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內蒙古黃河區域文化研究》項目組調研出征儀式舉行

發佈時間:2020-10-26 13:56:35 |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 作者: 苗青 |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近日,由內蒙古社科院牽頭組織的《內蒙古黃河區域文化研究》項目組在托縣河口管理委員會黃河神韻廣場舉行了調研出征儀式。

近年來,內蒙古社科院設立專門團隊開展了關於“內蒙古黃河文化”的專題研究,研究重點包括多元民族交融的歷史(北方民族史、農牧文化交融史)、古代文化遺跡遺存、近現代工農商業史跡、傳統技藝與民俗文化、革命史與紅色文化、當代社會新文化等方面內容,為深度挖掘內蒙古黃河文化資源、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民族文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此次《內蒙古黃河區域文化研究》項目調研出征,旨在以歷史學、考古學等傳統科研方法為根基,積極開展歷史文化遺産田野調查,對內蒙古黃河文化開展更加全面系統的研究,深入梳理各個發展階段的歷史事實,總結歷史發展階段性特徵,為助力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更加厚重的、可供開發利用的歷史文化資源。

出征儀式結束後,與會人員考察了位於托縣縣城西邊靠近黃河的東勝古城,考察隊員在田野調查中對內蒙古黃河文化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也更深入地認識到內蒙古黃河文化豐厚的遺産內涵。

陶寺對話石峁 講述黃河文明的悠久燦爛
距今約5000年前,滿天星斗般的文明火花向黃河中游聚合,文化碰撞,社會變革,華夏文明在這裡綻放。從4300年前開始,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兩岸,河汾之東,陶寺人夯土建都;陜北高原,石峁人砌石築城。雙城隔河遙望,南北呼應,並峙數百年……
高清大圖:瞰平羅黃河大橋
平羅黃河大橋2004年2月21日開工建設,2006年6月竣工通車。這座投資1.5億元的大橋建成通車後,結束了平羅縣陶樂鎮3萬多人出行靠擺渡的歷史,也使省道301線石炭井經平羅到達陶樂鎮從此暢通無阻。
清靜雅致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露
深秋時節,漫步黃河岸邊,黃葉蝶舞,滿徑落葉,俯首拾起片片,思緒萬千;舉目遠眺,昔日奔騰的黃河此刻無比溫柔,風乍起,蘆葦搖蕩,令人神清氣爽文思流淌,想吟幾句唐詩宋詞來抒發心中逸興。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