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29城市共謀發展

    長江沿岸29個城市的市長11日至12日聚會南京,共商長江流域新一輪開放開發大計。

    橫貫我國東、中、西部的長江經濟帶,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經濟區域。1985年,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進而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的戰略決策,由滬、寧、漢、渝4個城市發起成立了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至今,經協會已有會員城市29個,成為國內最大的地區性經濟合作組織。

    在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第11次會議上,與會市長在討論中指出,沿江城市通過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多种經濟聯合和協作,在産業結構調整、共建沿江統一市場、開展流域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近年將參與西部大開發與長江經濟帶的開發開放有機結合,進一步促進了區域間生産要素的合理流動,初步形成長江流域大商貿格局,凸現了長江經濟帶的整體優勢。 會上交流的情況顯示,近兩年,上海、南京、武漢等長江中下游城市,與西部地區達成經貿合作項目1700余個,投資總額達880億元。由沿江中心城市分別牽頭的環保、旅遊、資訊等專題協作活動卓有成效。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以及南京、武漢、重慶三大經濟協作區,通過"抓區域,促流域",加快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位於長三角的江浙滬兩省一市,已在共同構建區域大交通體系、加強太湖流域的環境整治、合作開發旅遊資源,加快區域資訊化建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市長們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直接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挑戰,為長江經濟帶的振興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針對長江流域經濟 發展不平衡、産業趨同、工業污染加劇等問題,大家提出應進一步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創新機制、整合優勢,促進長江流域的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

    市長們商定,今後兩年,協調會成員城市將著重在四個方面進行交流協作。即加強高層次對話與合作,積極嘗試建立滬、寧、漢、渝4市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商議協調長江流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對流域發展的扶持政策,在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方面,成員城市要聯手爭取國家立項,共同參與開發建設;聯手實施"保護母親河"戰略,維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加大聯合開發科教、資訊資源的力度,發揮現有滬寧漢渝長途光纜幹線樞紐作用,建立各區域的資訊處理中心,儘快相聯成網,實現沿岸地區的經濟科技資訊共用;結合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和區域産業結構調整,加強對招商引資的政策引導,通過組織專題招商、行業招商、結構調整交流等活動,促進産業結構的優化。 本次協調會還對原有的10個協作專題組進行了調整,改為由上海市牽頭組織商貿物流、會展經濟專題,由重慶市牽頭組織産業結構調整、西部開發專題,由武漢市牽頭組織交通、環保專題,由南京市牽頭組織旅遊、資訊專題協作。 據悉,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第12次會議將於2004年在上海召開。(新華社)

    區域經濟協作推進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

    同飲一江水,共建一條江。近年來,在沿江各市政府的推動下,長江流域區域經濟聯合與協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目前,以滬、渝、漢、寧四大中心城市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區域經濟,已成為推進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支撐。

    長江流域通江達海,具有集"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于一體的重要地位。在歷史上,沿江各地就有著較為緊密的經濟往來。但長期以來,條塊分割使得流域各地區之間各自封閉,經濟發展難以實現優勢互補。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央提出浦東開發開放後,沿江各地迫切要求破壁融合,共同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1985年底,滬、渝、漢、寧4市成立了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拉開了長江經濟協作的大幕。17年來,協調會成員擴大到沿江29個城市。協調會以"抓區域、促流域"的區域經濟方法論為指導,建起了跨省、市的長江三角洲、南京、武漢和重慶四大經濟協作區。目前,在經濟協作區內以及協作區之間,各主要城市的合作方式,已從傳統的計劃體制下的分工協作,轉向培育開放的共同市場體系,以企業為主體推進資本合作,發揮比較優勢進行錯位發展,呈現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的良性發展局面。

