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更加珍惜黃河 精心呵護黃河

發佈時間:2020-06-15 15:11:19

“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在寧夏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黃河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他指出,要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

黃河,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分量一直很重。他多次實地調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在山西,他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讓一泓清水入黃河”;在陜西,他指出“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在河南,他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在甘肅,他叮囑要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諄諄教誨,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定下了調子,明確了黃河治理的指導思想和努力方向。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一方面,要全力以赴“保”。把握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原則,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堅定走綠色、可持續高品質發展之路,將黃河生態系統作為有機整體保護好。另一方面,要系統全面“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同時,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只有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才能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治理黃河,表像在黃河,根子在流域。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並非一地一段的事情,而是一項全流域治理工程。因此,沿岸各省份須協同發力、齊心治理,解決九龍治水、分頭管理問題。近些年來,各省份因地施策、通力合作,黃河治理取得明顯實效。在上游,四川若爾蓋、寧夏沙坡頭科學治沙,築起的綠色屏障有效遏制騰格裏、毛烏素、庫布其沙漠擴展;在中游,黃土高原打下5萬多座淤地壩,不僅防洪攔沙,更讓老鄉們有了活命田、金飯碗;在下游,伏秋大汛歲歲安瀾,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有了切實保障。實踐證明,只有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注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方能實現“一江清水向東流”。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韆鞦大計。自古以來,黃河治理都是安民興邦的一件大事。如今,黃河流域不僅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而且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路子。這就要求我們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謀劃長遠、幹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讓黃河造福人民。

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中華民族的血脈也將永久延續。回首來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創造了歲歲安瀾的黃河治理奇跡;闊步向前,我們一定能夠創作好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邁出新的更大步伐。(作者為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員)

“天下黃河”後地攝影藝術村亮相三門峽
“天下黃河”後地攝影藝術村由三門峽市攝影愛好者石旭民發起創建,立足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堅持讓影像貼近百姓,在這裡品讀黃河的發展理念,旨在讓黃河影像落地生根,讓黃河文化發揚光大,讓黃河三門峽名揚天下。
更加珍惜黃河 精心呵護黃河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一方面,要全力以赴“保”。把握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原則,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堅定走綠色、可持續高品質發展之路,將黃河生態系統作為有機整體保護好。
黃河水文防汛抗旱重點做好8項任務
黃河水文防汛抗旱動員會議召開,要求強化政治引領,積極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按照防禦超標洪水和局地暴雨洪水等“黑天鵝”“灰犀牛”事件要求,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年度防汛抗旱水文測報工作。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