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百年諾貝爾文學獎 20個當然與20個遺憾

張嘉 蕭揚

    諾貝爾獎已走過百年,中國人對它的爭議與期待最終沉積成一個“情結”。最新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對諾貝爾文學獎提出了看法——誰是中國人心中當之無愧的桂冠作家、誰是諾貝爾文學獎永久的遺憾、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是否公正等等。這份報告是由汪劍釗主編、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大師經典》一書透露的,該書分上下兩卷,根據調查結果選錄了20位諾貝爾文學獎領銜作家和20位諾貝爾文學獎錯失的文學大師的作品。接受調查的有翻譯家、學者、作家、詩人及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以下是他們對此獎項的共識。

    ■領銜諾貝爾文學獎的20位作家

    問卷結果表明,中國讀者心目中威望最高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海明威、肖洛霍夫、馬爾克斯、羅曼 羅蘭、帕斯捷爾納克、薩特、貝克特、福克納、托馬斯 曼、川端康成、葉芝、加繆、羅素、泰戈爾、黑塞、艾略特、蕭伯納、索爾仁尼琴、聶魯達、蒲寧。其中海明威以絕對優勢名列榜首。這表明,儘管人們已經肯定了詩人、小説家和戲劇家在創作中體現的探索性、前衛性,但作品主題的確定、內在的意韻和文字的資訊層面,仍是打動讀者的關鍵。

    ■諾貝爾文學獎錯失的20位大師

    這是中國人的“諾貝爾情結”充分流露的一面,榜上有名的是:魯迅、卡夫卡、喬伊斯、托爾斯泰、哈代、昆德拉、博爾赫斯、納博科夫、易卜生、沈從文、普魯斯特、契訶夫、裏爾克、高爾基、老舍、左拉、瓦雷裏、勞倫斯、曼傑什坦姆、阿赫瑪托娃。顯然名列榜首的魯迅在中國人的心中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其實魯迅在1927年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時曾説:“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我覺得中國實在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這句話包含著一名優秀作家的清醒與沉著。

    ■諾貝爾文學獎並不完全公正

    關於獎項是否公正的問題,選擇“説不清楚”的人最多,而其他選項中學者和作家組認為諾貝爾文學獎“公正”或者“基本公正”的人數要多於學生,由此説明學者和作家更為了解這個獎項的評選原則,看待這個獎項也就更為理性。

    隨後相呼應的調查問題也表明,人們認為地理因素和語言因素是影響評獎過程的最大因素。由於評委會位於瑞典這一北歐國家,它不可避免地會尋求所謂的文化大國和經濟強國的支援,也更加關注這些國家的文學作品,據説,委員會一位成員曾公然宣稱“諾貝爾文學獎現在仍是一個西方的獎”。

    ■諾貝爾文學獎在推動世界文學發展進程

    這又是一個很理性的結論。儘管答卷者對諾貝爾文學獎所流露的歐美中心傾向感到強烈不滿,但多數人仍是肯定了它的積極作用。

    ■小説佔據世界文學的主流地位

    此次調查中,人們從歷年的獲獎者中選出了20位進行排名,結果前10位的作家中,小説家佔了絕對的優勢,這再次説明瞭敘事文學在精神和文化傳播中的優勢。而在大眾閱讀中,標誌著高雅趣味的詩歌,仍然無法擺脫被冷落的境遇。

    ■文化趣味傾向西方標準和判斷

    通過調查,能看出絕大多數答卷者的閱讀範圍主要局限在西歐和美國作家身上,而對索因卡、楊森的獲獎作品所知甚少。這反映出我們在文化趣味上與所謂的文化大國趨同的趨向,對亞非文學的忽視則更為嚴重。因此儘管許多人一直在責備歐美中心主義的文化霸權,但內心深處依然認可西方的判斷和標準。

    ■男女在作品評判方面存在差異

    在北師大的問卷中,川端康成成為最受喜愛的獲獎者,而在其他群體中,川端康成的名次並不靠前。究其原因,原來北師大的答卷者中只有5位是男性,因此女性讀者的評價標準佔據了主要地位。 這跟川端康成善於用清麗的文字營造淒美的氣氛有關。

    

    《北京青年報》 2001年7月1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