    長江三角洲是由滬、蘇、浙三地15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複合型區域,該區域內的15個城市分屬三省市,地區之間的協調難度很大。改革開放以後,"龍頭"上海與三角洲各城市由自發性合作開始,組建了一批聯營企業、鄉鎮企業。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滬、蘇、浙3省市以推動一體化為目標,逐步建立起新的高層合作機制,並商定在資訊、旅遊、交通、生産要素、太湖流域環境整治、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專題合作。這種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開始顯現強大的作用力:區域內以名牌産品為龍頭的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一批國內知名的大企業;商業網點拓展勢頭迅猛,各地互設了很多連鎖超市、專賣店及專業市場;上海金融機構對內輻射加強,區內金融、證券、保險業的合作項目逐年上升,旅遊、産權市場、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可喜成果。10多年來,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共達成合作項目1萬多個,僅今年1至9月份就簽定合作項目168個,項目資金折合人民幣約240億元。長江三角洲經濟協作區正在跨越經濟一體化的門檻。

    南京經濟協作區在長江流域的開發開放中,具有承東啟西的作用。目前,南京區域經濟協調會19個成員城市已在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名牌擴張、旅遊合作、建設統一市場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聯合發展之路。協作區以"南京1小時都市圈"建設為契機,促進生産要素的快速流動,並形成良性互動。1999年以來,安徽馬鞍山市居民在南京購物消費以每年2億元的速度在增加,去年達到8.8億元,南京市民到馬鞍山市購房、餐飲、旅遊等方面的消費勢頭也在不斷增加。據金融部門統計,馬鞍山市與南京的資金往來決算每年增加5億元以上,去年達到了65億元。

    位於長江中游的武漢經濟協作區,緊緊圍繞"東引、中聯、西進"的發展戰略,並以每年一度的武漢經貿洽談會為平臺,開展區域、流域的全面合作。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武漢經濟協作區共完成雙邊多邊經濟技術協作項目5萬多項,項目投資總額近100億元,協作區舉辦區域性、全國性經貿活動100多次,成交額超過900億元。核心城市武漢積極與協作區的黃石、黃岡、咸寧、鄂州、孝感等市進一步加強聯合,構建武漢及周邊城市群,為武漢經濟協作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重慶經濟協作區把建設長江遊經濟中心與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結合起來,以項目合作為重點,共同建設以重慶為中心的大交通網路,相互間經濟融合度顯著增強。目前,重慶已成為與周邊地區的項目合作熱點城市,僅2001年就實施投資額超過100萬元的合作項目121項,到位資金11.8億元。

    四大經濟協作區串起了整條長江經濟帶。隨著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的推進,長江流域的商品、資金、技術、人才、資訊在協作區之間實現了雙向互動。近年來,沿江城市紛紛開放市場,拆除"圍墻",建設長江商貿走廊,形成了以上海為龍頭、通過滬寧漢渝四個城市自東向西傳導的長江沿岸本體化市場體系,這一市場體系通導了數百億元的生産要素。重慶、武漢、寧波、合肥、南京等市通過高層推動,達成了一批帶動全流域結構調整的資本合作項目,如上汽與蕪湖合作的奇瑞汽車生産項目,重慶長安與南京合作的微型麵包車項目,海螺水泥集團與南京的中國水泥廠合作項目,武漢三菱水泥和重慶的合作等等,長江經濟帶以先強起來的企業集團為發端,通過合資、控股、參股等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地向中西部和其他地區擴展。(新華社)

    繼往開來攜手開創長江流域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會議以來工作總結

    在黨的十六大即將召開前夕,長江沿岸城市的領導和代表,相聚在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搶抓我國改革開放、深化發展的新機遇,共商促進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大計,這對於總結經驗,與時俱進,進一步推動長江流域聯合協作,共同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的有機結合, 開創長江流域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謹將第十次會議以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搶抓機遇,流域合作形成新局面

