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之省”缺水隱患驚人 身居湖北飲水亦憂

    身居“千湖之省”,湖北人一向以“用水無憂”為豪,而年年洪汛也著實令其有“水多為患”之嘆。 但實際上,美譽之下不僅名難副實,而且湖北省的缺水隱患更是意外地驚人。

    首先,我們來客觀地看一看湖北到底有多少水可用。湖北省氣象局總工程師鄭啟松介紹説,湖北多年平均降水量1166毫米,但分佈不均。僅從地域分佈上,鄂西北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00毫米,而鄂東南、鄂西南可達1400毫米。上世紀60年代以來,這種差距更加增大,因此鄂北崗地一直難摘“旱包子”帽子,鄂西北山區則還有數百萬人經常缺水吃。

    據估算,湖北省地表和地下水資源總量年均為981.3億立方米,每人平均佔有水資源量只有2053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數的75%;畝均水資源佔有量為1736立方米,少於1870立方米的全國畝均水資源量。長江、漢江過境客水年平均量多達6338億立方米,但它們多以洪水形式出現,不敢對其“截留”使用,只能白白地看著它滔滔東流。

    有關專家説,按全省資源供需平衡計算,中等乾旱年,湖北省缺水6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缺水33億立方米。特殊乾旱年,湖北省缺水89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缺水51億立方米。因此,去年一場大旱,便讓荊楚大地飽嘗了“乾渴”的創痛。目前,湖北已有缺水城市46個,其中屬於資源型缺水的25個,污染型缺水的14個,工程型缺水的7個。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湖北人引以為傲的湖泊還剩下多少個。全國人大代表雷新泉曾説:“上世紀50年代初,因擁有1052個湖泊而享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如今只剩下湖泊83個,連‘百湖之省’都夠不上了”。

    這是一個多麼令人痛心的事實!以武漢市為例,新中國初期,武漢有大小湖泊127個,到如今僅存湖泊27個,湖泊幾乎一年消失兩個。

    可用的水不但少,而且在變臟。對於兩江交匯的湖北而言,水污染尤其成為一個沉重的陰影。根據湖北省水資源水環境監測中心水質公報,去年下半年,湖北省總體水質比上年同期略有好轉,但優良水質的比例下降了6.9個百分點。而且中小河流和湖泊污染較嚴重,其中,中小河流的污染比例接近四成,有兩成多污染相當嚴重,其污染物主要來源於城鎮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

    長江和漢江,這兩條湖北境內的“母親河”,每年沿岸排污有增無減。有人説,“母親河”都快變成“污水溝”了。長江水資源保護局負責人介紹説,如果不考慮大腸菌群及石油類兩項指標,長江幹流的污染帶已長達500余公里,佔攀枝花以下河段長度的14%。如今,長江幹流上還有上百個排污口仍在排放污水,年排放總量超過200億噸,且正以2%——3%的速度逐年遞增,要在這一江段找到一個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取水口越來越困難。

    漢江是湖北人的一個重要吃水源,其形勢也不容樂觀。僅漢江武漢段兩岸共十多個排污口,過去每年排污量達6000萬噸以上,而武漢城區在漢江上共設置了5個取水點,承擔著全市54%的供水量。每年枯水期,供水部門都要為防止漢江“水華”出現而提心吊膽。而“水華”産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生活和農業污水大量排入,加上枯水期氣溫回升的作用,使其水體“營養過剩”,藻類便大量繁殖。

    “守著江河沒水吃”,成了環保專家對“千湖之省”的一句嚴厲警告。自2001年開始,武漢決定投資5億多元實施“湖改江”工程,因為東湖的水已經臟得不能再喝了,只好捨近求遠改喝江水,這是一筆多麼巨大的“環保債”!

    “千湖之省”甚至也已經開始動用地下水。據省水文水資源局人士介紹,武漢市已計劃到2010年,城區新增地下水開採量1100萬立方米,以集中方式供水。(戴勁松、張軍)

    新華網2002年12月17日


明春北方可能嚴重缺水
台灣再現缺水危機 水庫蓄水量比去年更少
遼寧旱情嚴重缺水形勢嚴峻
哈市拉響“缺水”警報
"守在江邊無水喝" 長江流域26城市嚴重缺水
廣東南澳罕見大旱嚴重缺水
五十年後中國將嚴重缺水
少雨高溫 廣東250多萬人缺水
全國110個城市嚴重缺水 新《水法》上半年即將出臺
缺水的中國
我國在2030年抵達缺水警戒線
農業與環保兩難 全球面臨嚴重缺水問題
全世界共有4.5億多人面臨嚴重缺水
水利部:我國將多管齊下解決城市缺水問題
亞洲十億人將面臨缺水
嚴重缺水:鄭州人得掐著“法條”用水
缺水危機威脅中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