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綠色變革:只為黃河那一泓清水

發佈時間:2020-06-15 15:35:33

  貴德縣拉西瓦灌溉工程。

  工作人員在黃河濕地打理樹枝。 洪玉傑 攝

説起貴德,相信每個人都會想到清清黃河水。九曲黃河,蜿蜒而下,留在貴德的便是“天下黃河貴德清”的神韻。

無疑,水是貴德旅遊的靈魂。在周邊蒼涼的高山群谷包圍下,貴德如同天神遺下的一枚璀璨明珠,在母親河的臂彎裏,貴山、貴水、更貴德的每一處都是飛鳥聚集、蒲草翠綠,水清河晏……

天下黃河貴德清,雖説的是天下黃河皆為黃色的河水,但惟獨貴德一段泥沙含量最為微小,黃河水在這一段清澈無比,但為踐行綠色發展,打造黃河生態水利方面揮出的厚重之筆,刷新的精彩篇章,不僅深刻變革、驅動著年度的發展,更是描繪出水清、岸綠、景美和諧自然美景的輪廓,聚集形成的綿延發展推動成為我省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聲音——以綠為底,全力守護“源頭活水”

初夏,絕對算得上貴德最美的季節。隨處站在高點放眼望去,一坡連著一坡的丹霞地貌縱橫交錯,那一泓黃河清水泛出碧綠,令人沉醉,目之所及處,綠色綿延不斷。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明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貴德縣紮實推進水資源保護、建設、開發各項工作,做足做好“水文章”,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開發利用更加科學,打造黃河生態水利,從而榮獲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方河湖長制工作推進激勵縣。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高起點謀劃“水文章”。隨著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建設理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只有像保護眼睛一樣去保護生態,像珍愛生命一樣去守護身邊這片綠色,才能讓貴德的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空氣更乾淨,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深入推進。

科學制定水資源保護開發規劃,將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納入“十三五”規劃生態文明建設內容之中,明確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黃土高原生態綜合治理、重點水源涵養地保護、水土保持、重點山體林區湖泊生態鏈體系保護等“五大工程”,為有序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指明瞭方向、明確了重點。

同時,依託區位優勢,因地制宜提出“一河一園一城一泉”發展規劃,水資源保護利用開發更加系統全面。同時,把水資源保護與利用作為建設青藏高原旅遊名縣的重要內容,統籌謀劃、科學佈局,近年來實施了黃河清濕地公園生態修復、清水入城、黃河干支流防洪、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等一系列水資源保護開發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保護開發更加科學合理。

梳理多年來貴德打造黃河生態水利的纍纍碩果,我們可以底氣十足地告訴世人:貴德,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效應,要讓綠色發展、永續發展成為貴德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交響樂中最動人的樂章!

作為——生態優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放眼清清黃河,黃河清清的貴德,人們明顯地感受到,樹木多了,風沙小了,河水清了,昔日黃河沖毀的地方出現了人工綠洲,荒禿的山嶺、寬廣的河床邊蔥蘢疊翠,植被恢復的速度超乎想像。

“全力推進河湖長制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發展路徑,更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有名’向‘有實’的根本轉變,是一項全面而系統的工程,是一場全方位、系統性的綠色變革。”貴德縣委書記、黃河縣級河湖長蘭生峰表示。

在這場綠色變革中,貴德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實現河湖長制工作“有名、有實、有成效”。

全面推行“十九河一水域”河湖長管理制度,堅持最嚴格的標準、落實最嚴格的措施,還要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執行最嚴格的獎懲。將全縣45條河流、6座水庫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範圍,分級設立縣、鎮(鄉)、村三級河湖長232名,明確管護範圍、管護職責,逐河建立問題清單、目標清單、任務清單,落實“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檔”管護措施,實現全縣河湖管護全覆蓋。

隨著一項項河湖長制相關工作有序推進,一幅幅“河暢、水凈、岸綠”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從“見河長”向“見行動、見成效”轉變,貴德縣創新建立健全河湖長工作聯席會議、督查考核等制度,將河湖長制工作納入縣級督查考核內容,進一步壓實各級河湖長工作責任,強化工作銜接和職責聯動。

尤其是在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專項行動中,貴德縣鄉村三級河湖長主動挂帥,挂圖作戰,按表督辦,逐項銷號。水利、自然資源、公安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聯合行動,逐河逐段逐事逐項查清事實,落實清障執法主體和執行主體,堅決打贏河湖“清四亂”攻堅戰。

美不美,家鄉水,優先上線運作智慧河長資訊化管理系統,加快“河湖長通APP”巡河常態化,及時公佈河湖長制工作推動落實相關情況,提高了河湖管護資訊化水準,河湖長工作更加高效。

據統計,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全面取締黃河干支流採砂場38處,平整沿河堆放的廢棄砂石料4.47萬餘立方米,清理河湖流域垃圾2000余噸。投資2.4億元,實施集濕地保護、水土涵養、農業觀光、生態旅遊為一體的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黃河濕地生物種類不斷豐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目前,黃河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縣級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質100%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

願景——問“河”哪得清如許?為有“河長”治河來

在貴德“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聽著雖然有些誇張,但這是推動河湖長制工作發自內心的驕傲。

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高標準改善“水生態”,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貴德全力加強水資源保護,落實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對黃河干支流排污口進行了全面清查整治,每月對主要河流進行斷面水質檢測,防止生産生活用水對河湖造成污染。

綜合利用黃河上游水量足、落差大等優勢,啟動實施現代水利示範縣建設,整合各類水利項目建設資金29.19億元,實施農田水利、城鄉供水、防洪治理、水土保持治理與水生態保護等工程項目90余項,水資源保護及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取得新進展。

投資14.4億元,建設完成拉西瓦灌溉工程,改善並新增縣域黃河谷地灌溉面積1.33余萬公頃,惠及全縣32個行政村10萬餘群眾,進一步夯實了全縣農牧業發展基礎。實行階梯水價制度,加強對水資源利用監督管控,有效推動了農牧區群眾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節約集約型轉變。

可以説,在河湖長制度推動“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緊要關頭,“天下黃河貴德清”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推進黃河生態水利建設,以生動的實踐改革探索如何贏得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之路。

河南省政協專題協商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6月9日至10日,河南省政協召開十二屆十三次常委會議,圍繞“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進行專題議政,並專門邀請黃委會總工程師李文學作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幾個重大問題思考》的輔導報告。
綠色變革:只為黃河那一泓清水
天下黃河貴德清,雖説的是天下黃河皆為黃色的河水,但惟獨貴德一段泥沙含量最為微小,黃河水在這一段清澈無比,但為踐行綠色發展,打造黃河生態水利方面揮出的厚重之筆。
“天下黃河”後地攝影藝術村亮相三門峽
“天下黃河”後地攝影藝術村由三門峽市攝影愛好者石旭民發起創建,立足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堅持讓影像貼近百姓,在這裡品讀黃河的發展理念,旨在讓黃河影像落地生根,讓黃河文化發揚光大,讓黃河三門峽名揚天下。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