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太測控第一站 記總裝某基地喀什測控站  

    喀什,一顆鑲嵌在古絲道上璀璨的明珠。

    中國航太測控網最西端的總裝備部某基地喀什測控站,是這顆明珠上耀眼的亮點。

    我國發射的中、低軌道衛星,大多從東南上空入軌,繞地球飛行一圈後,從西北上空回歸,此時,第一個觀測到衛星並對它實施有效測控的,就是喀什測控站。因而,人們又把它稱為“中國航太測控第一站”。

    “第一站”官兵不辱使命,在中國航太測控 史上書寫了一流的輝煌業績:

    ——建站34年,圓滿完成了我國48次導 彈、衛星、飛船發射的測控任務;

    ——首次在我國實現了電腦遠端通信;

    ——成功接收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第一束電波,實現我國航太測控“零”的突破;

    ——首次實現一站管理多顆衛星;

    ——首次搶救成功極地軌道衛星,創造世

    界航太奇跡……

    1992年4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給喀什測控站記集體一等功。2001年12月,喀什站被評為全軍基層建設先進單位。

    48個百分百

    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神舟”三號飛船從酒泉大漠騰空而起,飛向蒼穹。

    90分鐘後,繞地球運作一週的飛船首次 進入祖國上空。喀什測控站立即捕獲目標,進行跟蹤,作出精確預報。七天后,在地面測控系統持續跟蹤與控制下,飛船準確返回地面。

    在主控機房裏,正在組織跟蹤“神舟”三號留軌艙任務的喀什站第九任站長陳永亮對記者説“喀什站地理位置特殊,責任重大,成敗 攸關航太事業的全局。對每一次任務,我們都必須追求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守好祖國航太測控‘西大門’”。

    該站在參加歷次航太測控任務中,共跟蹤衛星、飛船3800圈次,發令12000多條,注入數據3400多塊,無一差錯,成功率100%。

    百分之百的第一個紀錄是34年前寫就的。喀什站第一批創業者趕著毛驢來到西北大漠,架起通向太空的“天梯”。從建站到我國第一顆衛星上天,總共只有一年多。當時,航太測控事業既是尖端又是空白,沒有經驗可借鑒。衛星首次飛臨祖國上空只是短暫的一瞬,站黨委提出的第一個口號是:“要創造百分之百的成功。”

    他們邊安家,邊進行設備安裝、組織專業訓練。大家住在地窖裏,晚上點著油燈,在雙膝上計算,在床板上畫圖,攻克了一道道難關。

    振奮人心的日子終於來臨。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當衛星繞地球一圈飛臨祖國上空時,喀什站首先接收到信號,隨即捕獲到目標,迅速作出了衛星飛越全球244個城市上空的時間預報。

    當親耳聆聽到從太空傳來的第一聲《東方紅》樂曲時,全站官兵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女技術員姚金鳳懷孕已到臨産期,硬堅持在機房維護和操縱設備。衛星上天,她的“寶寶”也落地了。為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她幸福地給孩子起名“星星”。

    隨著航太事業的發展,這個祖國版圖上不起眼的西北角上空,已成為太空航太器往來頻繁的“鬧市”。

    面對航太測控任務由單星實時測控向多星實時測控、長期管理等多類型任務並舉轉變、測控手段由老設備向新老設備並存轉變、測控方式由傳統模式向透明遙控模式轉變的新形勢,喀什站官兵追求的目標不再是“抓得住,跟得上”,而是“抓得準,跟得穩,測得精”。

    設備老化,儀器陳舊,是擋在官兵前進路上的一大障礙,站領導作出果斷選擇:“改造設備,技術創新”。憑藉自己的技術力量,一套設計使用壽命為10年的衛星實時跟蹤設備,他們延長使用到35年,創下了使用年限最長,參加型號任務、跟蹤圈次、單日跟蹤圈次最多的記錄。一套新型跟蹤設備通過改進天線跟蹤目標性能,自動跟蹤方位角由每秒10度增加到每秒23度。經過調整技術參數和部分電路,提高了設備測量精度,誤差由原來的每秒4釐米,減小到每秒2.5釐米,大大滿足了衛星定軌的要求。

    1994年,我國發射了一顆大橢圓軌道科學試驗衛星,入軌遠地點高度為3.6萬公里。而喀什站的一套主要跟蹤設備,僅適用於中、低軌道衛星的測控,對衛星有效跟蹤最大距離僅1萬多公里。按現有條件,當這顆新型衛星遠離地球時,地面將無法對它進行有效控制。

