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消失緣于水環境惡化

    一項考古研究表明,由於浙江余姚平原水環境惡化,以致水流不暢,洪澇成災,鹹潮上溯,最終使被譽為“中華遠古文明之光”的河姆渡文化在其發現地消失。

    剛剛通過浙江省有關部門鑒定的“河姆渡文化興衰與水環境關係的研究”課題組,將動力地貌學與孢粉、微古檢測及文物考古相結合,並應用到古代遺址的研究方面,初步探索出河姆渡文化興衰的基本原因與水環境有關。

    課題組負責人、原余姚河姆渡博物館館長邵九華説,從遺址地層堆積看,河姆渡文化時期至少發生過兩次持久的特大洪水。第一次發生在距今6000年前後,第二次發生在距今5000年前後。第二次洪水不僅淹沒了河姆渡人的家園,而且還在遺址和南部的四明山之間沖刷出一條100余米寬的河道,使原本北排的姚江改成東泄。

    邵認為,姚江改道後不僅給先民上山狩獵採集設置了嚴重的自然障礙,更為嚴重的是,從此鹹潮一日兩次倒灌進來,土地因此而鹽漬,使他們賴以為生的水稻從連年減産到顆粒無收,而不得不放棄這塊生活了近2000年之久的土地。

    他説,從文化遺跡上看,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底部2800平方米範圍內,裸露出大量的木樁和縱橫交錯的木構件。其中,較大的長圓木(屋樑或地梁、龍骨)較為整齊地橫臥于木樁西側地面。據此看來,當時滾滾而來的洪水輕而易舉地沖走了屋頂的茅茨和樹枝,落水的長圓木多數也漂流而下,只有少數被木樁擋住而保存下來。

    據介紹,有關地質資料也表明,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和第二文化層自西向東逐漸增厚的淤泥層,這又是一次特大洪水的遺跡。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東南沿海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以浙江河姆渡遺址為代表。河姆渡遺址是在1973年發現的,位於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鎮,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4米左右,迭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的第四文化層至今約7000年。第四、三兩層是它的形成、發展期,第二、一兩層是衰落、大規模遷徙期。

    延續了20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為何在距今5000年前後突然消失?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此有海侵説和洪水説兩種觀點。

    邵九華認為海水入侵這一説法和考古發掘的實際不相符,在河姆渡遺址及其周邊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中,均未發現過貝殼堆積物。他説:“海侵是漸進式行進,不會像洪水、海嘯、地震那樣瞬息之間把村落吞沒,當然更不可能整個地消滅一支文化。”(張奇志)

    

    新華社 2001年12月14日


三峽庫區成為舊石器時代考古富集區
福建發現五處水下沉船遺址
水資源分割管理初步扭轉
長江流域水污染呈發展趨勢
專家呼籲加強立法和監管已迫在眉睫
專家考古發現4萬年前台灣海峽有人類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漢陽陵考古又獲重大發現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