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見證中國 光影記憶 專題 中國微紀錄 地方形象片 資訊

 

第二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真實的力量——紀實影像的瞬間永恒”主題論壇開講

發佈時間: 2018-08-06 |來源: 中國網紀錄中國 | 中國網紀錄中國 |責任編輯: 張雨

        2018年8月3日,第二屆北京紀實影像周在京開幕。當天下午,以“真實的力量——紀實影像的瞬間永恒”為主題的本屆活動第一場論壇在中華世紀壇當代館劇場舉行。

        紀錄片承載著記錄歷史的重要使命。因此,分為上下兩個半場的“真實的力量”主題論壇,從兩個重要時間節點——延安電影團成立的1938年和改革開放肇始的1978年,對中國的紀實影像進行了回顧與梳理。

image.png

       上半場“致敬歷史——從1938年延安電影團開始”主題論壇,中央新影集團副總裁趙捷以主持人的身份,為在座的200多位嘉賓,拉開了歷史記憶的閘門,帶領聽眾重又回到了延安電影團初創的崢嶸歲月中。

image.png

       上半場論壇,因一部30分鐘的黑白紀錄電影——《電影先鋒》,成為一次紀實影像的經典回眸。這部電影,從延安電影團誕生開始,追憶了大生産運動,也再現了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的感人故事。這樣一部回顧歷史的紀錄片,卻沒有讓在座的參與者有疏離感,而是以最真實的力量,將觀者牢牢地“按”在了座位上。沒有人中途離開,有的只是靜靜地觀看與思索。

image.png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金越在作主旨演講時,首先就用“高山仰止”形容這部充滿歷史感的作品,形容那些在崢嶸歲月中記錄下經典時刻的紀實影像前輩們。金越認為,延安電影團的前輩們站在了與世界電影融合發展的高峰、時代的大變革的高峰、精神的高峰之上。金越談到,在曾經那樣一個歷史變革的偉大時代,紀實影像前輩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小利,投身於偉大的變革當中,並且用手中的攝影機去記錄時代。這不僅是一種使命感,更是一種犧牲和奉獻的精神。金越認為,“記錄”應該成為一種照耀後人的信仰。

image.png

        新影青年代表張慕言在發言中談到,為了能夠讓自己在這次論壇中言之有據,她特意找到了中央新影成立60週年時編撰的《我們的足跡》。這本書,讓她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到歷史中的延安電影團,接觸到那些“高山仰止”的老前輩。她還告訴當天在座的論壇觀眾,在她發言之前播放的一段張劍珍老人五年前關於延安電影的口述影像,居然是剛入職兩年的青年一代從抖音微視頻裏剪輯出來的。

image.png

        作為已經在新影工作了33年的“老導演”,王一岩分享了為中國電影百年華誕創作《百年光影》時的心得體會。同時,她還講述了延安電影團第一部電影創作過程中的艱辛歷程,以及袁牧之、錢筱璋等老前輩們在那段艱苦歲月中的如歌往事。因為了解了這些故事,即將退休的王一岩頗有感觸地説到,她特別感謝這樣一個論壇,能讓大家聚在一起,回望歷史,紀念那些為中國紀錄片做出過卓越貢獻的老前輩。

image.png

       第一次創作重要題材作品就遇到紀念延安電影團成立60週年、中央新影成立45週年的葉晶説,透過採訪張劍珍老師這樣的前輩,透過翻閱每逢新影成立又一個十年時再次出版的《我們的足跡》,她越發感受到,無論紀實影像記錄的是偉人還是普通的勞動者,無論是一次次國家重大的歷史事件還是某一個街頭巷陌的尋常景致,隔得越久就越顯示出它的彌足珍貴。她還認為,如果想讓新影在今天的市場化道路上越加堅強地走下去,那麼就需要新影人依靠不斷地自我完善和創新,以及不斷地吸納和融合,才能讓更多、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思想的團隊擔當起記錄歷史的重任。

image.png

       李亭以自己父親為例,講述了一位老紀實影像工作者對這份事業的執著與不捨——90歲的老人,很多事情早已不記得,但依舊記得自己在從事紀實影像攝影的道路上曾經使用過的設備。從被稱為“獨眼龍”的M攝影機,到能裝三個鏡頭的德國阿萊攝影機,每一台設備就像是老人的孩子,令兒子李亭如今也能跟他一樣對這些“老古董”如數家珍。

image.png

       溫藝鈞和觀眾分享了她在新影實習時,聆聽過的老前輩們的諄諄教誨。“愛護設備要像戰士愛護手中的槍一樣”,讓她意識到紀錄電影人要傳承的是一種熱血精神和堅定的意志。

       上半場論壇的主持人趙捷最後談到,針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關於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新影人定將不辱使命,做好新時代的記錄者。他表示,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回顧從延安電影團開始的80年風雨歷程,紀實影像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image.png