    青年工程師陶峰擔起了技術改造的重任,他組織攻關小組研究方案,對設備部分電路作了大膽改造,對一些技術參數進行了調整,終於趕在衛星發射前完成了改造任務,經指標計算推導,設備跟蹤測量距離大於4萬公里。

    “跟蹤開始!”隨著密碼下達,經過改造的這臺設備啟動各項程式,很快捕獲目標。當衛星繞著大橢圓軌道飛行到離地面最遠點時,也沒能逃離喀什站的目光。基地給他們發來賀電説:跟蹤目標穩定,測量數據準確。就這樣,34年來喀什站創造了48個百分之百成功的紀錄。

    創世界航太奇跡

    對喀什站來説,1990年9月3日是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一顆瀕臨“死亡”的衛星在喀什站手中“起死回生”。

    這一天,我國第一代極地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發射升空。不料,衛星入軌後不久,星上主電腦受到空間粒子的衝擊,突然失靈,衛星姿態沒有建立,太陽能電池帆板無法完全伸展,能源告急。必須立刻啟動衛星主副電腦切換程式!

    “喀什,做好應急搶救準備。”衛星測控中心緊急命令。臨危受命!這對身經百戰的喀什站並不陌生。在充滿風險的航太事業中,喀什站每年要經歷數次衛星異常情況下的緊急處置,次次處變不驚,勇創奇跡。

    “喀什準備完畢。”這天坐鎮指揮的站長張國社、政委危志剛晝夜堅守在機房。“風雲一號”是我國新研製的一顆氣象衛星,代表了當時我國航太科技的最新水準。它不但服務於國家氣象預報、海洋預報、農業生産乃至地質勘察等多方面,而且直接為即將在北京舉行的第11屆亞洲運動會提供氣象保障。

    應急搶救的條件極為苛刻。衛星攜帶的蓄電池,僅能將衛星與地面的聯繫維持到下一個飛行圈次。此後,如果能源耗盡,衛星將成為一塊漂泊在宇宙空間的“廢鐵”。一小時後,衛星以每秒7.5公里的速度進入喀什站“領空”。站主控設備迅速捕獲目標。

    喀什站只有寶貴的14分鐘!其間,他們要完成目標捕獲,數據注入、比對,數據正誤判斷等多項工作。

    “喀什站第一次注入開始。”伴隨著電腦鍵盤的敲擊聲,負載著數據指令鏈的無線電波飛向太空。

    “衛星未執行,注入失敗。”衛星搶險歷來被國際宇航界視為衡量一個國家航太測控能力的重要標誌。1976年9月12日,國外一顆名叫“布洛克5 D”的衛星發生了與“風雲一號”相似的故障,經過半年搶救獲得成功,被譽為世界航太搶險的典範。

    星上能源正在流失搶險刻不容緩……

    “喀什站第二次注入開始。”“衛星未執行,注入失敗。”氣氛驟然緊張。為了成功,每次任務喀什站都要制定幾套應急處置方案,對異常情況下應急測控的每一個電鈕、每一個開關乃至每一項操作,都明確規定了由何人何時去執行,要求每一位參試人員對方案要爛熟於心,弄清其中所有的關鍵技術環節,不允許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

    星上能源趨於耗盡,僅剩最後的6分鐘……

    “喀什站再次注入。”這是衛星飛出喀什站“領空”前的最後一次注入。重新選擇星上天線傾角後,站主控設備的無線電指令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射向“風雲一號”。反饋數據立刻在電腦上顯示出來:“指令執行。”

    衛星上調整姿態的主電腦隨之切換到備用電腦,太陽能電池帆板終於緩緩打開,充足的電力注入星體。喀什站指揮室裏一片歡騰。

    在隨後的日子裏,“風雲一號”又發生了4次故障,喀什站次次參戰,對衛星發出指令3500多條,全部準確無誤。航太部在賀電中説:“‘風雲一號’衛星搶救成功,是我國衛星發展史上值得引以為豪的一件喜事,也是世界衛星史上少有的奇跡,這再次體現了我國航太科技人員的卓越才能和衛星測控技術的先進水準。”

    航太器應急測控是喀什站擔負的一項重要任務。僅2001年,他們執行臨時下達的應急測控任務就有25起,其中19次是在節假日,次次圓滿完成。

    功夫在平時

    地震了,5.2級地震!

