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難以迅速建立“新型戰略夥伴關係”

馮玉軍

    11月13-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訪問美國,這是他就任總統後第一次正式訪美,也是他與布希今年以來的第4次會晤。普京和小布希討論的議題將是廣泛的,從目前的阿富汗戰爭到國際反恐合作,從反導條約到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從美俄經濟合作到今後雙方在歐洲安全上協作,都將成為雙方會談的話題。據俄羅斯總統辦公廳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訪問期間將通過5-7個文件,主要內容包括戰略穩定、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抵制非法販運毒品、中東和阿富汗等地區問題以及俄美兩國在經濟領域新的關係。另外,還有可能簽署一項“共同行動計劃”,內容包括迎接對安全的全球性挑戰,在外交、軍事政治和經濟方面相互協作,以及雙邊關係的具體領域。

    儘管大多數國際媒體認為,美國和俄羅斯關係正在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兩國將建立起戰略性的“夥伴關係”。 但一些內幕人士卻依然保持謹慎。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總統國際事務顧問普裏霍季科日前對記者説,“此次會晤將切實加強俄美之間最近幾個月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新生領域所出現的重大進展,但俄羅斯不指望普京訪美解決俄美兩國和國際社會關心的所有問題。”布希的國家安全顧問賴斯也表示,她不期望在這次峰會上就反導防禦問題達成任何具體協議。

    透過會晤期間的熱烈氣氛,認真回顧和總結俄美關係的歷程和現實,我們可以看到,俄美雖有儘快改善關係的意願,但一系列制約因素使俄美關係調整不可能一帆風順,俄美難以迅速建立平等、信任的“新型關係”,雙方更不可能結成戰略同盟。

    首先,俄美根本利益分歧難以彌合,政治互信短期內難以確立。冷戰後俄美成為迥然不同的兩類國家,雙方政策取向存在巨大差異:實力日益膨脹的美國政治上欲建“單極”世界,以“霸主”身份統領全球;經濟上欲主導全球化進程,奪取新世紀經濟發展制高點;安全上固守“冷戰思維”,力圖以“利矛堅盾”和軍事同盟攫取單方面戰略優勢。而俄國力日衰,在政治上倡導多極化,力圖借多邊平衡維護自身地位;經濟上想平等參與世界經濟體系,力避被日益“邊緣化”;軍事上主張“以合作促安全”,不願因擴張軍力而重蹈蘇聯覆轍。儘管“911”後俄美相互接近,但暫時利益需求無法掩蓋雙方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等問題上的深刻分歧,雙方的政治信任缺乏有效的機制保障,普京與布希之間的“相互奉承”顯得脆弱蒼白。

    其次,俄美間的現實問題短期難以圓滿解決,雙方矛盾將長期潛伏。在北約東擴問題上,美國借東擴“遏俄控歐”的目標不可更改,明年北約第二輪東擴勢在必行。俄在無力阻止的情況下轉而提出“入約”,意在成為“特洛伊木馬”,借“入約”改變北約性質。美對此心知肚明,對俄只是虛意應承。儘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俄與北約可能加強合作力度,但難以取得實效;在戰略穩定問題上,雖俄美對反導條約有妥協傾向,但至今未見具體方案,與該條約相關的30多個軍控協定前途未卜,全球戰略安全新框架難以迅速建立,俄美在此問題上可能再生衝突;在車臣問題上,俄要求美承認其打擊車臣非法武裝的合法性,但美仍強調車臣動蕩的實質是“民族自決”與“人權”問題。儘管目前美因反恐合作需求對俄車臣行動保持緘默,但隨形勢發展俄美難免再生齟齬;在阿戰後重建問題上,美力圖以老國王捏合各派,並主張塔利班溫和派進入未來政府,俄則竭力扶植北方聯盟,堅決反對塔利班進入政府;在中亞地區,美借反恐之機加強滲透,俄則力保安全“軟腹”。俄美在中亞和阿富汗的暗中較勁已初露端倪。

    第三,經濟合作難以取得迅速進展,“以經促政”的設想可能落空。(1)俄美經濟合作基礎薄弱。近年來俄美經濟合作徘徊不前,去年雙邊經貿額僅為80億美元,與中俄貿易額相當。目前美雖為俄最大投資國,但截至去年底,直接投資僅為55億美元,不及俄每年非法外流資金的1/3。專家估計,俄經濟復興需6500億美元投資,而經濟衰退使美在未來幾年不可能對俄大規模投資。(2)俄美缺乏有效的經濟合作機制。曾在俄美經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戈爾—切爾諾梅爾金委員會自1998年以來一直處於癱瘓狀態。普京與布希盧布爾雅那會晤時商定的“俄美商務合作計劃”剛剛啟動,短期內難以取得實際效果。(3)擬議中的俄美經濟合作“遠水難解近渴”。近來,美聲稱擬考慮支援俄加入WTO並將俄視為市場經濟國家,但這些“長線投資”不可能給俄帶來直接利益。而美借“瓦森納安排”在對俄出口問題上實行控制和歧視。上述因素制約俄美經濟合作難有長足進展,90年代初“美援口惠而實不至”導致俄美關係冷卻的一幕可能再度上演。

    (四)雙方國記憶體在掣肘,決策人物面臨壓力。在美國內,以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冷戰老手”和以布熱津斯基為首的“戰略謀士”對俄的偏見根深蒂固,不可能將俄視為“平等夥伴”。美國內對俄“鴿派”與“鷹派”的歧見已多有展現。在俄國內,普京也面臨許多制約:軍方強硬派對普京向美“一味退讓”頗有微詞;俄軍工集團對美壓制俄對外軍技合作非常不滿;俄能源綜合體對美借打擊阿富汗主導裏海油氣開發與外運十分不安;俄民眾對與美“親近”缺乏心理準備,近期民意調查顯示,48%的人認為“美不是俄友好國家”,對美過於遷就可能會導致極端民族主義浪潮重現。

    綜上所述,俄美關係發展尚存諸多制約因素,不可能結成戰略同盟。俄美首腦會晤至多可能就雙邊關係發展確定合作框架,在裁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方面達成某種協議,將最高領導人會晤和各級磋商、對話機制化,為將雙邊關係納入“正常軌道”提供保障。

    (馮玉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博士)

    中國網 2001年11月13日


印巴對立加劇 俄美迅速接近
——世界在“9•11”後發生變化
普京前往美國訪問 將在導彈防禦問題上作出讓步
布希普京“第四次握手”世人關注
俄總統普京12日訪美 普京稱俄美應建立相互配合的新型關係
俄美“蜜月”還有多長?
俄關閉針對美國的海外基地的真實意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