    (一)高層論壇,形成流域合作新思路

    在第十次會議上,沿江20多位市長、副市長匯聚——堂,以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借助“市長論壇”,聚合智慧,推進合作,共謀發展。大會一致認為:我國加入WTO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長江經濟帶新——輪發展提供了又一重大歷史機遇,沿江各市必須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憑藉長江黃金水道,架起一座連接東、中、西部的橋梁, 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實施産業結構、科教創新、服務行業、市場體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的六大聯合,使長江流域的發展與西部大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推動長江的開發開放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會議通過了《長江沿岸城市聯合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形成長江經濟帶新的發展優勢的框架意見》,實踐證明:《框架意見》的組織實施,有力地推動了沿江各市參與服務西部大開發,促進了與西部城市經濟協作的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更實在的交流、合作和發展。《框架意見》已成為推動長江流域開發和參與服務西部大開發有機結合的指導性文件。

    (二)積極參與,聯合協作取得新碩果

    兩年來,沿江各市堅持以開放為先導,緊緊抓住我國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認真實施《框架意見》,加強與西部城市的聯合協作,共打“長江牌”,唱好“西部戲”,積極參與服務西部大開發,努力將沿江城市在經濟、貿易、金融、交通、資訊、科教等方面的優勢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沿江各市領導,相繼率團出訪西部省市,開展經貿活動,進行對口洽談。武漢市成立了服務和參與西部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工作要點,推動全市參與服務西部大開發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先後組織參加了 “2001年中國西安投資貿易洽談會”和貴州的經貿考察、洽談活動,與貴州省、西安市領導就雙方的聯合協作達成廣泛共識,並簽定了一批有份量、有影響的聯合協作項目。作為主席方武漢聯合沿江城市共同參與服務西部大開發工作,在漢舉辦了“長江沿岸城市與中西部城市市長座談會”,長江沿岸20多個城市以及西部地區的西安、貴陽、烏魯木齊、綿陽、曲靖等城市的市長們,在“市長論壇”上,交流了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的工作思路及具體舉措。同時還舉辦了項目簽約儀式, 簽約項目30多個,投資總額達35.95億元。

    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團先後到河南、陜西、寧夏、內蒙、新疆、甘肅、青海、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等地考察,形成了一批合作紀要,同時,以上西部各省市區的黨政領導也率團訪問上海,上海19個區縣與西,部地區的260多個市 (區、縣)建立了友好關係,2001年,上海市、區、縣領導帶隊出訪中西部地區近300批,各地地(市)縣(市)領導帶隊到滬訪問的近千批,2萬人次。通過互訪活動加強了上海與中西部地區的友好往來,上海先後組織了5個大型經貿團到中西部10個省區洽談合作,達成合作項目500多項,上海市還組團參加了西安2001年“東西部投資貿易洽談會”。

    南京市把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作為發展自身經濟的一個機遇,組織一批優勢企業,如金蛙、雨潤、同創、聯強等先後在西部創辦企業,如雨潤肉食品公司,在四川內江市投資7000萬元,在甘肅白銀投資9200萬元,兼併肉聯廠,建立低溫肉食品基地。南京市組團赴西安市參加第六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與西部地區簽署聯合項目61項,總投資額6.4億元,貿易成交額18億元。南京市通過參加在上海召開的長江沿岸城市中小企業投資推介會,引進寧波民營企業向陽集團來寧投資2億元,興建國內最大的餐飲酒店——南京向 陽漁港,進一步推進了全市服務業的繁榮。

    沿江城市積極參與服務西部大開發和區域流域之間的聯合與協作。馬鞍山市積極組織全市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參加在西安舉行的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以及在烏魯木齊舉辦的皖新産品展銷暨經貿合作洽談會,取得良好的成效。舟山市分別與新疆、甘肅、 四川、雲南、廣西簽訂合作項目15項,總投資金額3.5億元。並充分利用上海區域合作大舞臺,舉辦了舟山産品上海推介會,參加企業146家,産品包括工業、農業、海産品等30大類,1800多種,並進行旅遊促銷活動,共簽訂産品供銷、合資合作開發等項目92個,協議金額達6.8億元。南通市大力組織企業參加在西安舉辦的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簽定銷售合同近20億元。蕪湖市2001年集中力量組織參加在上海市召開的長江沿岸城市中小企業項目推介會和在南京市召開的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全市有幾十家企事業單位參會參展,達成協定12項。在華商大會期間,蕪湖市大力開展對外宣傳,並邀請200多位海外客商考察、洽談項目,促進了全市經濟的發展。銅陵市積極組織全市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參加西安和烏魯木齊投資貿易洽談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僅在烏魯木齊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簽訂經濟貿易協議合同7個,協議總金額3.6億元。咸寧市與上海市積極開展聯合協作,參加在滬舉辦的長江沿岸城市中小企業投資項目推介會期間,洽談落實了一批項目。如咸寧巨寧集團與上海市人造板機器廠合作組建湖北綠洲人造板公司,新建3萬立方米高密板生産線,總投資3390萬元,已建成投産。與上海匯麗集團合資興建塗料生産基地等一批項目正在實施之中。

