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河南孟津黃河濕地驚現“極危”物種黃胸鹀

發佈時間:2020-08-21 13:51:14

8月19日,黃河濕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在稻田裏發現80多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鹀,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鹀出現在孟津黃河濕地,十分罕見。

黃胸鹀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鹀科,小型鳴禽。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頸胸部橫貫栗褐色帶,下體余部鮮黃色。

據了解,在2004年以前,黃胸鹀還被列為“無危”物種,種群數量巨大,主要由於人類食用黃胸鹀而進行的過度捕獵,該物種瀕危等級經歷了“近危”、“易危”、“瀕危”,直到2017年上升到“極危”物種。

近年來,孟津黃河濕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鳥類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草原雕、火烈鳥、疣鼻天鵝等新物種首次被發現,黑鸛、灰鶴、鴛鴦、白琵鷺等珍稀鳥類均以較大種群出現。(郭振華鄭佔波馬朝紅郭準)

黃河蘭州段流量再加大 黃河上游連遇3個豐水年
21日1時24分,黃河蘭州段洪峰流量達到3630立方米每秒,為今年最大流量。2018年以來,黃河上游已連遇3個豐水年。
黃河蘭州段迎今年汛期最大流量:3630立方米每秒!
8月21日,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由於上游來水增加,黃河蘭州段8月21日1時24分洪峰流量3630立方米/秒,這也是今年汛期以來最大流量。截至7時左右,水流量回落至3480立方米/秒。請沿黃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做好防汛安全。
寧夏編制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規劃
8月2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環節仲介紹,自治區水利廳已經編制了《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規劃》,並依此開展了《黃河寧夏段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