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河南省政協專題協商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發佈時間:2020-06-16 09:28:38

6月9日至10日,河南省政協召開十二屆十三次常委會議,圍繞“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進行專題議政,並專門邀請黃委會總工程師李文學作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幾個重大問題思考》的輔導報告。

在整個黃河流域中,河南黃河段歷史災害最多最重,保障黃河長久安瀾是重中之重。“目前,小浪底至花園口區間1.8萬平方公里無洪水控制性工程,灘區百萬群眾的生命財産處於洪水威脅之中。”周建常委建議,加緊修建桃花峪水庫,補齊下游防洪短板,並加緊研究桃花峪水庫的關鍵技術和運用模式,對黃河下游及灘區品質發展的影響以及與寬灘區的協同運作方式等。

黃河是資源性缺水河流,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2%。李柳身常委分析,黃河流域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同時,流域還存在節水意識不強、用水粗放和浪費的現象,“要堅持節水優先、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節水産業和技術,把節水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和基礎,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流域經濟社會高品質健康發展。”

在肖宏濱常委看來,要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合理規劃保護區範圍,形成管理合力,夯實保護工作基礎,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提升。

黃河文化是黃河流域人文生態中最深厚的血脈,漢字文化是在黃河流域孕育發展成熟的,是黃河文化最重要的根基。“河南擁有甲骨文、《説文解字》等眾多珍貴而豐富的漢字文化資源,是漢字和漢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田冠亭常委認為,要抓緊編制漢字文化保護傳承專項規劃,爭取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形成漢字學習新熱度,激發漢字産業新活力。

聽取委員發言後,省政協主席劉偉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一個系統課題,涵蓋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濕地保護、生態帶建設、環境污染治理等多個方面,有許多具體問題需要深入研究,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發揮政協優勢,建言資政、凝聚合力、爭做表率,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綠色變革:只為黃河那一泓清水
天下黃河貴德清,雖説的是天下黃河皆為黃色的河水,但惟獨貴德一段泥沙含量最為微小,黃河水在這一段清澈無比,但為踐行綠色發展,打造黃河生態水利方面揮出的厚重之筆。
“天下黃河”後地攝影藝術村亮相三門峽
“天下黃河”後地攝影藝術村由三門峽市攝影愛好者石旭民發起創建,立足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堅持讓影像貼近百姓,在這裡品讀黃河的發展理念,旨在讓黃河影像落地生根,讓黃河文化發揚光大,讓黃河三門峽名揚天下。
更加珍惜黃河 精心呵護黃河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一方面,要全力以赴“保”。把握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原則,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堅定走綠色、可持續高品質發展之路,將黃河生態系統作為有機整體保護好。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