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中國夢·黃河情】對話河長張戰偉:整合沿黃文旅資源 打造黃河文旅發展大通道

發佈時間:2020-10-10 14:00:2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李培剛 | 責任編輯:李培剛

編者按:濟源市地處黃河以北,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是濟水的發源地,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發源地,是首批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的文物大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濟源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近日,《對話黃河河長》欄目專訪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第一總河長張戰偉。張戰偉表示,將沿黃各地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整合起來,重點規劃建設一條黃河北岸文化旅遊發展的大通道,將對黃河文化旅遊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中國網記者:據悉,濟源示範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採取積極措施,紮實推進“四水同治”,不斷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作為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第一總河長,請具體介紹一下濟源示範區具體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和工作亮點?

張戰偉:濟源地處黃河中游,全境屬於黃河流域。可以説濟源的山山水水和黃河生態息息相關。濟源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深入推行河長制為抓手,在“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上狠下功夫,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紮實開展“四水同治”,探索建立“河長+檢察長+警長+法官”聯動工作機制,形成了黨政負責、河長統籌、部門聯動、鎮辦落實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格局,河流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增強了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具體的表現就是集約節約用水成效明顯,統籌用好黃河沁河水資源,黃河小浪底北岸灌區濟源段一期項目已竣工並實現試通水,第三自來水廠投入試運作,讓城市居民用上了優質地表水,在此基礎上加快實現中心城區全面禁采地下水。目前濟源5大高耗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設達到100%,全區經營性用水戶計劃用水率達到10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順利通過了2019年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驗收。水域岸線管控有序有力。深入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認真落實負面清單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因地制宜,創新思路,研究出臺了畜禽養殖拆除鼓勵政策,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百姓增收“雙贏”,河湖“四亂”問題整治成效明顯,在河南省河道採砂綜合整治暨河湖監管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全河南省河長制工作會議中進行典型發言。水環境持續改善。濟源5個地表水目標考核斷面年度綜合達標率為93.3%,全域優良水體比例達60%,高於河南省“十三五”57.4%的目標;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黃河小浪底水庫、黃河干流、沁河水質均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蟒河出境斷面南官莊水質由2018年的V類、劣V類改善為Ⅳ類水質,氨氮、總磷年均值濃度分別下降33%、25%;濟河出境斷面西宜作水質由2018年的V類改善為Ⅳ類水質,氨氮、總磷年均值濃度分別下降12.9%、34.8%。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100%;地下水品質水質級別保持穩定。

中國網記者:近年來,濟源一直注重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狠抓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措施落實,為保護黃河繪就了最美生態底色。請您結合實際情況,談談濟源示範區在生態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您認為現在的黃河生態環境之前有了哪些變化?

張戰偉:濟源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節點城市,位置特殊、作用關鍵。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表像在黃河、根子在流域的要求,結合濟源實際,共同做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示範區。濟源加快實施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和小浪底北岸生態廊道建設項目,連地濕地公園、蟒河濕地公園預計年底前建成投用,示範區濕地保護率達67%。大力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在黃河干道及主要支流沿線周邊累計實施困難地造林13萬畝,預計年底前全面完工,對1.5萬餘畝流轉土地進行綠化,全域森林覆蓋率達42.58%,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建成投用,被確定為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濟源還高標準推進環境治理,嚴格要求工業企業截污治污、堅決取締“小散亂污”企業,對沿黃礦山非法開採、沁河河道非法採沙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河道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聚焦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今年上半年濟源PM10同比下降26.9%、居河南省第二,PM2.5同比下降23.1%、居河南省第五,優良天數同比增加30天,中心城區空閒土地生態修復全面完成,在河南省率先實現城市河流生態恢復。狠抓小流域治理,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7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達78%,成為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市。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發展高品質綠色産業。濟源全面實施煤炭減量替代,實現了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堅決淘汰落後産能,實施了一大批節能減排項目,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和污水集中處理率均達到100%。特別是在有色金屬産業方面,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打造了1條有色金屬迴圈經濟産業主鏈、8條輔鏈,充分利用工業三廢,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張戰偉調研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工作

中國網記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重要戰略支撐,為河南高品質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請您從大力傳承和弘揚河濟文化、打造精品文旅工程等角度出發,談談濟源示範區如何講好“黃河故事”,加快全域旅遊發展。