    寧波市在西部大開發中,搶前爭先,市領導率團相繼到雲南、四川、貴州等西部省市舉行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洽談會,開展大型經貿活動,與四川、雲南簽訂48個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涉及投資與貿易,總額9.6億元;與貴州達成合作協議32項,意向10項,項目金額10.75億元;還與西安在科技合作、共同開拓市場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對接了20余項合作項目,並在西部城市舉辦了産品展銷會、交易會、商品博覽會,累計成交額達50多億元。兩年來,重慶市與滬、寧、漢等市高層領導多次互訪,商談長江流域開發和東西部合作,在科技、教育、金融等12個方面,簽訂了全面的合作協議。尤其在科教創新、環保開發、金融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合作。重慶市積極推進企業與沿江城市的經濟聯合協作,上海膠帶股份公司兼併重慶中南橡膠廠和重慶萬州區人造板機器廠;合肥榮事達集團兼併重慶洗衣機廠;合肥安凱客車集團兼併重慶汽車廠;揚州東方集團與重慶實業重組後成立揚州東方集團易事特科技有限公司,並成功的在深交所上市,成為揚州市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揚州市天雨給排水設備集團公司與重慶康達環保有限公司合資組建重慶康達天雨環保有限公司;武漢三菱建設水泥有限公司投資1800萬元,改擴建重慶秀山水泥廠;上海中信基建投資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收購成渝高速公路;上海寶鋼國貿總公司投資近億元在重慶建設鋼材加工配送中心。 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為宜昌市優勢企業和産品營造了更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一是鼓勵企業適應西部市場需求,開發適合地區特色的新産品,擴大優勢産品在西部市場的佔有率。去年以來,稻花香集團和枝江酒業集團先後打開了在四川、河南、甘肅等省市的市場。上市公司安琪酵母集團,已分別在西安、昆明、成都、蘭州、烏魯木齊等省會城市設立辦事機構,初步建立起西部行銷網路。二是充分利用農業機械、化肥、輸變電設備、新型建材等生産優勢,積極支援西部農業開發、農網改造和小城鎮建設,鼓勵企業積極參加西部大開發項目的競標和組織配套,如宜昌紅旗電工集團、宜都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在重慶、甘肅的開發項目中中標。

