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加緊與“邪惡軸心”國相互走動   
丁曉星

    近期,俄羅斯不顧美國的一再反對,採取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外交舉措加強與被美國列為“邪惡軸心”的伊拉克、伊朗和朝鮮三國關係。先是8月初,俄羅斯與伊朗簽署了幫助伊朗建造10座核電站的協議;8月20日,金正日開始訪問俄遠東地區,並計劃與普京總統會晤;近日又有消息稱,俄羅斯與伊拉克將於9月初簽署一份總額達40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協議。俄羅斯冒著與美國惡化關係的風險加強與這三個國家的關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深層考慮。

    首先便是謀求經濟利益。

    普京奉行的是“務實”外交,強調在外交中要把維護俄羅斯的經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俄羅斯與伊拉克即將簽署的5年經濟合作協議,累計金額達400億美元,協議包括兩國在石油、發電、化學産品、灌溉、興建鐵路和運輸等方面的60多個合作項目。俄羅斯長期以來一直與伊拉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伊拉克主要的經貿合作夥伴。目前大約有200多家俄羅斯公司活躍在伊拉克經濟的各個領域,一些大石油公司,如“盧克”、“斯拉伕石油”等控制著伊位克大量的油田,所以俄羅斯一直致力於儘快解除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以便放手發展同伊拉克的經貿合作。另外,俄羅斯也希望通過合作使伊拉克能償還總額達70—80億美元的債務。

    俄羅斯幫助伊朗修建核電站,合同金額就達80億美元,並可通過合作影響伊朗在裏海劃分問題上的立場,促使它同意俄羅斯提出的“海底劃分,水體共用”的方案,加快對裏海能源的開發步伐。

    此外,兩伊都是世界産油大國,在俄羅斯加大石油出口、向歐佩克提出挑戰之際,俄羅斯與兩伊加強能源合作也將鞏固俄羅斯石油大國地位,增強與歐佩克抗衡的實力。

    俄朝經貿合作通過兩國高層互訪也得到加強,俄羅斯將幫助朝鮮興建鐵路,並使之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相接。俄朝貿易額已由前些年的約6000萬美元上升到去年的1.5億美元。俄羅斯産品、特別是能源與軍工産品在三國都有很大需求和廣闊的市場。

    其次是穩定周邊安全。

    伊拉克、伊朗、朝鮮三國都是俄羅斯的鄰國,保持與三國良好關係,對俄羅斯穩定周邊安全環境有很大作用。俄羅斯與西方改善關係之後,它的主要威脅成為來自南部地區的民族分裂、恐怖主義、毒品走私等因素。伊拉克、伊朗都是西亞大國,與兩伊關係的好壞,將直接決定俄羅斯南部地區的穩定。

    在美國打擊伊拉克問題上,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持反對態度,這不僅僅是因為俄羅斯在伊拉克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更因為俄羅斯不能因為與美國接近而放棄獨立的中東政策、喪失在中東伊斯蘭國家的威望,傷害俄羅斯境內2200萬穆斯林居民的感情。俄羅斯如果在中東政策上與美國沆瀣一氣,不僅車臣問題解決不了,而且會給俄羅斯國內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

    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俄羅斯希望以推動南北雙方進行和平談判,擴大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保障其遠東安全與穩定。7月底,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訪問朝、韓,成功地進行了外交斡旋,推動南北雙方和談進程。近日,金正日再次訪問俄羅斯,並將與普京在遠東會晤。所有這一切都為維護俄羅斯安全利益創造良好條件。

    最後就是想從美國那裏撈取更多實惠。

    俄羅斯在美國揚言攻打伊拉克之際,與伊拉克簽署鉅額經濟合作協議,表明俄美關係改善之後,並不意味著俄羅斯變成美國的“小夥伴”,對美國只會隨聲附和。俄羅斯將奉行獨立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不會犧牲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來換取俄美關係的發展。

    與三個所謂“邪惡軸心”國家發展關係,普京其實也並非想激怒美國,也無意惡化他苦心經營的對美關係,更不會與美國搞對抗。普京對美國連續打出三張“邪惡軸心”牌,一是希望美國在處理與這些國家關係時,考慮俄羅斯利益,學會與俄羅斯商量。俄羅斯美加所副所長克列梅紐克一針見血地指出:“通過在打伊問題上給美國製造麻煩,讓美國考慮是否應在一些問題上與俄羅斯商量、考慮俄羅斯利益”;二是抬高向美國要價,美國的打伊計劃在國際社會受阻,爭取俄羅斯的沉默顯得更為重要,為此美國必須予以適當經濟補償;三是讓美國知道,採取與美國不同的強硬外交政策在俄羅斯能得到廣泛支援。這些天,俄羅斯一些官員與學者紛紛通過媒體支援普京總統密切與“邪惡軸心”國關係的做法。

    (丁曉星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網 2002年8月21日


伊拉克外長表示將於近日訪問俄羅斯
俄羅斯為何加強與伊拉克的經貿合作?
金正日再次踏上俄羅斯土地 詳細行程披露
俄輿論析俄伊"世紀合同"
俄伊將完成經濟合作計劃的制定工作
美國希望俄羅斯遵守聯合國對伊決議
俄將與伊簽訂經濟合作協議
金正日將訪問俄羅斯遠東地區
美俄將就俄繼續援建伊朗核電站問題進行磋商
俄報稱普京準備放棄幫助伊朗建設核電站
美怪論層出不窮:“邪惡軸心”論未完 “失敗國家”論又登場
拿“邪惡軸心”説開道 美軍事戰略做重大調整
鮑威爾重申“邪惡軸心”論 又稱將區別對待三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