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黃河首次“握手” 緩解山東南四湖生態饑渴

    12月8日,山東南四湖“應急生態補水工程”在江蘇省徐州市境內啟動。長江水通過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經過9級泵站提升、長途跋涉400多公里,將源源不斷地補向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南四湖。50天后,1.1億立方米長江水將補入南四湖,與先前補入的5000萬立方米黃河水匯合。這是歷史上長江水和黃河水首次在一個湖中“握手”,它們將共同緩解南四湖大旱、維繫湖區生態平衡。

    南四湖是我國十大淡水湖之一,由著名的微山湖、南陽湖、獨山湖和昭陽湖組成,位於淮河流域北部,承接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的來水,流域面積3.1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重要的棉糧生産基地和能源基地之一,也是山東省最大的淡水漁業基地,素稱“生態寶庫”的湖區資源豐富,有鳥類196種、魚類78種、水生生物78種、浮游動物249種,形成了良好的生態鏈,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但近年南四湖“太渴了”:流域連續遭遇枯水年份,湖內蓄水一直很少。今年山東地區平均氣溫持續偏高,南四湖湖面蒸發量增大、降水量嚴重偏少,至12月1日,南四湖地區平均降雨量為370毫米,比多年來平均降水量銳減48%;總來水量僅達正常年份平均來水量的10%。今年湖區水位創下歷史最低值,整個南四湖基本乾涸。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依據降雨指標、農作物乾旱情況、地下水埋深等指標分析後認為,2002年南四湖地區的嚴重旱情為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部分地區的旱情達到了兩百年一遇。

    過度的旱情不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滅頂之災”。據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不完全統計,截止今年8月底,流域內的濟寧市600多萬畝農作物普遍受旱;微山縣作為山東最大的河蟹生産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烏鱧生産經營集散地,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7月9日至今,京杭運河濟寧段斷航,130公里的主航道已全線斷航。南四湖野生動植物資源受到嚴重威脅,水生生物銳減、植被退化。據氣象部門預測,入冬後南四湖旱情將進一步惡化,極易造成全湖乾涸、湖區生態環境面臨毀滅性破壞,水生生物將快速死亡、大量鳥類因食物遭受破壞被迫遷徙或死亡,長年累月形成的生態食物鏈一旦破壞,相當長的時間內將難以恢復。

    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從長江向南四湖應急生態補水工程得以啟動。水利部副部長翟浩輝告訴記者,這次補水是我國東部地區首次遠距離生態補水,是淮河流域第一次跨省調水,也是我國東部地區調水歷史上路徑最長的一次調水。長江水北上到了山東前所未有,長江水、黃河水在一個湖裏匯合也是史無前例。在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即將開工之際實施應急生態補水,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預演和初步嘗試。

    記者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本次江水北調以江都站為起點、以京杭大運河為輸水骨幹河道,將經過已建成的江都、淮安、解臺、沿湖等9級泵站,用50天時間把長江水送到南四湖。

    12月8日清晨,徐州市解臺站翻水機組啟動,已注入該市境內不牢河的長江水經過機組流向湖區。50天后,1.1億立方米的長江水將全部聚齊,和先前已經補入的5000立方米黃河水相聚,使南四湖水面面積增加110平方公里,可以滿足南四湖湖區魚類、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鳥類等生態鏈的最低用水需求,保護湖區生物物種的延續和多樣性。長江水、黃河水將共同滋潤“復活”南四湖秀美的生態環境。

    新華社 2002年12月10日


遭受百年不遇大旱900萬人缺糧 山東將開倉賑災
我國北方最大淡水湖完全乾涸 山東盼水解渴(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