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水在鄭州轉變了三次身份 花園口灌區要打造現代水體網

發佈時間:2020-07-09 16:21:51

鄭州市生態水系圖,橙色區域為花園口引黃幹渠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區域

六十多年,一個甲子,滾滾的黃河水,講述著鄭州的用水故事。曾經的鄭州北部,冬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儼然鄭州“北大荒”,從上世紀50年代起,鄭州市開始了引黃河水用於農業灌溉的歷史。曾經的“北大荒”,漸漸轉變成為鄭州的“魚米之鄉”。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農業灌溉用水的減少,生活用水水源的轉變,黃河水從飲用水搖身一變為生態水,滋潤著鄭州市區生態水系。‍

不久的將來,在“北靜”的城市功能定位下,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的背景下,花園口引黃幹渠改造提升工程開始提上議程。以引黃水開發利用為核心,以水系連通和引黃補源為主線,打造“集引黃補源、生態修復、文化傳承、休閒娛樂多重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景觀帶”,鄭州北部區域將打造外部連通、內部迴圈的現代水體網路。

【澆田】

引黃河水救“黃河後遺症”鄭州“北大荒”成“魚米之鄉”“鄭州北郊真荒涼,泥沙鹽鹼白茫茫。種一葫蘆打兩瓢,拖兒帶女去逃荒。”這句已經湮沒在時光深處的俗語,估計很多老鄭州也未必了解它所生成的現實土壤和時代環境。但是,把時光撥回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鄭州北郊卻是實打實的“北大荒”。

今年86歲的史小山,是鄭州第一代也是最早的一批引黃人。1955年冬季,他開始進入花園口黃河淤灌工程處參加工作,而工程處成立的初衷,便是建閘、放淤,掩沙造田,以消滅風沙來源,改善鄭州這座新省會的生活環境。

1947年花園口經堵口之後,黃泛區內儘是沙丘水洼,不適合耕種。泛道外鹼澇成災,當地人民多靠鏟草、熬鹼維持生計。“大片大片的鹽鹼地,只能長一些粟子、稷子,即便是這些粗糧,産量也很少。”史小山回憶説,莊稼種到地裏,出苗率很低,稀稀拉拉的,收成沒保證。當時沿黃的一個村子,由於土地貧瘠、生活艱苦,竟至於十年沒有一個男人結婚。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改善土壤結構。1955年,花園口引黃閘工程開工興建,1956年開始引水放淤。“把原來的鹽鹼地都打成格堤,引黃河水進來,一格格地用水去淤,清水放走,淤積留下,慢慢土質就改良,適宜種莊稼了。”史小山説,1958年,十八門閘也建成通水,它和小閘門一道雙管齊下,也提高了淤灌的速率。

出版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黃河》國畫組圖中的《花園口電灌站》,再現了引黃清淤工程的畫面

到60年代中期,完成5.3萬畝的放淤任務後,鄭州北部的荒地也逐漸變成了良田。鄭州市引黃灌溉工程管理處主任王建華説,灌區為了改變單一的旱作物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從1969年開始,灌區開始進行稻田示範改造,水稻畝産超過千斤,到1990年最高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4萬畝。

同時依託灌區,鄭州北部建成了多個萬畝魚塘,改變了鄭州無米無魚的歷史。灌區累計完成農業灌溉供水47.56億立方米,讓鄭州市成為魚米之鄉的同時,花園口大米、黃河鯉魚也成了鄭州的知名品牌。

這是花園口灌區的引水河渠之一,黃河水將流向第一個沉砂池

【吃水】

賈魯河曾經是鄭州飲用水水源花園口引黃幹渠造就西流湖鄭州西郊的西流湖,濃縮了一部鄭州的用水史。常言道,河水向東流,西流湖為何卻是西流成湖?這也與花園口灌區有著密切的關係。鄭州市引黃灌溉工程管理處副主任繆曉涓説,1971年4月21日,在賈魯河故道上修建的皋村、蘇屯、老鴉陳、南陽寨、陳五寨5級提灌站動工,從花園口西提灌站引黃河水經提灌站提升倒流至柿園水廠。

鄭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河流走向都是由西向東,而黃河水通過級級提灌,實現了由東向西的流動。工程在當年6月8日完工,鄭州“西流湖”也由此得名。從此柿園水廠水源由以賈魯河為主,改為以黃河為主、賈魯河為輔,這是有史以來鄭州第一次把黃河水用於城市生産和生活中。

(花園口灌區東風渠幹渠沿途的一處沉砂池景象)

而背後的原因,則是鄭州市城市建設的發展、工業和生活用水量的日益增大。原來城市供水取自於地下水,由於提取量過大,到70年代降落漏斗中心降落值達到了57米,這才不得不轉而向黃河取水。