    (三)應對形勢,區域合作邁出新步伐

    重慶經濟協作區以區域經濟為紐帶,以推進項目合作為重點,區域經濟和流域經濟發展同時並舉,按照共同建設大交通的意見,加強了與周邊地區為重點的公路改建工作,目前以重慶為中心的高等級交通網路初步形成,重慶成為與周邊地區的項目合作熱點地區,2001年實施合作項目投資額在100萬以上的項目121項,到位資金11.8億元,相互間經濟融合度進一步提高,重慶與周邊地區之間經濟合作力度顯著增強,已成為重慶中心城市重要的支撐,在協作區各市的大力支援下,2001年重慶協作區組織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出謀劃策,進行了《重慶市對重慶經濟協作區輻射帶動作用的研究》的課題調研,尋求區域經濟合作新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武漢經濟協作區,面對新的發展形勢,積極呼應我國加入WTO,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按照《武漢經濟協作區新世紀實現聯合發展新跨越的指導意見》,協作區緊緊圍繞“東引、中聯、西進” 的發展戰略,兩年來,在各市共同努力下,形成新思路,採取新舉措,推動新合作。經過各成員城市卓有成效的工作,進一步推進了協作區經濟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做到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聯動發展,共同繁榮。據不完全統計,共完成雙邊多邊經濟技術協作項目5萬多項,項目投資總額近100億元,舉辦區域性、全國性經貿活動百餘次,成交額超過900億元。武漢市積極推動與協作區的黃石、黃岡、咸寧、鄂州、孝感等市進一步加強聯合協作,構建武漢及周邊城市群,為武漢經濟協作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京經濟協調會在銅陵召開的第十一屆市長聯席會議上,一是對協調會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回顧和總結,並對新世紀區域經濟工作的發展方向、目標、工作重點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性意見,進一步引導區域經濟走一條務實創新,共同發展的道路,同時作出要加強科技、旅遊、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等7個方面的聯合協作安排;二是對協調會章程做了重大修改,進一步明確協調會的導向、原則和任務;三是對協調會工作進一步走向務實採取了措施。在會議期間,邀請了45家區域內有實力、有擴張願望的民營企業家蒞會洽談,並簽定了一批合作項目,各市領導還就一批區域重大合作項目進行了協商,南京和馬鞍山兩市領導就聯合興建水陽江大橋簽署了協議書。今年7月還在南京市召開了區域部分城市投資項目洽談會。

    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作為長江流域發展的龍頭地區,面對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加強區域合作,提高區域整體的競爭力,推進長江流域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快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的步伐,共同構建新的區域優勢,深化産業、商貿、物流、旅遊、産權交易等專題協作活動,完善運作機制,研究編制區域發展規劃,引導合作方向,擴大聯合協作的領域,並選擇若干重點開展工作。目前,區域公路交通規劃和重點項目的實施,區域快速客運系統規劃,區域天然氣管道規劃和區域旅遊網路及汽車聯合租賃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啟動。

    (四)開拓進取,專題協作創出新成效

    按照“抓專題,促聯合”的工作方針和第十次會議精神,各專題工作開拓進取,成效顯著。

    環保專題以“聯合起來,保護母親河”的倡議為主題,武漢市組織了萬人簽名保護母親河的活動,並向國家環保總局報送了保護母親河的請示,以得到國家的支援。攀枝花市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攀枝花國際長江漂流節”,倡導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舉行了“保護長江”立碑結盟儀式,宣讀了《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倡議書》。上海、南京、武漢、宜昌、重慶、南通、瀘州等沿江城市通過樹立結盟碑,號召人民行動起來,向環境污染開戰,並同期舉辦一系列經貿活動,合同金額達14.39億元。宜昌、重慶實施三峽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程,在國家環保總局支援下,國家環保産業發展重慶基地已正式掛牌,進入“重慶基地”的上海中東實業投資公司是由重慶等10家法人單位發起的多元化投資公司,總資産10億元,為實現“東西聯動”,投資8億元分三期建設“重慶外灘環保科技園”,用於發展環保産業。

    沿江各市參照《長江沿岸地區産業發展規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用《規劃》指導聯合,聯合實施《規劃》,進一步將《規劃》與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結合起來。重慶市提出都市發達經濟圈,重點是建設“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的發展規劃,開工建設上海至重慶沿江鐵路(涪) 萬(宜)枝段,同時,加快形成以三峽水庫大通道為主軸的水上運輸網路。瀘州市結合規劃啟動了一批跨世紀的重大工程,包括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産業化和重點科教項目。宜賓市努力實施規劃,作為長江上游一級中心城市和綜合樞紐,金沙江水電開發及“西電東送” 的依託基地,積極聯合沿江各市共同實施《規劃》,完成聯合協作項目64個,協議金額16.74億元。安慶市兩年來利用國債資金8億元,用於加固長江大堤及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37.8億元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及安慶大電廠,分別於2001年10月和2002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安慶公路大橋的建成,對於早日開通沿江高速公路,連接區域城市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南京市資訊中心在牽頭組織資訊專題活動中,充分利用長江流域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優勢,組織各市積極做好“長江流域寬頻綜合資訊網”工程的規劃和建設,通過大量前期工作,本次會議將正式開通“中國長江”網站。以此為標誌,使長江這條歷史悠久的黃金水道在新世紀初葉實現從有形大交通的格局向資訊大通道的歷史性轉變,為長江流域資訊化建設作出新貢獻。

