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誰在左右布希政府對華政策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的中國之旅在各方一片積極的評價聲中圓滿結束。在滿滿噹噹的訪問日程中,鮑威爾多次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傳達了這樣的資訊:布希政府不將中國視為敵人,也不會與中國為敵;中美之間不再是“戰略競爭者”的關係。甚至連一貫反華的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在30日的美澳安全會議記者招待會上一改強硬立場,稱“中美關係是複雜的、多方面的,並且正在發展”。

    通過對中國定位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布希政府對華政策的改變;它標誌著,如履薄冰的中美關係終於走出了撞機事件的陰影,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但究竟是什麼促使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在短短數星期內從“強硬”轉為“溫和”呢?我們必須“近距離”看看布希對華政策背後的幾股力量——

    拉姆斯菲爾德:鷹派“壞小子”,強硬路線

    曾為“四朝元老”的拉姆斯菲爾德在引退江湖23年之久後,仍能再作馮婦,重返五角大樓,都要歸功於他的“強硬立場”。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華分子,從來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1998年,他曾向當時的克林頓政府遞交《拉姆斯菲爾德報告》,將中國歸入“美國在安全環境中面臨的新威脅”。

    當然,拉姆斯菲爾德只是白宮“鷹派”中的一個典型代表。他與副總統切尼、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一起,一貫主張對華採取強硬的“遏制”政策。正因為如此,布希一上臺,便對中國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式,拋棄了克林頓時期提出的“中美戰略夥伴關係”的稱謂,將中國定位為美國的“戰略競爭者”。

    但是,在鮑威爾旋風式的對華訪問甫一結束,拉姆斯菲爾德的態度立刻有了微妙的變化。7月30日,他在美澳安全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表講話,其中關於中國的言論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拉姆斯菲爾德首次公開表示“他與鮑威爾在中美關係上的態度逐漸趨於一致”;還説他已“不記得曾經使用過‘戰略競爭者’這種叫法”,並承認有必要引導中美關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然而,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就在此前幾天,拉姆斯菲爾德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還稱:美國應該在亞太地區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以“遏制來自中國的威脅”。

    短短幾天裏,一個骨子裏都透著反華意識的人突然表示出對中國的“友好”,令人不得不對其真實性産生懷疑。當然,“鷹派”的溫和化,總好過它站在一旁對布希的“友好”中國政策橫加阻撓。但以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鷹派”究竟向中國伸出的是橄欖枝,還是有毒的罌粟,我們還真得仔細思量。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負責亞太安全問題研究的主任阿朗迪蓬特説:“五角大樓(拉姆斯菲爾德派)有可能是一個壞小子;相比之下,鮑威爾更有可能真正使事情朝著友好的方向發展下去。”

    鮑威爾:鴿派“修補大使”,溫和路線

    鮑威爾是白宮溫和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職責就是在“鷹派”闖下一大堆禍之後,忙不迭地為中美關係進行“修補”。

    在4月初中美撞機事件發生後,“鷹派”的狂妄叫囂導致中美關係陷入泥沼。這時,身為布希政府外交政策掌門人的鮑威爾站了出來,向中國發出“和解”的信號,力求以外交途徑解決危機。而此時的拉姆斯菲爾德則被布希政府“藏”了起來,作了一回“隱身人”。這樣,撞機危機終於得以化解。

    而此次,鮑威爾借中國之行,利用各種場合闡述布希政府的“基本”中國政策,刻意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鮑威爾以“修補大使”的角色,説出布希“難以啟齒”的話,這無疑對中美關係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鮑威爾甚至不止一次地告訴隨行記者,他已將中國視為“朋友”。

    鮑威爾訪華期間發出的“言和”信號,雖然並不代表布希政府已經放棄了上臺時的“鷹派”路線,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標誌著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轉向“溫和”,中美關係已逐步走出低谷。

    國會:溫和派的聲音提高

    雖然布希身邊的智囊團直接左右著布希政府的政策取向,但“傑福茲震蕩”後的美國國會也間接影響著布希的對華政策。國會山“大地震”過後,隨著民主黨人士“接管”國會,國會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布希政府對華的強硬政策。正因為溫和派在國會聲音的提高,“對華正常貿易關係”(NTR)才能得以延長,反華分子企圖利用“人權”阻撓中國申奧的陰謀也沒有得逞。

    中國的強大:使布希政府不得不審慎對待中美關係

    不可否認,布希政府對華政策正朝著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建設性”回歸,白宮以及國會溫和派的努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中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中國的強大。

    一方面,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布希政府不願在美國霸主地位日益薄弱的情況下,為自己再樹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勁敵”;而且布希政府也清楚:中國的強大是美國“遏制”不了的,既然如此,為何不對中國採取接觸政策?

    另一方面,布希政府不願與中國為敵,還有經濟利益方面的考慮。正如鮑威爾在訪華時指出:中國經濟上的強大符合所有人的利益。這“所有人”當然包括美國的商界巨頭,也不乏普通的美國老百姓。布希要穩坐白宮,他得罪不起那些石油大亨、電訊巨頭;而要討好他們,布希就不得不想方設法保住甚至創造條件擴大他們的“中國市場份額”。

    鮑威爾的中國之行已經結束,“戰略競爭者”的認知在布希政府中逐漸失去市場,但布希政府對中國的定位並沒有完全明確,就像鮑威爾和拉姆斯菲爾德7月30日在澳大利亞所説的:他們還在繼續尋找最終能用來準確描述中美關係的“那個詞彙”。而且,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中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鴿派”和“鷹派”究竟誰能最終贏得布希的“芳心”,鮑威爾和拉姆斯菲爾德之間還得有一場較量。

    意識形態的不同和經濟利益的驅使使中美關係註定要存在鬥爭和合作兩種形式。中美關係一路走過風風雨雨,過去如此,將來也會如此。只不過,隨著中國的逐漸強大,我們期待著合作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主流。

    中國日報 2001年8月2日



相關新聞


中美簽署貿易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