    今年4月14日下午,喀什站正在跟蹤我國“神舟”三號飛船留軌艙。突然,機房開始搖晃,繼而一陣轟隆聲由遠及近,設備操作臺吱吱做響,燈光明暗變幻。但所有工作人員在崗位上紋絲不動,照常注視著螢幕上一個個跳動的數據。留軌艙急速飛越喀什站上空。

    10分鐘後,跟蹤圓滿結束。大家這才發現,地震已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地溜走了。在現場組織測控任務的副站長李再甫説:“關鍵時刻,就是天塌下來,我們也不能有半點的驚慌和退縮。”

    喀什站敢打硬仗的作風是出了名的。1993年10月,我國一顆返回式衛星即將返回地面。突然,跟蹤信號中斷,衛星去向不明。喀什站臨時受命參戰,迅速轉換測控設備技術狀態(即改變接收頻率),向茫茫太空搜索衛星回收艙。這次設備狀態轉換,需要更換8個部件、35處電纜接頭,一般情況下至少需要2個小時,而衛星20分鐘後即將飛臨喀什站上空。

    形勢異常危急。中隊長申明祥、藏族戰士小長命,背起30多公斤的高頻箱,迅速爬上20米高的天線塔。大家爭分奪秒,協同作戰,終於趕在衛星進站前1分鐘完成了設備狀態轉換。測控設備準確捕獲目標,搶下了珍貴的跟蹤數據。

    航太無小事,成敗繫於毫發。喀什站歷來有一句口號:“設備出故障,問題不過夜。”

    70年代的站長蔡毓通是從朝鮮戰場上走下來的老兵。他不懂航太測控技術,可一旦設備出了故障,他就搬一條板凳坐在機房,故障不排除,他就不睡覺。如今,老站長的傳統沒有變,只是板凳換成了“加班床”。

    一次,“神舟”三號飛行試驗任務測控演練,喀什站的設備向測控中心傳送的數據時標不正確,站長陳永亮帶著幾名技術人員連夜排除。他們把設備大卸八塊,幾百根信號線一根根隔離檢查,上百塊電路板一塊塊測試分析。淩晨時分,才發現一塊電路板上的一根電路針短了半毫米。

    喀什站既敢打硬仗,又善打硬仗。總工程師陶峰説,衛星、飛船遠在太空,測控中雖然急、難、險情多,但都有處置的可能性,再高的技術也有其內在規律,我們就是要事先找到這些規律,把急、難、險情全都設想到,用預案的方式化解在平時,到時就能熟練地駕馭它們。用站長陳永亮的話説,就是功夫在常態。為此,他們抓在平時,練在平時。這個站的技術幹部,新上崗兩個月就懂得規程,半年掌握原理,兩年以上能排除一般故障;工程師對自己管的設備不僅能提出疑問搞革新,提高其性能,而且了解相鄰崗位,能總體把握設備。如,設備轉換狀態等工作複雜,時間也只有20分鐘,他們就按分系統、大系統各自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許多解決預案,有的達四五十種,然後練熟。因此,在實際測控中,他們對急、難、險情發現得早,“治療”效果好,能變急為緩,變難為易,化險為夷。近年來,他們搞了100多項技改,30多次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如今,站裏主要領導對全站技術設備熟悉程度,就像對自己的身體一樣,哪不太舒服馬上就有感覺。

    設備靠人操作。“技術上去了,預案備好了,還要有氣順勁足的人去實施。”政委王傳華對記者説道。為了實現人機最佳結合,站領導一方面對技術幹部嚴格要求,一方面又設身處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氣順勁足。如,大家公認的優秀技術幹部優先考研、外出培訓;西服不宜疊放,站裏統一購置衣服架、衣櫃,統一放置;把孩子送到喀什最好的學校、幼兒園;為老人家屬辦理養老保險等。

    了解了喀什站,你會為她驕傲,為她自豪,會從心底呼出:喀什站不愧為中國航太測控第一站。正如我國一位攝影家所説,喀什站是幾代官兵歷經34年精心雕刻出來的中國航太測控第一站。

    科技日報 2002-6-11


院士構想太空武器 目標:空天作戰的武器平臺
我國研製可在太空和大氣層內飛行的空天飛行器
加快産業化進程 北大與航太高科技企業攜手合作
日本擬建立單一的航太航空科研機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