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

發佈時間:2021-01-04 09:58:1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生物多樣性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記者3日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濕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説,“十三五”期間,我國統籌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準。安排中央財政投入98.7億元,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退耕還濕、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2000多個。

同時,按照濕地生態區位、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濕地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為主體的全國濕地保護體系。“十三五”期間,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5處,新增國家重要濕地29處,國際重要濕地總數達64處;新增國家濕地公園201處,國家濕地公園總數達899處,濕地保護和退化濕地恢復的面積不斷擴大,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綠色稅制助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
記者日前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近年來,稅務部門逐步建立並持續完善“獨立稅種調節+稅制要素引導+稅收政策輔助”的綠色稅制體系,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推進以來,黃河流域水資源稅試點省份超過7000戶納稅人不再抽采地下水,關停自備井1.25萬餘眼。為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自2017年12月起,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四川、陜西、寧夏等7個省份開展了水資源稅改革試點,進一步激發企業加強用水管理、調整用水結構的內生動力。
蘭州黃河樓元旦期間上演光影秀
這是1月3日在蘭州黃河樓景區拍攝的《大有蘭州》光影秀。(新華社記者范培珅攝)這是1月3日在蘭州黃河樓景區拍攝的《大有蘭州》光影秀。元旦期間,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的蘭州黃河樓景區上演《大有蘭州》光影秀,表演分為“源之大河”“金之大城”“民之大韻”“蘭之大州”四個主題篇章,讓遊客在黃河之濱感悟黃河文化。
為加強黃河治理促進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優檢察産品
二級大檢察官寧夏回族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時俠聯全方位多角度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時俠聯介紹,寧夏檢察機關近年來找準服務保障切入點,立足檢察職能精準對接需求,制定《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的意見》,對全區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提出了20條具體工作措施。時俠聯介紹,為形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合力,自治區檢察院與自治區河長辦、公安廳建立了“河長+檢察長+警長”工作機制,通過發揮各自職能優勢,實現行政執法、檢察公益訴訟、刑事司法有機銜接,全方位、多角度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準確理解和把握‘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動能、新發展活力,把檢察工作置於‘兩個大局’之中,堅持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審視、謀劃檢察工作,為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推動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提供更優更實的法治産品、檢察産品。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