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 三年發射二十顆衛星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13日在北京説,中國正積極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該集團目前已對新一代火箭進行了大量的預先研究和技術儲備工作。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13日召開第二次工作會議,張慶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他介紹説,中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具有大推力、高可靠、低成本、無毒無污染等特點。新一代火箭系列由三個模組加現有技術組成,可以按發射不同衛星的需要,通過模組間的組合,形成一個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的火箭新家族。火箭發動機使用的推進劑為液氫液氧和液氧煤油,均無毒無污染。

    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優勢還包括:按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三化原則進行設計,從整體上減少了一星一箭的研製成本;規模化、集約化生産,比多品種、小批量生産大大降低了生産費用;地面設備的簡化,有利於縮短髮射場準備時間。張慶偉認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完全能夠滿足未來三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國內外市場需求,將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外衛星市場和商業發射服務中有所作為。他表示,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以現有技術為基礎,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生産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近三年時間裏,共進行了十二次成功發射,將十三顆衛星和三艘飛船送入太空,並創下自一九九六年以來連續二十五次發射成功的記錄。

    中國未來三年將發射衛星二十顆左右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13日宣佈,未來三年,中國將發射衛星二十顆左右。

    張慶偉介紹説,中國目前共有九顆衛星在天上運作,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計劃發射三十多顆衛星,未來三年發射衛星的數量在二十顆左右。

    這位總經理稱,隨著中國航太技術的發展,中國各類衛星需求量將不斷增大。二00一年八月,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組建成立航太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該公司有望達到年産八到十顆小衛星的能力,以滿足社會對衛星日益增多的需求。

    與此同時,中巴資源衛星、氣象衛星、海洋衛星、科學試驗衛星等相繼發射成功,則標誌著中國長期穩定運作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已基本形成。

    張慶偉表示,中國衛星已實現研製生産的商業化轉變;第一代電視直播衛星等民用衛星正加緊研製;大容量、長壽命、高可靠性衛星平臺等眾多關鍵技術攻關也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些均將為中國航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未來幾年將突破飛船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載人航太工程副總指揮張慶偉13日説,未來幾年,中國將突破以飛船交會對接、空間實驗室、衛星組網、月球探測等為代表的一批航太關鍵技術。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二次工作會議今日召開,張慶偉于會間接受記者採訪時作出上述表示。他説,這批關鍵技術的突破,將為中國今後進行深空探測、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作準備。

    實現載人航太、解決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並向太空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的戰略“三步走”。張慶偉表示,突破飛船交會對接、空間實驗室、衛星組網、月球探測等航太關鍵技術,無疑將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戰略“三步走”的儘早實現奠定基礎。

    張慶偉透露,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將加快載人航太工程的研製進程。目前,“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和運載火箭正按計劃節點加緊研製,預計將於今年後幾月內發射升空。

    中國于一九九二年開始實施載人航太工程,過去十年中,中國攻克了載人航太工程一系列關鍵技術,研製成功先進的“神舟”飛船和運載火箭,並初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太體系。迄今,中國已成功發射並回收了“神舟”一號、二號、三號三艘無人試驗飛船。(孫自法)

    中新社 2002-8-14


吳邦國要求航太科技集團為航太事業做出新貢獻
神舟4號將於今年底發射
中國航太測控第一站 記總裝某基地喀什測控站
院士構想太空武器 目標:空天作戰的武器平臺
我國研製可在太空和大氣層內飛行的空天飛行器
加快産業化進程 北大與航太高科技企業攜手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