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欲使生靈競自由  

    在北京麋鹿園裏,有一座特殊的滅絕動物墓地,讓每位過往的遊客心情沉痛。它,為我們揭示了地球生命史上生物空前的滅絕……

    地球生物每小時消失一種

    目前,地球上約每小時就有一種生物滅絕,每年有1.75萬種生物消失。

    工業革命以來,物種的喪失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萬倍。

    據世界《紅皮書》統計,在剛剛翻過的20世紀,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和139全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現在,全世界還有5000多種動物和上萬種植物正瀕臨滅絕。

    中國是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高等植物種數居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居世界首位;脊椎動物種數佔世界的14%,其中鳥類居世界首位。

    但是,繁盛的背後也隱藏著嚴重的危機,我國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嚴重威脅。專家估計,我國3萬種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種處於瀕危境地;裸子植物瀕危和受威脅的有63種,極危的有14種,滅絕的有1種;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滅絕和可能滅絕的有10種。

    在江西撫州,野生稻這一“比熊貓更應得到保護的物種”的面積已從原來的3~4公頃銳減至0.1公頃。在一些地區,由於農藥的濫用、築巢地的減少和人們的肆意捕殺,連麻雀這樣十分常見的小傢夥也一度難覓蹤跡。

    生態系統由各種生物構成,每一種生物都具有獨特的生態價值。一種生物的滅絕,往往導致20種其他生物的生存危機。每種生物都可能對人類具有重大的潛在價值,如改良物種、研製新藥、倣生技術,等等。但在它們徹底消失前,我們往往連標本都沒有留下。

    保護生靈 重拳頻出

    1958年,超過800萬隻麻雀死於人為的捕殺。如今,這樣的悲劇一去不復返了。

    2000年8月,我國鳥類專家組8名成員一致同意將麻雀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隨著我國環境保護法規的制定和完備,大量珍稀動物和許多普通生物的命運也迎來了轉機,國家法律成為它們生命的守護神。

    近20年來,我國先後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新修訂的刑法也增加了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條款,加大了對野生動植物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各省、市、自治區還制定了40多部配套法規和規章,初步形成了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另外,我國還制定了中國自然保護綱要、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確定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針、戰略以及重點領域,啟動了一系列重點保護工程。

    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中最有效的措施。到2000年底,我國共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276處,總面積1.23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2.44%。這些自然保護區保護著我國大部分瀕危和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也保護著約2000萬公頃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萬公頃的各種典型濕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0年起,我國開始禁止濫挖發菜、甘草、麻黃草等固沙植物,在19個省、市、自治區全面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在188個縣進行退耕還林、還草試點,以恢復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有效保護生物資源。

    我國還建立250個野生動物繁育中心,專項實施大熊貓、朱鹮等7大物種拯救工程。一批現代化遺傳資源保存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如中國微生物菌種保存庫收集保護了活菌9萬多株,中國作物種質資源長期保存庫保存有30多萬份種質材料。這些設施有效地保護了我國的生物資源。

    在環保部門、新聞媒介和環保團體的大力宣傳教育下,普通人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也越來越清醒。不少針對珍稀動植物的重大偷盜偷獵活動,就在群眾的積極干預和舉報下得以制止。

    初見成效 路仍漫長

    我國採取的積極措施初步遏制了生物物種加速滅絕的趨勢,野生生物資源已呈上升態勢。如,“植物活化石”銀杉最初不到3000株,在建立了4處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後,現在僅湖南就有3萬株。水杉在20世紀40年代發現時僅有1株,經廣泛培育引種,水杉已成為中國的城市行道樹種。

    拯救瀕危野生動物工程也初見成效。到2000年,大熊貓野生種群數量保持在1000多只,生存環境繼續得到良好改善;朱鹮種群數量由7只增加到248只,瀕危狀況得到進一步緩解;揚子鱷的人工飼養數量接近1萬條;遺鷗種群數量已由1990年的2000只增加到目前的1萬多只;難得一見的老虎也不時在東北、華東和華南地區現身。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執法力度不斷加大,成千上萬的野生動植物免受滅頂之災。僅去年我國就開展95次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的專項行動,查處案件近2.9萬起,取締非法經營單位1758家,有力地打擊了亂捕濫獵、亂砍濫伐、亂採濫挖、盜賣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

    但是,環保專家指出,我國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嚴峻形勢短期內不會出現根本改觀。我們在環境方面的歷史欠債本來就多,現在又出現了邊治理邊破壞、治理趕不上破壞的現象。而生態系統的恢復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的時間,甚至永遠都不能完全恢復。我們需要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長期性、艱巨性,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經過幾代、幾十代、上百代的努力,使神州大地成為地球生命的樂園。

    新華網 2001-11-23


廣東省四大環保新規定出臺
梁從誡:環保意識成為評價個人尺規
環保能否進課堂
綠色列印與環保硒鼓
中國入世縱橫談:環保産業將擺脫“微利時代”
環境問題:入世後的外貿焦點
——訪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
名牌地板百分百綠色環保成主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