張戰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濟源歷史文化厚重,涉及黃河的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同時濟源也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濟源的文化旅遊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把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和傳承弘揚濟源文化貫通起來,加強文化研究闡釋,推進文化遺産保護和時代價值挖掘,打造特色品牌,推動文化旅遊事業向高端化、品牌化、差異化發展,打造具有濟源特色的、以河濟文化為標誌的文化高地。一是擦亮“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名片。聚焦王屋山文化,高水準打造黃帝祭天大型實景演出,努力把軒轅黃帝天壇祭天打造成展示華夏文化、黃河文化的國家級標誌性工程;聚焦濟水文化,高規格打造中國濟水文化博物館,把濟水文化打造成標誌性的國家文化品牌;聚焦愚公移山文化,進一步擴大愚公移山幹部學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建設愚公移山精神展覽館,打造國家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性教育基地。二是全面加強傳統文化和文物保護。濟源文物古跡星羅棋佈,不僅有濟瀆廟、陽臺宮、奉仙觀等國家級、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也有黃河船工號子、王屋琴書、抬普神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們將主動融入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對濟源文物文化遺存進行普查,深入挖掘、加強保護,讓這些埋在地下、躺在博物館裏、寫在歷史書上的文化符號、文化元素充分活現出來。三是大力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濟源是革命老區,王震南下支隊、陳謝兵團、皮徐支隊曾在濟源強渡黃河,境內還有晉豫邊革命根據地、杜八聯、留莊民兵營等紅色文化資源。我們將深入挖掘黃河文化中積澱的紅色基因,加強對濟源黨史、軍史、革命史的系統研究,做好革命文物、文獻的徵集和保護工作,讓濟源的紅色文化成為新時代濟源高品質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網記者: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會議指出,要採取有效舉措推動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産業體系,優化城市發展格局,推進鄉村振興。結合您的工作和會議精神,當地都發展了哪些特色産業?特色産業對當地産生了怎樣的影響?是如何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的?

張戰偉: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沿黃河各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濟源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後期,形成了以有色、鋼鐵、化工為主導的優勢傳統産業,技術裝備和節能降耗水準行業領先,這就是我們的地域特色和比較優勢。我們堅持把先進製造業作為高品質發展的主攻方向,毫不動搖地堅持工業強區主戰略,毫不動搖地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毫不動搖地推動産業集群集聚發展,毫不動搖地推動濟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型材料強市轉變。主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優“老字號”,就是聚焦優勢主導産業,加快優勢骨幹企業向管理智慧化、生産綠色化、裝備大型化、産品高端化、治理結構現代化方向轉型升級,克服困難,一企一策,支援豫光、濟鋼、金利、萬洋等重點企業聚焦實業、突出主業、做精産業,不斷做優做強。比如,豫光集團實施再生鉛資源迴圈利用及高效清潔生産技改項目,將進一步推動企業在冶煉工藝、技術指標、關鍵裝備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引領有色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打造行業標桿和典範。二是做大“原字號”,就是圍繞原材料不斷拉長産業鏈,加快延鏈補鏈,推動集聚集群發展,努力實現從工業原材料向新型工業材料轉化、向配件配套轉化、向高端裝備發展。比如,我們依託獨特的産業優勢,高標準規劃建設了中國白銀城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已完成投資近30億元,白銀珠寶首飾交易中心即將交付使用,網路孵化基地正在蓬勃興起。三是培育“新字號”,加強戰略前沿領域部署,通過招商引資引智,重點培育國家大力發展的奈米雜化材料、節能環保、電子資訊、航太科技、生物醫藥及大健康、高端裝備等新興産業,發展新經濟,培育新業態,構建新模式,蓄積新動能,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的新興企業和行業“小巨人”。

中國網記者:結合當地實際工作情況,黃河治理還面臨什麼挑戰和困難?您有哪些建議?

張戰偉:結合濟源實際情況看,黃河治理還面對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協同機制不完善不健全,發展潛力仍需進一步激發,黃河生態保護支援和投入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等問題。黃河流域綜合治理涉及水資源利用、水環境保護、水污染治理、濕地保護等多個領域,分屬多個部門管理,政策法規執法標準不統一,需要進一步整合部門職能、凝聚工作合力,推動黃河生態保護進入法治化、規範化軌道。沿黃生態文化資源比較豐富,但從目前來看,資源優勢還沒有很好轉化為産業優勢、發展優勢,在健康養生、特色民宿等新業態培育上還沒有實現突破。我認為,應該將黃河小浪底北岸納入國家黃河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對黃河小浪底北岸區域進行統籌規劃,將沿黃各地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整合起來,重點規劃建設一條黃河北文化旅遊發展的大通道,將對推動黃河文化旅遊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記者李培剛)

青海黃河流域實現生態美産業優百姓富有機統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黃河水從黃南藏族自治州境內緩緩流過,是黃河上游最早孕育燦爛文化的地區之一。
張戰偉:整合沿黃文旅資源 打造黃河文旅發展大通道
濟源市地處黃河以北,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是濟水的發源地,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發源地,是首批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的文物大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濟源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高建軍:打造鄭汴洛黃河文化旅遊帶 構建黃河文化展示體系
開封,黃河岸邊著名的八朝古都,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內三次到開封視察指導工作,在開封做出了“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三起來”“三結合”等重要指示精神。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開封已成為河南省乃至國家中部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