1972年10月1日,邙山提灌站正式建成通水。經過初步沉澱的黃河水,通過鑄鐵提水管道被提到半山腰,經過24.5公里的幹渠流到賈魯河、西流湖,再通過柿園水廠處理加工,鄭州市自來水管網,流到千家萬戶。花園口提灌站的這條提灌通道,也逐漸結束其短暫卻極為重要的歷史使命。

繆曉涓介紹説,1975年,在皋村以南5公里的白廟,建成了一座日供水量6萬噸的白廟水廠,以花園口灌區的東風提灌提水幹渠作為水源。1978年3月于花園口引黃閘後建設花園口提灌站,提水能力提高到10立方米每秒,沿黃河南堤修建了一座長4500米的千畝沉砂池。東風提水幹渠供水條件改善之後,到1990年底,它為城市供水總量達到2.2億立方米。

不過,到了1990年,鄭州市政府決定城市供水與農業供水分開運作,在東大壩建設新的城市供水提水泵站,花園口引黃灌區由此也結束了城市供水的歷史使命。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引黃灌區圖,那時鄭州市區面積較小,幾乎被農田包圍)

【潤城】

黃河水從飲用水轉變為生態水花園口灌區將打造成鄭州“後花園”滄海桑田,時光荏苒。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框架的拉大,郊區農業緊縮,花園口引黃灌區被橋南新區開發、鄭東新區建設、107輔道及文化路、花園路等多條道路的建設蠶食一大部分,再加上農業結構調整,灌區面積也逐年銳減。灌區灌溉面積2002年突減了2萬畝,到了2003年更是僅剩下6.3萬畝。

鄭州市引黃灌溉工程管理處花園口管理站站長金丙安説,隨著農田灌溉面積的減少,城市供水與農業供水的分開運作,從上世紀90年代起,花園口提灌站開始向鄭州市區北部四河供應生態用水。這之後,鄭州市生態水系建設逐漸提上日程。2010年,鄭州市對“兩河一渠”、索須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等八條河道進行疏浚、治理。2010年,鄭州市區南部四河引用黃河水作為水源,標誌著鄭州市區生態水系的誕生。

(花園口引黃幹渠改造提升工程平面圖)

“這部分生態水系的水源,從邙山提灌站出發,途徑石佛沉砂池,抵達西流湖,再通過暗管抵達各條河道的供水口門。”鄭州市水利局河道工程管理處相關人士説,不過,由於當時鄭州市區的飲用水源還是黃河水,所以生態用水很多時候是需要給生活用水讓路的。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4年年底。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通水,讓鄭州市區由“吃”黃河水改為了“吃”丹江水,黃河水調整為生態用水。而鄭州市區每年所利用的黃河生態用水由2010年的6000萬立方米,逐漸增加到了目前的3億立方米,水域靚城才有了基礎。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鄭州市最新城市功能定位又要求北部“靜”下來,花園口灌區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目前,花園口引黃幹渠開發利用方案正在細化和完善之中,花園口引黃幹渠改造提升工程將以引黃水開發利用為核心,以水系連通和引黃補源為主線,以兩岸綠化景觀建設為串聯,打造“集引黃補源、生態修復、文化傳承、休閒娛樂多重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景觀帶”。

項目區範圍北起黃河南岸,西到東風渠,南至賈魯河,東至東四環,涉及惠濟、金水和鄭東新區,覆蓋面積70平方公里。項目區設計以總幹渠、東幹渠為橫軸,以東風乾渠、東大壩幹渠、六堡幹渠、祭城幹渠、姚橋幹渠為縱軸,聯通區域內黃河、賈魯河、索須河、金洼幹渠、石溝、金京明渠、金京濕地、任莊明渠、西幹渠支渠、任莊濕地、化蝶湖等,在鄭州北部區域構成外部連通、內部迴圈的現代水體網路。

躺在黃河臂彎裏的金城古鎮
在歷史的長河裏,它浸潤了黃河的喧囂與大山的沉默,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戰神霍去病、高僧玄奘、北宋狄青、明肅王朱楧、闖王李自成、文成公主、左宗棠等等,造就了黃河兩岸一個個古渡口與風格各異的小鎮。
黃河之光!烏海
賽汗烏素,烏海人熟記的名字。奔流不息的黃河從這裡流入,浩浩蕩蕩穿城而過,養育著這片土地,孕育出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黃河文化、草原文化、蒙元文化一步步,在歷史的長河中交融。
黃河水利委員會機關召開“黨員先鋒崗”表彰會議
7月1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召開2020年機關黨支部“黨員先鋒崗”表彰暨“逐支部觀摩、整單位提升”會議,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9週年。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