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的傳世傑作

草木

    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維蘇奈保爾(1932-)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書。他最初幾部作品以他出生成長的地方特立尼達為背景。其中短篇小説集《米古埃爾街》(1959)可以被視為是作者用以與“故鄉”班牙港告別的篇章,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並繪聲繪色的塑造了一系列生動的人物。與喬伊斯的一些短篇相似,這些故事也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講述的。出身貧苦的他小小年紀就開始打工掙錢,最後終於得到機會離開這個殖民地城市去留學。“我離開了他們大夥兒,頭也不回,輕快地走向飛機,只看著眼前自己的影子,那在跑道路面上跳動的小矮子。”簡簡單單幾句話,彼情彼景,栩栩如生。

    稍後問世的《比斯瓦斯先生有其屋》(1961)為奈保爾贏得了許多讀者的心。雖然瑞典文學院的評獎人似乎認為講述一(定居英國的)殖民地作家心路歷程的《到達之謎》(1987)是奈保爾的扛鼎之作,但是筆者個人卻和不少偏愛他的早期作品的讀者一樣,私心裏覺得恐怕《比斯瓦斯》才是他真正的傳世傑作。

    奈保爾直言,那部小説是以他父親為原型的:“他是個深沉的人。他一生創巨痛深, 決非外人所能道出。”小説細緻入微地記敘了出生在西印度群島的比斯瓦斯先生渴求擁有一所房子的人生悲喜劇。他是特立尼達一處甘蔗種植園裏印度勞工的後代, 生有六指, 一齣生被認為尅父的“不祥”物。 他兩個哥哥十來歲就開始做童工。他本人則從來不知道吃飽飯的滋味。加上幼年喪父, 孤兒寡母被鄰居欺侮, 一家人不得已背井離鄉。 比斯瓦斯在貧窮和骯髒中掙扎長大, 娶妻後因沒有自己的房産只得寄住妻子娘家, 仍然是寄人籬下, 少不得要聽閒話受閒氣。他發憤努力, 當了新聞記者, 並終於買下了一棟簡陋的舊房。 對於他, 房子不僅是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家”,也是事業成功和人格尊嚴的象徵。

    西方評論常常説奈保爾的寫作主題是去國者(exile)的困境和“外方人”(outsider)的疏離感。這固然不錯。作為生長在西印度殖民地的印度族孩子,法語文化環境裏接受英語教育的青年,定居於英國的西印度作家,常常漫遊在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的西方化了的知識分子,一種無可擺脫的“外人”感始終纏繞著他。然而,閱讀《比斯瓦斯》等書,打動我們的卻並非某些西方學者所熱衷的人的普遍而抽象的孤獨、“失根”的生存境遇;而是殖民地外裔勞工生活那些具體鮮明的細節。説到小比斯瓦斯的“孤獨”,奈保爾以他特有的樸實而節制的語言交代説: 父親沒有了,祖父母死了, 兩個十歲左右的哥哥去遠處的種植園做工,小姐姐當了女僕,媽媽越來越神志恍惚。 的確,當我們讀到瘦骨伶仃、發育不良,、周身皮膚傷破永不癒合的小比斯瓦斯“從來不覺得肚子餓”,讀到他九歲和十一歲的哥哥“高高興興地和種植園方合作,聯手破壞不準雇傭童工的法律”時,我們明白這些是講真情的大白話,又不能不被“不知道”和“高興”背後的悲慘生活所震動。還有那些浸透著印度文化的生活細節,如被尊敬的印度“先生”(pundit)指點當爹的如何與那“不祥”的孩子見面,又如小比斯瓦斯如何在水邊嬉戲丟失鄰家牛犢不敢回家終於導致父親喪命。還有他以一生血汗和無法償清的借款換來的寶貝房子。那搖搖欲墜的樓梯,那破破爛爛的家什,奈保爾都一一細細道來。奈保爾自覺地忠實于生活的真切細節和語言,把被長久掩埋在記憶中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的血淚歷史展示給世人。年僅四十六歲卻已患不治之症、被解了職每天“收入”只有三份報紙的比斯瓦斯先生最終在自己“家”裏死去。 讀罷真不知當為他欣慰,還是為他悲哭。

    奈保爾後來許多虛構的和寫實的作品(他的不少作品是兩者的結合或混合)更直接地表達了他對世事的尖銳批評和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有些流露了對現代社會和人類本性的懷疑。他對第三世界國家和民眾(如對印度、非洲和亞洲穆斯林)的不客氣的描寫引起過爭議;他對英國等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的批判也曾遭到反駁。有人説他是在後殖民世界裏流浪裏的知識分子。多少讓我有點困惑的是,這位“漂泊者”不僅長期以來一直定居在英國,而且接受英國的貴族封號當了“爵士”。也許,就如《到達之謎》的主人公每次漫遊後回到英國時能體驗到“歸家的喜悅”,奈保爾本人也不再是1950年代初的無家者了。當這些少數族裔或“後殖民”的作家紛紛獲獎時,他們已經成了西方主流文化的組成部分,自己也已經在老帝國的核心地帶紮下了根了。

    人是複雜的。想比較全面地了解一位如奈保爾那樣力圖直面現實而又肯于深思的作家絕非易事。對我們來説,最有益的大約還是讀讀那些好的作品。比如《比斯瓦斯先生有其屋》。

    背景資料:

    維蘇奈保爾(1932- )年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1948年畢業于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的一所學校。1950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畢業後為自由撰稿人,曾為BBC做”西印度之聲”廣播員併為《新政治家》雜誌做書評。1955年在英國結婚並定居。1960年代中曾在世界各地廣泛遊歷。

    主要作品:

    小説:《神秘的按摩師》(1957),《埃爾韋垃的選舉權》(1958),《米古埃爾街》(1959,獲毛姆獎),《比斯瓦斯有其屋》(1961),《斯通先生與騎士伴侶》(1963, 獲霍桑登獎)、《效顰者》(1967,W.H.史密斯獎)、《黃金國的失落》(1969)、《在一個自由國家裏》(1971, 獲布克獎)、《遊擊隊員》(1975)、《河灣》(1979)、《到達之謎》(1987)、《世途》(1994)、《半生》(2001)

    非小説:《中間通道》(1962)、《黑暗地區:印度親歷》(1964)、《過分擁擠的奴隸市場》(1972)、《印度:受傷的文明》(1977)、《剛果日誌》(1980)、《伊娃庇隆歸來》(1980)、《在信徒中間:在伊斯蘭地區的旅行》(1981)、《尋找中心》(1984)、 《南方轉彎》(A Turn in the South, 198)《印度: 百萬反叛》(1990)、《選擇無家可歸》(1994)《孟買》(1994)、《難以置信》(1998)、《父子之間》(1999)

    中國網 2001年10月15日



相關新聞


奈保爾獲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



巴金獲推選角逐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



金庸可能角逐明年諾貝爾文學獎?



百年諾貝爾文學獎 20個當然與20個遺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捲入剽竊醜聞



諾貝爾文學獎中的瑞典“漩渦”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爆出大醜聞



諾貝爾文學獎與政治



諾貝爾文學獎被用於政治目的失去權威性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