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保險市場巨大潛力下蘊藏激烈競爭

    中國保監會國際部副主任孟昭億接受記者訪問時稱,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迅度、巨大人口基數、各項社會保障改革措施的推行,使中國保險市場對內、外資公司都極具吸引力。因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同時具備這些條件的地方已為數不多。

    一九四九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保險公司,到一九六零年基本停辦國內業務。一九八零年中國恢複國內保險業務後,保費收入只有六點四億元人民幣,而去年中國保費收入達到一千五百九十六億元,二十年間,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百分之二十六。

    從縱向比較,中國保險市場發展較快,但橫向比較中國還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市場。國際上常用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來衡量一個國家的保險市場發展水準。中國去年保險密度(即每人平均保費收入)為一百二十七元人民幣,世界平均水準為三百六十美元左右;保險深度(即保費收入佔本國當年GDP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點八,而世界平均水準為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之間。

    孟昭億強調,這兩個指標的落後,一方面説明中國與世界平均水準差距較大,同時也表明中國保險市場潛力巨大,這成為外資看好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中國保險市場的潛力可能會很快地被挖掘出來。

    中國保險行業全行業的資産為三千三百七十四億元人民幣,而國際上一家中等規模的保險公司資産就超過一千億美元。據此,孟昭億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保險業肯定面臨激烈的競爭。

    那麼中國保險公司如何在競爭環境中保持、發揮自身的優勢呢?

    據了解,國外眾多保險公司在設計新産品時,往往聚集行銷部門、法律部門、承保部門、理賠部門、精算部門等各方面共同參與,而國內保險公司往往各自為戰、人員分散,整體優勢發揮不夠,人們往往會對新産品能否滿足市場的需求、能否符合公司發展整體策略産生疑問。

    孟昭億提出,中國保險公司應在逐步開放的市場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銷售手段、産品的綜合開發能力等,促進整個保險業的發展。此外,從發展角度講,外資參與中國保險市場,就成為中國市場的一部分,因此不應將外資保險公司與中資保險公司對立起來。

    目前中國市場上有十九家外資保險公司、二十七個外資營業機構,這對於中國十三家保險公司而言,具有一定的壓力。尤其是中國加入WTO,按照所做出的承諾加快開放進程,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實力會逐漸顯現出來,中資保險公司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其中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據孟昭億分析,保險專業人才短缺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中國急需投資人員、精算人員、財務人員、法律人才等,此外,保險行銷人員的素質也急需提高;

    而中國保險業的優勢首先在於保險公司與客戶長期形成的信任關係,基於對本土文化、法律、財務會計制度的了解,更能迅速理解消費者的心理,中資保險公司必須意識到提高服務意識和水準的重要性。

    針對國際化大公司實行本土化過程中形成的人才競爭,孟昭億認為,開放之初,短期內會發生中資保險公司人才流向外資保險公司的現象,但很難用收入來衡量形成人才流動的機制,知識認可、管理職位、個人對公司的影響力等都是形成人才流動的因素。

    總之,擁有巨大潛力和商機的中國保險市場,未來本土與外來保險公司之間將會展開激烈的競爭。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