    為了深化經濟合作,旅遊專題組作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沿江各市結合自身的旅遊資源優勢,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南京市旅遊局積極組織長江流域城市參加在寧舉辦的全國旅交會和梅花節等活動,南京中山陵風景區在合肥、上海建立“窗口”舉辦大型景區促銷活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達成旅遊合作意向,相互協作,推動兩地旅遊業的發展。重慶、宜昌充分利用三峽工程優勢,大力興辦、開發旅遊産業。在宜昌舉辦首屆中國長訌“三峽國際旅遊節”,同時召開了“宜昌浦東促進年會”。重慶市舉辦中國 (重慶) 三峽國際旅遊節,同期召開了中國西部旅遊暨長江三峽旅遊發展研討會,進一步加強了東中西部的旅遊合作,並簽定了“長江三峽旅遊發展公約”。安慶憑藉豐富的旅遊優勢與西部地區景點共同組建旅遊熱線,形成資源共用,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咸寧、黃岡、鄂州等市,積極與武漢旅遊企業共同發展區域旅遊産業,構築華中旅遊圈,實效顯著,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沿江各市在參與服務西部大開發的工作中,把旅遊作為一個重要産業來抓,積極促進旅遊産業與西部大開發的結合,策劃出一批旅遊項目,圍繞旅遊熱點,開展工作和活動,促進東中西部客源資源的交流合作,極大地推動了沿江旅遊産業的發展。 長江沿岸城市提出的實施科教興市的發展戰略,推動沿江科技産業高速發展。2001年12月,在重慶舉辦“中國重慶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採取科技成果展示與交易並舉的形式,長江沿岸的上海、南京、武漢等高新技術産業廣泛關注和參與,簽約項目達229個,包括電子資訊、生物醫藥、資源環保、農業高新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發明專利技術、軍民兩用技術及軍轉民技術與産品等,成交總額53.86億元。合肥市為了爭取加入“國際科技城市聯盟”,市領導率團到南京進行磋商,經過努力,現已成為該組織正式成員。

    社科、航運、商貿、長江技術經濟學會、長江經濟發展研究院、産權交易市場等專題積極開展工作,組織活動,使聯合協作落到實處,取得卓有成效的業績,呈現出聯合起來抓聯合的大好局面。

    (五)再接再勵,對,支援再譜新篇章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已經5年了,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的工作還重任在肩,沿江各市積極開展開髮式移民工作。

    沿江城市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黃岡市在積極參加三峽對口庫區移民幫扶工作中促成武穴市與秭歸縣結為幫扶縣市,並跟蹤服務原有協作項目,考察協調新上項目,做到辦實事、求實效。馬鞍山高度重視對:支援工作,2002年接收安置三峽庫區移民350人,並積極推動馬鋼參與對口支援工作,計劃無償在庫區新建若干所希望小學。合肥市高度重視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産業優勢,盤活庫區存量資産,成功實現榮事達集團對重慶洗衣機總廠的兼併等一批項目,共完成項目5個,總投資9370萬元,其中合肥投資5220萬元。安慶市2001年接收安置重慶市巫山縣三峽外遷移民1614人,超計劃安排7.6%,對口支援重慶市渝北區洽磧鎮銀杏樹苗6萬株,價值80萬元。九江市對口支援三峽移民工作多次受到表彰,2001年安置三峽移民252戶共1132人。南通市在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認真貫徹、積極落實安置庫區移民216戶1023人,並出資100多萬元,參與援建醫療中心、圖書館、廣播電視中心、資訊中心等項目。 在2001年7月國務院三峽工程移民暨對口支援會議上,寧波市政府被授予先進單位。寧波市再接再勵,不斷推動對9協作的發展。寧波洛茲服飾公司投資3000萬元,在庫區興建年産100萬件襯衣生産企業,2001年7月動工,現已完成投資1500萬元,形成50萬件生産能力,全部投産後,銷售收入7000萬元,利稅1300萬元。寧波隆華食品公司在宜昌設立分公司, 整體並購白洋鎮鋁型材廠,盤活資産存量2000萬元,建立4000噸食品罐頭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2001年3月簽約,5月開工,10月投産,安置500人,産品全部出口。