     “真實的力量”論壇的下半場在上半場略有延遲的情況下,接踵而來。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何蘇六啟動了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從1978年開始”的下半場論壇。開場時,他説:雖然上半場我們用了“致敬”,下半場我們用了“紀念”,但時間的長河其實並沒有隔斷,社會和我們一直一起隨著時間發展。只是今天,我們站在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史節點上。它遼闊又雄壯,它帶來的變革影響深遠。今天我們不談學術,而是邀請了八位嘉賓,讓他們從各自的角度,談談紀錄片與時代生活的關係,也談談自己印象最深的有關紀錄片的故事。

image.png

       首先被邀請上臺分享的是首屆范長江新聞獎獲得者劉效禮將軍。1966年進入央視的將軍導演並沒有講大家耳熟能詳的代表作《望長城》,而是講了他1979年的作品《説鳳陽》。他用這部可以説是改革開放啟動後的第一部紀錄片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告訴大家,用真實的影像、有敏銳的洞察力、堅定的表達,才能有真實的作品,才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的真實狀況。這才是紀錄片的力量。

image.png

       接下來分享的是近年來創作過多部獲獎紀錄片的閆東導演。劉效禮將軍進入央視的那年他才2歲,而今他導演的《東方主戰場》《孔子》《港珠澳大橋》等片子獲獎無數。但在這次分享中,他分享了自己參與創作“改革開放二十年”紀錄片的一段經歷,表示紀錄片工作者應該從小的切口和細節去將觀眾帶進大的歷史情景中去。他談到正在創作的紀錄片《中關村》時説,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但它是開放式的、是內涵豐富的,是每個人的記憶,也是國家的記憶;是國家的,也是世界的。所以,我們的思考就已經知道該是怎樣的表達了。

image.png

       第三位分享的嘉賓是1993年進入央視的劉鴻彥導演。這位從“講述老百姓的故事”的《東方時空》走出來的導演,多年來一直沒有忘卻當年自己老師的囑託: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她説,不管是當記者,還是製片人,紀實就是在記錄時代的複雜性、多元性和真實性。紀錄片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密不可分,但抱樸求真才能感動人。四十年的變化造就了大量的紀實題材,也讓紀錄片的創作有了黃金的年代。

image.png

       第四位分享者是相對年輕的美女導演陳怡,她是場上的第四代——2003年開始進入紀錄片創作。她分享了自己從一個紀錄片小學徒走到今天兼任《汽車百年》等多部獲獎紀錄片製片人兼導演的成長歷程。她説,紀錄片就是一條河,每個進入的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從紀錄片《故宮》的拍攝開始,很多老師的言傳身教讓她不停的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做紀錄片的人需要具備宗教信仰般的堅持,才能一直執著地走下去。陳怡説,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導演,要把我們獲得的溫暖回饋給這個時代。

      此後,三位來自上星紀實頻道的嘉賓——嚴崴、唐俊、章紅偉,以及五洲傳播中心的王媛媛分別結合平臺工作經歷,解讀紀實影像的發展和走向。

image.png

       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主任嚴崴感慨,改革開放豐富了人生經歷,而這些經歷又在不斷豐富著自己對紀錄片的理解。對於如今傳統媒體面臨的巨大壓力,他表示:要創新思路,把握題材,提升市場號召力。

image.png

       上海紀實頻道副總監,高級編輯唐俊認為要用優秀紀錄片豐富人們生活,紀實主義手法和平民化視角是上海紀實頻道一直堅持的。記錄和反映時代,要更多關注小而美的東西。每個時代有自己不同的印記,要深入記錄人們的生活、時代的印記。

image.png

       國家一級導演、湖南金鷹紀實衛視總監章紅偉堅持“讓紀錄片吸引年輕人、記錄年輕人、反應年輕人”是頻道的宗旨,因為年輕人才是最具競爭力的。他希望能和各大製作單位有合作,豐富播出內容,壯大團隊,給大家帶來更加充滿活力的平臺。

image.png

       五洲傳播中心影視製作中心主任王媛媛女士表示,她相信中國的紀錄片會在改革中走向世界。如今從國際對中國紀錄片的“不感興趣”到越來越多的國際媒體主動聯繫,她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她希望在未來的五十年或是六十年,用這種紀實影響的力量把中國文化更多的推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