竭。據2001年水資源公報,長江流域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水污染加重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要滿足流域各省糧食生産用水需求。農業發展必須走節水和挖潛的道路,為實現糧食安全,就必須做到在農業用水總量和既有水總量不增加的情況下,通過節水和工程改造配套,解決糧食生産所需灌溉水量。

    第四,要滿足經濟發展用水需求。城市水質性缺水問題越來越突出,解決城市供水問題直接關係到人民生活,關係到社會的穩定,關係到城市可持續發展。

    第五,要滿足生態環境用水的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環境意識逐步提高,對環境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水污染直接威脅人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改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當務之急。必須加強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加強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防止水土流失,結合其他措施,保證森林覆蓋率達到16%以上,努力創造一個青山、碧水、藍天的優美環境。

    新聞分析:四大問題影響長江水質

    幹流近岸水域污染未能得到遏制、支流污染嚴重、湖泊富營養化繼續發展、“白色污染”有增無減——影響長江水質的四大問題備受專家關注。

    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介紹説,近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生産和城鎮建設的迅速發展,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之勢。調查統計表明,1998年全流域的污水排放量為189億噸,2001年上升至220億噸;流域內3萬多公里評價河長中,1998年超標河長達19%,2000年上升到26%,2001年為26.3%。流域省界斷面水質超標率也呈上升趨勢。流域水污染,特別是中下游地區的水污染,由於未得到有效的治理與控制,已成為長江水資源保護的突出問題。

    --幹流近岸水域污染未能得到遏制,威脅城市用水安全。長江水資源保護局的調查顯示,長江幹流岸邊污染帶已接近600公里;500多個主要城市取水口均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岸邊污染帶的影響。

    長江幹流沿岸城市污水排放量約佔全流域排放總量的50%左右,其中攀枝花、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五大城市排污量又佔幹流城市排放量的70%以上。五大城市近岸水域污染帶長約400公里,目前已影響到鄰近城市的生活、生産用水安全。有效控制上述五大城市江段水污染,對於長江水資源保護至關重要。

    --支流污染嚴重。調查結果顯示,在支流兩萬多公里評價河長中,超標河長達七千公里。其中主要污染支流水質狀況為:嘉陵江幹流部分江段水質達四、五類,引起部分城市飲用水困難;岷(沱)江全江水質較差,劣于三類,成都、宜賓、樂山、內江、自貢等城市江段水質更差,飲用水源水質難以得到保證;湘江水污染日趨嚴重,主要河段枯水期水質超標,重金屬污染長期存在;漢江中下游已多次發生“水華”;黃浦江常年污染,水質劣于三類。

    --湖泊富營養化仍在發展。長江流域內的10個重點湖泊中,1999年有6個湖泊水質劣于五類。“九五”國家重點治理的滇池、巢湖、太湖水質至今無明顯好轉。2001年監測結果表明仍為五類或超五類。目前,由於長江水體的含磷量偏高,繼漢江出現水華現象後,上游的烏江也出現了水華的跡象。

    --“白色污染”不容忽視。長期以來,許多沿江城鎮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沿岸隨意堆放,三峽庫區及其上游地區情況更為嚴重。目前三峽庫區生活垃圾堆存總量達380萬噸,工業固體廢物堆存量已超過3000萬噸。每到汛期,大量垃圾和固體廢物隨暴雨、洪水沿江而下,形成“白色污染”。其中難降解的漂浮物在葛洲壩前被攔阻,白茫茫一片覆蓋整個江面,對葛洲壩船閘和電廠的運作形成嚴重威脅。如不治理,今後會影響三峽工程的運作安全,也將破壞三峽水庫的景觀與形象。據調查,“白色污染”主要來自沿江兩岸垃圾,部分來自於長江船舶。(楊希偉 熊金超)

     新華社 2002年12月19日


長江黃河首次“握手” 緩解山東南四湖生態饑渴
長江進入枯水期 湖北航道部門重點佈防25處淺灘
長江流域19個省市區加強水文協作以解決三大問題
長江流域29城市共謀發展
水利部擬實施“5531”工程 治理長江污染
水利部制定長江流域特定區域水資源保護規劃
中國制定規劃保護三峽等長江流域特定區域水資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