    鎮江市以開發性移民為重點,積極尋求經濟技術合作項目,以名牌産品和社會籌資控股,與重慶市雲陽縣糧食加工廠合資組建江蘇醋王雲陽釀造分公司,年産5000噸香醋、3000噸醬油、500噸各類調味品,已是江蘇省援建三峽庫區第二大項目,為庫區增添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通過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重慶、宜昌與沿江城市的合作, 一批名優産品紛紛在庫區落戶,促進了一些名牌企業帶資金、帶技術到庫區開展經濟合作。上海華誼集團下屬信誼藥廠與重慶東方制藥公司共同組建信誼東方制藥公司。黃石華新集團日産2500噸幹法熟料生産線,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完成,華新水泥集團總投資1.86億元,預計明年投産。宜昌市以三峽工程建設為契機,以庫區三縣為重點,吸引了一批名優企業和名優産品落戶,引進聯合已成為庫區三縣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批知名企業如上海凱賽公司、上海沃迪科技、重慶十八灣酒業、武漢人福科技在宜昌興建獨資或控股企業。沿江城市的對口支援,有力地支援了三峽庫區的移民搬遷和經濟發展。

    上海市在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中,無償援助項目11項,資金1180萬元。合作項目2項,計1億元。接受安置三峽庫區外遷移民864戶,3643人,上海市政府被國務院三建委評為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先進集體。 武漢市把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而光榮的任務,認真組織,積極推進。 由武漢科諾生物農藥有限公司控股宜昌金達生化農藥有限公司,在宜昌建設亞洲最大的BT生物農藥生産基地,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投産後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利稅500萬元以上。“武漢路”、“秭歸防保中心”等投入較大的項目基本完成,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受到國務院三建委的表彰,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

    南京市在對口支援三峽龍寶移民開發區的工作中,對工礦企業遷建、基礎設施建設、高效生態農業建設、旅遊開發、社會事業發展五個方面加大對口支援力度,積極引導和促進雅高、紅大陽這樣的名牌企業去庫區辦實業,搞聯合。南京雅高公司在三峽庫區重慶萬州投資3000萬元,購置投放50輛空調車和無人售票車,以整體兼併方式成立了重慶萬州雅高巴士有限公司,該公司下一步還將進一步追加投資,拓展合作規模。

    (六)努力拼搏,協調會作出新貢獻。

    十次會議後,協調會聯絡處積極組織協調,主動配合服務,為推動協調會的工作有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大力宣傳。為加快宣傳長江經濟帶改革開放,共同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力度,聯絡處按各市領導要求,將26市領導的演講及會議有關材料編輯成書出版,書名為《新世紀長江經濟帶發展大視野》,該書由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市市長親筆題辭,武漢市委書記為該書作序,該書出版後,已報國務院、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並在《長江日報》將其精華摘要發表,做了一系列造勢、宣傳工作。

    二是組織活動。為了貫徹落實協調會十次會議精神和《框架意見》及有關倡儀,在安慶和武漢分別組織召開了兩次工作會議。在漢組織了“長江沿岸城市與中西部城市市長座談會”、保護母親河萬人活動,並以協調會的名義首次聯辦了武漢經貿洽談會,長江沿岸20多個城市及中西部城市參加了這次活動,推動了東、中、西部的聯合協作。

