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課程改革起始年“研究性學習”不教書獃子  

    9月1日,本市170萬名中小學生將邁入新學年,與以往不同,今年是北京市基礎教育全面進入課程改革的起始年。記者注意到,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研究性學習”將首次被作為必修課走進中小學課堂。

    據了解,這門“研究性學習”課將在全體高一新生、部分初中實驗學校和海澱區的所有小學展開。全國已經有30多所中學試行該課程。據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裴娣娜介紹,由於課堂的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任課老師並不需進行專門培訓,教師只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參與課堂。“研究性學習”每週三課時,以研究小組形式開展,不設教材。“新課程綱要定位在理解科學家探究的過程,提高學生主動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在體驗中增強解決問題能力、相容性和團隊精神。”

    雖然該課程今秋在我市大面積開設,但不少學校早已實踐開來。東城區55中去年就開始進行“研究性學習”試點教學,高一學生研究了24個課題。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組合成課題組,每個專題小組在蒐集資訊後,確定選題,設計問題,然後進行實地觀察和問卷調查。考試的方式脫離了死記硬背,在一項“網路的真實性”的調查中,學生們在對6個網吧進行調查後,用表格的方式提交了自己的調查報告。記者看到,“如何鑒別盜版光碟”、“如何對秋天的落葉進行處理”等問題也都成了學生們熱衷研究的小課題。想在“研究性學習”這門課中拿高分並不容易,有關老師評價認為:死記硬背不能完成“研究性學習”的要求,只有善於發現、勤於動手、認真總結才能上好研究性學習課。

    ■連結

    “研究性學習”是新課程中一個獨具特色的課程領域,鼓勵學生對書本質疑、對教師超越,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打破了班級授課的閉鎖性,將學生置於一個開放的教學環境中,立足於學生個體需要,強化過程體驗。學生可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選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王光輝)

    《京華時報》 2002年8月27日


38個試驗點進行一年 課程改革改出一派歡天喜地
學者呼籲,中小學體育教學應轉變觀念
告別“聾啞英語” 中國中小學英語課程將有新標準
明年高考提前 教育部修訂普通高中試驗課程方案
廣東省教育廳800萬元支援課程改革
北京取消文理分班未定
北京高校課程改革思路:淡化專業分流培養
廣東先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明秋實驗新課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