    三是主動協調。聯絡處在“抓區域、促流域、抓專題、促聯合”工作方針指導下,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三次市長會議、南京經濟協作區第十一次市長專員聯席會,武漢經濟協作區第九次市長聯席會、重慶經濟協作區第十二次市長專員聯席會,聯絡處都派員出席會議,了解情況,綜合資訊,積極推動。進一步加強了協作區之間的溝通,協調。聯絡處二年來,積極參與、主動協調了第六屆中國重慶投資貿易洽談會暨三峽國際旅遊節、第二屆中國武漢國際機電産品博覽會、南京華商大會、上海“長江發展論壇”及“長江沿岸城市中小企業投資項目推介會暨第五屆滬港合作研討會”和第三屆武漢經貿洽談會等一系列區域流域大活動,推動了聯合協作的不斷發展。

    四是熱情服務。在專題活動和項目協調中,聯絡處主動做好配合服務工作。為“聯合起來,保護母親河的倡議”、《長江沿岸地區産業發展規劃》的實施以及資訊專題建立“中國長江” 網站的工作,推動旅遊專題,開拓旅遊市場主動做好各項服務。

    二、開拓進取,推動長江流域聯合協作再上新臺階。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強調,西部開發要面對我國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依託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幹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有重點地推進開放開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經濟帶。黨中央的這一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們沿江城市指明瞭前進的方向,為協調會的工作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與時俱進地把握機遇,開拓進取,推動長江流域聯合協作再上新臺階,是我們共同的任務。現就協調會今後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以《框架意見》為指導,加大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的工作力度。充分認識《框架意見》是新時期長江沿岸城市加強聯合協作,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的指導性文件。沿江各市要緊緊圍繞這一主題做好工作,進一步組織大活動、聯辦大項目、組建大集團、建設大市場,推進沿江城市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向縱深發展,凸顯長江經濟帶新的發展優勢。

    (二)進一步賦予“抓區域、促流域、抓專題、促聯合”新的內容。區域經濟的發展,專題工作的深入,要以調整産業結構,實施科教創新,發展服務産業,培育市場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主要領域,開拓創新。

    (三)進一步發揮協調會的獨特作用,完善協調會功能。協調會要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 圍繞會議主題,大力組織沿江各市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和流域聯合協作的活動;及時交流沿江各市參與西部大開發和流域聯合協作的資訊;認真協調沿江各市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和流域聯合協作的項目;積極做好沿江各市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和流域聯合協作的服務工作。

    (四) 突出加強五個方面的聯合協作。一要突出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聯合協作;二要突出招商引資的聯合協作;三要突出科技教育與人才交流的聯合協作; 四要突出要素市場與各地建設的聯合協作;五要突出旅遊産業深入發展的聯合協作。

    協調會第十次會議所議定的議題經過沿江城市的共同努力,已經完成。作為主席方,兩年來,我們做了一些組織、協調、交流、服務等方面的工作,但做得還不夠,希望大家多提意見。在此,衷心感謝沿江兄弟城市、專題組和社會各界給於我們的大力支援和積極配合。

    黨中央國務院面向新世紀作出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決策,西部大開發和長江流域的開發開放是有機聯繫在一起的。長江沿岸城市聯合參與和服務西部大開發,形成長江經濟帶新的發展優勢,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協調會的工作將更加艱巨,更加光榮。我們相信,在協調會第十一屆主席方——南京市的組織下,沿江城市將團結攜手,開拓前進,共同為推進協調會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開創長江流域經濟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武漢市經濟協作辦公室撰稿)

    中國網綜合報道 2002年10月16日


29位“長江市長”南京聚首 共議長江流域開發大計
長江流域26城市嚴重缺水
"守在江邊無水喝" 長江流域26城市嚴重缺水
長江流域1800條小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長江流域持續降雨一月 鄂湘贛三省險關劍拔弩張
投資長江流域388億移民222萬
長江流域水污染呈發展趨勢
專家呼籲加強立法和監管已迫在眉睫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